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农家子状元及第后 > 第21章 21:县令当起来

第21章 21:县令当起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俞阅把东西放到一边,拿起桌子上的一个盒子,笑道:“有一个惊喜要送给你。”

    “那真是太感谢大人的心意了!”唐瑾脸带笑意,有些期待的道谢。

    他接过盒子,在俞阅的示意下打开,竟然看到里边放了六个放大镜,两个是银质的镶边和银质的手柄,四个是木制的镶边和手柄。

    唐瑾拿起来对着手照了一下,的确是放大镜。他又用手摸了摸镜面,触感像是玻璃,镜面上有杂质,也不是透明无色的,而是带了点蓝绿色。

    他原以玻璃是外来的天然货,在姜府才知道玻璃制作的历史有上千年。由于工艺成本技术等原因,普及的并不广泛,只有权贵之家才能接触到。这次他回家去,家里正堂的一扇窗户纸就换成了拼接的彩色玻璃,可是县里的独一份。

    他感叹着:“大人能让人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出放大镜,真是厉害。”凸镜的知识在这里能找到,把玻璃做成凸镜就……不了解玻璃制作过程,想来应该很难,只是在学识渊博一人之下的俞大人手里才简单。

    “有个侄孙在鲁省,他们附近那里有个琉璃坊,去信让试了一下,很多都有瑕疵,挑了两个做出来效果好的,这四个有瑕疵的你拿去给家里小孩子玩吧。就是望远镜不好弄,还没有做出来。”俞阅解释着。

    唐瑾很喜欢这个礼物,他老爷眼睛开始不好了,皇后以前送了水晶制成的一对叆ài叇dài,他让人做了一副镜框改制成了老花镜,不过看他老爷也不爱戴,放大镜以后肯定能用上。

    两人就着玻璃开头,聊了一阵,俞阅说了两句勉励唐瑾的话,唐瑾道完别就行礼离开了。

    在京里又住了两天,唐九姐的病好了些,水土不服的症状却没有减轻多少。去辽中县的路还有千里远,唐瑾归乡已经把很多时间用掉了,再不走就不能按时间到任上了。

    且他和汤玄他们一起走,不好叫人等,唐瑾劝他娘:“你和我爹先留在京城,等我九姐好了再过来。”

    第二惠纠结了一阵,下定决心摇头:“不行,留下来定会有这种事那种事,最后还要考虑你九姐的婚事,说不得就过不去了。”

    重男轻女在这个社会是“真理”,唐瑾有种想叹气的冲动:“我姐的婚事很重要啊,余家考察的好,我大姐就过的很幸福,五姐七姐看来也不差,就是我三姐,张家了解的少了才……”

    说起这个第二惠情绪就低落了下去:“你三姐看着脾气好好说话,其实是个有主意又倔强的,不听我的话,这家看不上那家不合适,三拖二拖都十九了,人家十八都嫁了她还没定亲,你五姐都定亲了她还没找好,又不能让你五姐在你三姐之前成亲……最后确实是急了些,但也是让你爷打听过多次的,没听说张家有什么问题,相处时也没看出来。”

    唐瑾不知道说什么了,没读过书又没出过远门的妇女愚昧又没见识是通病,但这不影响她们的品行和善良,三五次见面可能看不出来什么问题。唐家地位高,张母见她娘时自然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有什么问题接触少了怎么可能看出来。

    再者,他爷爷是这个时代的男人,身为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有些男尊女卑的问题看到了也不会在意细节,没有女人想的多。

    给大姐说亲事时她娘闲的很,给三姐说亲事时,他五姐都谈好要订亲了,七姐也都看好了,她娘忙着给两个姐姐准备嫁妆,家里一群男人忙着读书考试,张家这种要深入接触才能发现问题的人家一接触的少了就没看清。

    “所以这次一定要找个好人家啊,先好好的相处观察才行啊,你不在京里怎么找?我不想把我姐嫁到别的地方去,嫁到京城还能照应。”唐瑾表明自己的意见。

    第二惠心下一喜,她一方面心疼唐三姐,一方面又怕唐三姐对唐瑾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想,想让她再嫁时嫁远一点,这下听到唐瑾表态一下子高兴了:“你不嫌弃她真是太好了!”

    和离的女人也是娘家人的污点。唐瑾深深感到咸国比起唐宋来对于女人压迫更重,再发展下去怕是要和明清一样了。他暂时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但他要努力改变家里人的想法。

    唐瑾与第二惠深聊了一阵,第二惠浑身松了劲,舒服了。二女儿和离,她其实很怕家里人怪罪她,尤其是怕儿子怪罪,现在知道没怪罪她,也知道错是多方面原因,不在于她一个人。

    “那也还是要跟你去。你五姐才十五,再等一年多也可以。既然你不想把你三姐马上嫁出去少个累赘,她暂时也不想嫁人,也可以等个一半年。先让你三婶在京里帮忙看着,我去你那里一半年再回这边来,可能一忙就过不去了。”第二惠坚持。

    唐转也同意妻子的看法。

    唐瑾隐约能感觉到,他父亲好像察觉到了什么,毕竟家里往来书信都是他五叔写,他老爷也多次阻止她娘去木饶县,他爹猜不到李代桃僵这种事上,至少也能感觉到他这几年一定有什么大事。

    他们不安心,才要跟着自己。

    唐瑾只能同意了。

    于是,唐瑾带着办好的的各种文书,一行人带着三辆马车两辆骡车,乘船到镇江,转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只花了十多天时间就到了燕京。

    接着坐车。

    唐五叔驾一辆马车,这个车里放重要的东西。唐老爷子和汤玄唐瑾坐这辆车,详细的交流汤玄在木饶县五年多的为官经历,务必让唐瑾将各种事情烂熟于心,不让人看出他是个新手。。

    唐转驾一辆马车,车里放日常生活用品和各种准备好的东西。第二惠和唐三姐坐这辆车。

    秦大夫驾一辆骡车,带着自己的东西和一些他药店里要用的宝贝器皿等东西。

    俞阅给汤玄带了三个侍卫和一个师爷,他们共带了两个家眷,驾了一辆马车和一辆骡车。

    走陆路,过长城,顺着辽西走廊到辽河平原南端,再向东北而去,走了大约两百多里路,终于到了辽中县地界。

    他们没急着进县城,先在最东边的镇子住下,向人打听当地情况。

    能找到会官话的就能打听出来了,找不到会官话的就麻烦一点,语言不通,勉强能听懂,只能用文字交流。

    这个时候,唐瑾就笑着对唐老爷子说:“感谢秦朝始皇帝,统一了文字。”

    惹得汤玄和一众人笑声不断。

    两天之内,把县里的镇子都走完,情况探问出来,才去往县城。

    到城门口的时候,正是早晨,进出城门口的人很多,一行人绕着县城城墙走了一圈观察了一些民生等情况,才进城门。

    守城门的士兵看到他们不排队刚要生气,再见到他们拉车的是马不是骡子,知道有钱,当即笑开了脸。

    有钱人让他们行方便,自然要给好处了。

    “路引。”小胡子士兵微扬着头,努力把平时的高姿态放低一点。

    唐五叔把一沓纸递过去。

    小胡子接过,看到上边不是路引后,为了钱尽力压住自己的火气,恼道:“我要的是路引,不是你这……”

    后边的话,在看到上边文书时就像被掐住了脖子的鸭子,喉咙里发出两声气音,戛然而止。

    守城的士兵多,能捞到钱的少,捞的多一点的要满足两点:一要会官话,不然南来北往的,要问个话都鸡同鸭讲,听不懂。二要认得点字。认不得字记熟了路引能辨真假也能来查,不过这样除过路引的东西,就不认得了。

    “这……这这……”小胡子卡了两下,才发出了声音来,吃惊的问,“县太爷来了?”

    说着,就张着脖子向着马车望。

    “快点,还让老爷等着你不成!”唐五叔沉着脸,不耐烦的喝道。对底下的人,不能给好脸色,不然看着县令年轻,一个个的都会瞪鼻子上脸。

    小胡子一颤,猛然反应过来,知道没人敢冒充县令,看也不细看,连忙双手把文书还了回去,弯着腰陪笑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慢待了县尊,这就过去磕头赔罪。”

    说着,一溜的跑到了车前,看第一辆是骡车,第二辆是马车,想着县令应该就坐在马车里,过去“砰”的一声就跪下,“咚咚咚”的磕了三个响头,用洪亮的声音大声道:“小的林城,给县尊请安,大人安康!!”

    车门缓缓打开。

    林城一愣。车里坐了三个人,左边一位八十左右的老者,右边两个十三四岁的俊朗小伙子,三个都是衣着精致,气度不凡,一看就是身份尊贵的人。

    这到底哪个是县尊啊?

    八十多的这个太老了吧?有八十多的人还当县官吗?还是举人走关系补过来的?应该不是十三岁的小伙吧,这也太年轻了。

    这个时候,林城深深后悔,怎么就没有多问吏房的房头几句,要来上任的县令到底多大年龄啊。

    他这一声喊,周围的人都听到了,安静一下子从这里蔓延出去,守城的另外三个士兵反应最快,也跑了过来,跪下就磕头请安。

    周围的百姓同样反应了过来,呼啦啦的跪了一地,学着前边的人大声道:“给县尊请安,大人安康!”

    声音响亮,在清晨里里传出很远。

    唐瑾弯腰出了马车,站在车辕上,看着俯跪在地上不敢抬头的一颗颗脑袋,耳听着寂静环境里洪亮的请安声,一股子豪情突然在心里升起。

    从来没有一刻,让他如此清晰的认知到,他是掌管一方生死兴衰的父母官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