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下乡是什么意思?
转眼又过一月,周家庄迎来了一年里最热的时间。
“今天我去水库瞧了眼,水位又下降许多,如果再这样下去,会影响发电的。”
老宅傍晚的院子里,夕阳西下,红霞漫天。
屋檐下两台电风扇转动不停,院外树上知了嘶鸣,每个人心头都觉燥热。
叶桐桐给何校长,文明霜还有几个老师都端上了新做的荷叶山楂茶。
周楠和四叔公、二大爷几个陪他们坐着。
作为主管教育的五大爷显然是有备而来,最先开口,“今天我们几个过来,是为了学校的事儿。”
周楠前两天听周胜利说,他们要去县城参加考试,然后读高中。
“是初中考试的事儿吗?”周楠问,她在教育上,一直是短板。
因为周胜利他们现在辛苦学的东西,在三千年后被压缩成一个灰尘大小的芯片,直接被植入脑域。
所以她并不知道学习的苦,就不敢多参与。
五大爷拿出自己整理的纸张,翻出一页,说:
“现在周家庄有0-3岁的婴儿213人,3-7岁的幼儿308人,7-18岁的青少男,527人 。”
“有这么多吗?”二大爷显然不信。
五大爷把手中的统计表递给他,指着柔婆婆怀里的叶四道:
“远的不说,桂花家就有六个男娃娃,楠丫家四个小崽子。。。”
大家一听,顿时觉得似乎孩子并不多。
二大爷看了一遍,又递给四叔公,两个老头子喜笑颜开。
开枝散叶是好事儿啊。
这么多娃娃出生,说明生活质量好,吃得好穿得暖,才能生崽子嘛。
“还得多生,老祖宗不是说过,以人为本嘛。”二大爷一高兴就像抽旱烟。
四叔公也笑得头发丝乱动,“对,对,多生,就这点娃娃,我们养得起。”
周楠细细算了一下,问五大爷,“所以,学校不够用了?”
五大爷摇头,“当初建学校的时候,建得大,就算再多一倍的学生也能够。”
周楠看向文明霜,“所以,是老书不够了?”
文明霜摆手,“我们这儿老师待遇好,好些想来的。”
周楠只能看向一直说话的何大爷,“您老说说?”
何大爷穿着短袖衬衫,头发往后梳得整齐,一派儒雅。
“今年去县城高考的学生有六十三个。明年有一百二十三个,后年就有两百多个。。。”
这个周楠知道,今年去考试的就是周胜利,秋妮他们这群半大孩子,那是孩子最少的一批。所以人数最少。
可她不知道第三届的时候,人员就这么疯涨啊。
“外面的学校我们去了解过,外面教的高中内容,我们初一都教完了,胜利他们这批孩子都不错,如果在外面上两年学,怕耽误孩子。”
何大爷其实是有私心的,外面的教学环境复杂,孩子正是学习的年纪,他怕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走了歪路。
周家庄这所学校,比他当初留洋时候见到的那些私立学校半点不差。
他的同学,包括他都是留洋回来的博士,后面挑选的老师都是有才华三观正直的。
就连教音乐的小乔老师,钢琴水平在国际上也丝毫不逊色。
练剑,骑马,弓箭,绘画。
何老师突然觉得周家庄就是鬼谷子的云梦山,他想培养出一批惊才绝艳的人才,为这个国家做贡献。
“所以,我们要建一个高中?”周楠似乎终于懂了他们的意思。
文化人就是弯弯绕绕,直觉说要建一个高中,一句话的事儿。
“正是这样的。”何大爷激动得脸都红了。
五大爷和文明霜也都露出笑容。
“那要再建一个大学吗?”周楠随口说。
“真的能行吗?”何大爷有些失控。
周楠算了一下这两个月,小张姐姐给她的钱财,轻描淡写地说,“能行啊。”
四叔公和二大爷也说,“可以的,困难就是这两三年,之前几年风调雨顺的,钱都没地方花,村里有钱。”
这下何大爷眼圈泛红,猛然站起身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鞠了个躬。
“我替孩子们谢谢你们。”
然后就跑出去了,文明霜说了一句,“我去看看。”人也跑了。
就余下五大爷和周楠他们相互对看,“咱们村儿算上肚子里的一共才一千多娃娃,建个大学,是不是有点草率了。”
“草率个屁,钱放在那里又不会生钱,投在教育上,才是长久之计。”二大爷开口。
柔婆婆和荣叔相互对视,看来他们对这个村子的了解还不够。
每当她们以为能多了解一些的时候,村子就会给他们新的惊喜。
“二大爷,村里的钱按规矩留一些,余下的我出。”周楠豪迈。
几个大爷瞧她一副憨乎乎的地主婆模样,都忍不住笑了。
“这个用不着你出,村里这小十年,钱还是有一些的,一直放着,怕人心多疑。”
周楠却笑嘻嘻地望着八大爷,说:
“八大爷,给我几天,我把设计图弄好后,你把把关。高中和大学还是和原来学校一个风格。”
八大爷连连答应,这事儿是好事儿,这几年他家几个崽子都成亲当爹了,读书是至关重要的事儿。
“二大爷,我不和您争,等到时候图纸出来了,就能有预算了,保证把钱花得干干净净。”
周楠一句话,让几个老家伙都倒吸一口凉气。
她假装没有看到,心中确实琢磨开了,高中还好说,老师选到位就行。
大学必需各种设备都要用上最好的,如果钱不够了,就找小张姐姐支援。
她手底下管了那么多厂子,一家支援一点先进的东西,学校不就起来了。
周楠的算盘珠子都崩到申市去了。
“爹,你在这儿,上面来电话了说有一批下乡人员要来,让我们去接。”
秋妮爹人还没进院子,声音就先传来了。
二大爷觉得他毛躁,“不就是下乡嘛,毛毛躁躁做什么?”
说完后他又问周楠,“楠丫,下乡是什么意思。”
周楠脑子转得很快,“几年前的时候,上面说,让小学初中毕业的学生,到农村来搞建设。。。”(注1)
周楠简单的把这个事情讲了一遍。
“十几岁的娃娃来这里能做什么?”二大爷发出灵魂质问。
大家相互看看,谁也没说话,只有电风扇吱吱呀呀地转动声音。
——————————————
注:第一批比较正规的自愿下乡时间是:55-6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