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子星计划
当桃花源号在半路上异常转向后,人类逐渐对移民半人马座的计划起了质疑。
桃花源先锋号上的成员都是经过短期训练的,驾驶的还只是一个舱室,就这都还需要利用黑洞的引力来“漂移”过去。
之后人类大批量的移民该如何是好,难道让全地球的人(指未进入元宇宙)一起在黑洞面前漂移过弯?这个风险太大,其责任带来的后果无人能承担。稍不留神,人类文明就不是自救,而是自焚。
所以该计划在提出之初就遭到了大量反对,但因为秋斯等人的极力支持再加上当时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该方案才被启用。
其实在讨论之初,除了文明重启,还有另一个方案:子星计划。
地球剩余人类只有2亿多,如果大费周折地跑42光年,实在太耗费能源了,而且风险也太大,不划算。
子星计划的内容是:将地球的一大块土地资源迁移到外太空,将他们覆盖在一个球形物体表面,再人工模拟出大气层等生存必备环境,制造一个微缩地球,那个星球起名为子星,让世界上的2亿人迁移到子星上,再通过核爆或高能量引擎推动子星脱离地球,前往火星,最终成为火星的一个卫星。
这个计划秋斯曾经跟陈夕说过,就是文明的软隔离,以前的悟道者深感元宇宙的危害,只想跑的越远越好,可如今桃花源号的遭遇让他们感到了一阵后怕。
疾病、背叛、事故、危险、未知等一系列让人恐慌的词浮现在他们心中,星际航行这个只存与科幻小说的词让他们后悔了,人类暂时只能适应近地轨道的航行,就像一个婴儿趴在摇篮的栏杆上朝外一瞥。
在一开始激进的决定过后,人类想换一种更温和的方式。
因此,地球以新政府的名义启动了子星计划。
其实现在的新政府包含着人类卫、智、未悟道者三方势力,但新政府的大权主要还是在悟道者这边。
当那个文明突然消失,两个组织之间逐渐融合起来。
当智和人类卫不再死磕,都开始为人类谋划出路。
他们所代表的,就是人类文明最后的希望。
子星计划启动,第一步就是寻找一个能作为载体的巨大球体。
承载2亿人,需要大约500万公里面积的土地,也就是一个直径1200公里的球体,大小相当于月球的三分之一。
如此体积,已经超过了人类迄今发现的最大小行星谷神星(770公里),这项技术成为一大难题,高高挡在人类的面前,当年子星计划没有被启用,也和这有很大关系。
但就在桃花源号异常转向之后,木星的79颗卫星出现了变动。
原本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互相之间引力制衡,有一种叫做轨道共振的现象让相互之间的引力围绕着木星构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但随着木星与火星之间的小行星被木星逐渐捕捉,导致木星卫星数量的不断增加。
三大卫星之间的引力逐渐达到1:1:1,木卫二因为与其他两颗卫星共享轨道,最终被两颗卫星弹射出木星的轨道,直奔地球附近而来。
木卫二是一个温和的世界,其表面被冰层覆盖,底层是一片海洋。以前的科学家认为上面可能诞生生命,但脑机纪元一些科研发现,木卫二上虽然水资源充沛,但暂时不存在任何生命。
木卫二由于被弹射出来,损失了大量质量,被另两颗卫星撞击的后半部分碎成大小不一的陨石,由于木星的引力砸向木星表面,剩下的一半木卫二拖着残躯在太空中驰骋。
据粗略统计,当前木卫二表面积只有400万平方公里,总体质量只有161022千克,相当于原质量的三分之一。
从木星看去,木卫二后方是一个巨大的断面,成为了一个半球体,岩石碎块不断的从星球上逃逸,形成一道绵延几千公里的尾巴。
木卫二的主要组成冰覆盖在表面,冰下是水,最中间有一个铁内核。
碰撞所产生的能量让大量的冰融化,木卫二的地表温度达到了180多度,大量的水化为蒸汽,部分蒸汽又分解成了氢和氧,形成了最基础的大气层。
目前阶段性的工作就是想办法拦截下木卫二,让它缓慢在地球周围减速,最后泊入近地轨道。
杨重云是子星计划的参与人员之一。
关于木卫二的减速,人类决定在木卫二上安装推进系统,反方向减速,再将木卫二慢慢往地球方向推进。
为了便于安装,推进系统被制作成一种航空导弹,可以附着在物体表面。杨重云需要穿戴一种vr设备,这样就可以远程操控航空导弹附着在木卫二的侧面来劲行反向减速。
vr设备主要分为头部传感区域和手部控制区域,手部区域有两个手柄,手柄采用老式陀螺仪,就跟以前打游戏一样。
头部传感外接部分脑神经信号,可以在手部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更细致的微调。
头部传感器像是一个巨大的头盔,头盔内侧冒着蓝色的微光,可以用磁共振技术检测脑神经信号,再翻译成电信号作用于航空导弹。
使用这项技术运送航空导弹的,叫“投弹手”。
这是杨重云第一次实战使用vr航空导弹。
他调直座椅靠背,伸了个舒服的懒腰,把腿和胳膊都伸直,呼出一口浊气,然后平躺在椅子上。
座椅后面加过棉绒层,躺起来很舒服,软软的,就像在婴儿的摇篮里。
“全体投弹手就位,发送a1批附着型星球方向转向弹,附着目标位置:木卫二腰侧、大横截面处,木卫二行进正前方3、4号陨石坑处。”
“all bomber re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