第153章 高考
这是方向阳有记忆来,第一次和父亲单独喝这么多酒。
父子俩心情都不好,两个人喝了三瓶多白酒。
喝醉了之后方向阳将他知道的事全都给方建国说了,哪知道方建国一点都没觉得意外“我早就猜到了。
我方建国虽然不是什么美男子,但生的儿子绝对不会像你大哥那家伙,一天到晚柔柔弱弱的装病,一点男子气概都没有。
这事不怪你妈,当时跟她在一起的时候,我就有过承诺,不问,不追究她以前的事。
你妈咱别找了,她要去哪里咱们也管不着,这件事就此结束吧,来,喝……”
最后还是方君丽将酒瓶藏起来,否则这父子俩还得继续喝下去。
方君丽把父亲和哥哥扶回房间后,哭的稀里哗啦的“原来妈是这样的人,亏我以前还以为她跟着爸受苦了呢!
现在看来,真正受苦的人是爸,帮别人养了这么多年儿子,从来都没有说过半句怨言。”
从那天起,方家就再也没人提罗大美和方向东的事了。
时间很快,转眼就到了12月初了。
天开始一天天的冷起来了,在这段时间里,方向阳除了每天跟周何二人锻炼身体,就是带着妹妹复习功课,然后每天都抽时间去玲珑空间里开荒种地,喂牲口。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空间里竟然收获了一茬麦子和两季蔬菜。
这让方向阳十分惊喜,空间里作物成熟时间是在外面的五倍左右。
他在黑市上买的几头小猪仔才不到两个月,就已经两百多斤了。
发现这个规矩规律后,方向阳决定扩大种植和养殖规模。
虽然他现在不需要利用空间种粮食和喂牲口发财了。
但他很喜欢在空间里忙碌的感觉,让他特别踏实。
空间也在这段时间里又升了半级,他的个人权限也升到了三点五级。
方向阳感觉现在自己不仅身体素质提上来了,脑子也比之前好用多了。
这天方向阳和妹妹在县城教委拿到准考证后,立马就回了四合院。
还有几天高考了,他想再次呵呵妹妹强化训练一下,尤其是数学和语文作文,这是方君丽的弱项。
今年高考竞争太大,要想让妹妹也跟自己一样稳稳当当的考上燕京那两所最高学府之一,不能有半点闪失。
12月10号一大早,方向阳就起床了,他和唐明江两人把早饭做好了之后,就开始检查两人的准考证和笔墨象皮等考试工具。
第一天考完出来,方君丽惊奇的发现,之前哥哥给自己辅导的时候,大部分都是围绕着这次考试的题型来的。
所以她做的特别顺手,满分他不敢说,但至少能有个90好几分吧。
接下来的考试,方君丽更是如鱼得水,几乎把每个题都做完了的。
她一出考场,找饭方向阳就问道“哥,你说是不是提前知道了今年要考啥啊?”
方向阳佯装镇定的说道“是啊,我还知道,我们两个都能考上水木大学呢!”
方君丽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有些气恼的说道“如果咱们都考上了水木大学,那咱们家的院子不得被拆了啊!”
方向阳哈哈大笑道“谁敢,开玩笑,我们都是文曲星下凡,谁敢拆咱家的院子啊,快走吧,我们的女状元,你哥我都快饿死了。
为了提前庆祝咱们咱们考上水木大学,我决定今天带你去招待所吃大餐!”
方君丽嗯了一声“说好的大餐啊,别想一个回锅肉就将我打发了。”
两人的对话,让周围的人听到了,都止不住的摇头“这对兄妹估计是考傻了?
那么难的题,他们哪来的自信敢一出考场就认定能考上,而且还是水木大学这样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
另外有人也是摇头“看着不错的两个年轻人,就是没有自知之明啊,水木大学是那么好考的?”
“能考上普通大学就祖坟上冒青烟了,竟然还敢吹这种牛逼。
他们要是能考上水木大学,我就吃自己拉的屎!”
“对,我把自己的吉吉割了给他们当板凳坐,傻逼!”
……
周围的人说啥的都有,就是没人认为方向阳兄妹能考上水木大学的。
就在兄妹俩在招待所大快朵颐的时候,龙州地区一号院,杨红霞笑的咯咯咯的“方向阳,让你看不上本小姐。
高中那会儿,我的成绩就是班上数一数二的,这次高考一定比你考得好。”
客厅里李远湘喊道“又在一个人叨咕叨咕的念啥呢,快出来给我端菜!”
杨天靖回到家后,对杨红霞说道“小霞,考的咋样?”
杨红霞信心满满的说道“水木大学没问题吧!”
杨天靖摇了摇头说道“你知不知道今年水木大学,在西川省招多少人啊?”
杨红霞摇了摇头“不知道,但我已经报了水木大学了。”
“那你本省的学校报了没?”杨天靖有些担心起来了。
因为他知道今年水木大学一共在西川地区的招生名额很少,文理科加起来才几十个。
女儿的成绩他是知道的,虽然也还不错,但还没到顶尖的水平。
杨红霞见父亲表情严肃,也有几分担心起来“爸,你说我会不会落榜啊,暂时那样的话,就太丢人了。
我还报了一个西川师范大学。”
杨天靖说道“没关系,水木上不了,西川师范应该没有问题的。
大不了我向老同学先了解了解情况再说吧!”
与此同时,在金水县招待所吃饱喝足的方君丽也开始担忧了起来“哥,我们就报了两个学校,水木和燕京大学,要是都没被录取的话,我们是不是就落榜了啊!”
方向阳信心十足的说道“小丽,不会有意外的。
别忘了,我们从去年就开始复习了,而其他人都是在今年八九月份才开始准备的。
我们的优势大的多,不会有意外的。
用不了多久,你就知道了,现在你最该准备的是买些去北方穿的厚衣服,那边可比咱们这里冷多了。”
两人第二天就去供销社开始采购厚衣服和北方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