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战国:晋国绝地反击,收复韩赵魏 > 第472章 内政高手

第472章 内政高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年纪轻轻的内政高手端木仲敖,系统汇报了南郑集团控制下的内政及治理情况。

    首先汇报了南郑、安康两大盆地的人口增长情况。

    目前南郑集团控制下的地盘,总户数约六万户,总人口约二十万人。这个数字,较俱酒初入南郑时,有了约四万人的增长。

    知乎大神对秦汉中郡人口的推算

    人口的增长,主要原因如下:

    其一,俱酒进入南郑前,南郑、郇阳两地总计约有十六万人口。

    秦惠公时期,从蜀人手中夺回南郑后,为巩固南郑统治,曾向南郑移民三次;而郇阳地区,除了巴人袭扰外,没有大的战争破坏,人口相对稳定。

    其二,俱酒进入南郑之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长,吸引人口流入的政策。

    其三,灌溉农业和铁制农具的推广使用,使可耕之田增加,劳作效率提升,粮食产量提升。

    粮食的稳定增长,始终是人口增长的主因,包括出生率和外来人口的流入,都需要粮食的支撑。

    其四,白酒、香水等手工业制品的高额利润,黄金开采的额外加持,奠定了南郑政权的经济实力。

    特别是通过唐社在诸侯国的闪转腾挪,南郑的生存物资基本得到保证,这也是人口增长的要素之一。

    其五,包括相氏巴人、山间野人、蜀中难民等外来人口,全部纳入治下之民,促进人口提升的同时,也增长了生产劳力。

    其六,俱酒及其部属分两次西进时,带来的兵力、工匠,以及墨家弟子陆陆续续关来投奔,还有楚国饥荒时一些难民的流入,都成了南郑人口增长的因素。

    其七,扁鹊医学院及其附属扁鹊堂的建立,南郑之民医疗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也是人口稳定增长的保障。

    其八,就是人口的自然增长规律。

    俱酒与诸将听了都是频频点头,在战国这个全民皆兵的时代,人口就是最宝贵的争霸资源。

    包括即将开始的对巴蜀用兵,说到底,也是对人口的争夺。

    仲敖接下来汇报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情况。

    人口增长和铁制农具的推广,以及俱酒带来的独轮车、槔桔、水车、曲辕犁等兴农利农的发明,使农业生产效率有了极大提高。

    加之俱酒对新开荒地的优惠政策,新增可耕之地连年扩张。

    目前,南郑和安康盆地中的绝大部分土地,均被垦殖为稻、麦两熟的肥沃农田。丘陵地带的土地则生产菽、麦等旱地作物。

    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暖湿气候时期。汉水以南各地基本上都达到了北亚热带的水热指标,农作物生长势头良好。

    南郑、安康两地全年冬季气温整体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充足,气候条件适宜,非常有利于粮食作物生长。

    随着章蟜对陇南的开发,儿良对巴山腹地的开发,类似于沓中这样的小面积盆地、谷地也被开发成粮食产地,甚至可以实现小范围的自给自足。

    综上,可耕之地的连年扩张、农业效率的不断提升、铁制以及其他先进农具的不断推广、亩产量的持续提升,使汉中、安康两大盆地粮食生产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准,在实现粮食自给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积累。

    此外,唐社这个南郑政权在中原诸侯国的白手套,利用手中巨额的黄金资本,源源不断地向南郑输入战略物资,特别是粮食,几乎天天有船在向南郑运输。

    端木仲敖根据俱酒的战略意图,在南郑、安康、巴山、阳安关设立了四大粮仓,四大粮仓存粮约四十万石。

    特别是南向的巴山仓和阳安关粮仓,可以就近运往前线。这两个仓库共积粟二十五万石。

    这也是根据俱酒“广积粮”原则所设立的,这些年来,南郑政权对粮食的需求那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

    俱酒悄悄算了一下,按当下流行的一日两食,每卒每月耗粮一石(约六十斤)计算,五万大军每月需耗粮五万石。

    二十五万石积粟,可以为大军提供半年左右的粮食。半年之内,战争应该已经有所成果,到时候,就可以因粮于敌了。

    端木仲敖又汇报了教育、医疗和预备役的情况。

    通过数年的普及型教育,南郑的教育水平基本已经处在战国的顶端水平,一代能写会算、知书识字的知识青年已经成为社会栋梁,他们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热情,成为“尚同”事业的后备力量。

    在扁鹊的亲自坐镇之下,南郑的医疗条件、医疗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扁鹊以白酒为基酒,发明了一种毒酒,饮之迷死三日,可施行任何手术,再投之解药,既悟如初。这是让俱酒都目瞪口呆的发明。

    “战国一把刀”子术终于完成了人体解剖图和骨骼图的试验,使战国的外科逐步走向科学的方向;

    虢太子的《本草纲目》已经开始着手编写,一部影响历史进程的大部头即将产生。

    “消毒”已经成为所有扁鹊堂的共识,消毒知识的普及也大大减少了因细菌感染的死亡率。

    扁鹊医学院每年招收一百二十五人,目前在校生已达近三百人,马上就要举行第三期招生。

    “军屯制”的青壮以及南郑的预备役人员,每年要定期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军事训练,成为寓兵于农的最好例证,基本可以做到招之即来,来则能战!

    总之,一切的一切,都为南下巴蜀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定军山会议开了整整一天,这一天中,几乎是将南郑集团目前的家底进行了一个大的盘点。

    其实这些俱酒是心中有数的,但是他还是要坚持在集体场合下来这么一场汇报。

    一方面,可以让自己手下这些核心成员充分认识到,南郑这个新型政权的生机与活力,对即将开展的巴蜀之旅提拔信心。

    另一方面,也有意让各部、各城之间有一个对比,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竞争氛围,齐心协力,共谋大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