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复习
第二章
第一节
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作物结构和配置的总称。
作物结构:是由作物种类、作物品种、种植面积以及所占比例等因素决定的。
作物配置:是指农作物在不同区域或田块上的分布状况。
一、作物布局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一个合理的作物布局是协调当地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化方案,具有满足对农产品种类、数量和品质的需求,解决作物与作物、作物与土壤、作物与管理之间的协同关系和国家、集体与个人需求之间各类矛盾的功能,体现了一-个种植方案的可行性。
从现实意义上讲,只有合理的作物布局,才有利于复种、间套作、轮作、连作等不同种植方式的有序开展,促进农业生产绿色协调、生态高效发展。
1有利于满足人们需求
合理的作物布局可以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生产出数量多、种类全、品质优的农副产品,不断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2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相对缺乏且区域间分布极不平衡,资源条件的刚性制约致使农业发展遇到严重的挑战。面对资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我们不仅要强调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还要强调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合理的作物布局,应遵循生态适应性原则,依据市场供需状况,因地制宜确定作物种类,调整不同作物的种植面积和比例,合理布局农田作物种类和配置,实现作物与自然生态和人工生态的双重吻合,并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兼顾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有利于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兼顾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有效对接,更好地适应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需求。
4有利于吸纳就业
通过合理的作物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业生产项目,借助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值及产业链的延伸,提高种植业的集约化程度,特别是劳动力的集约化程度,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是我国作物布局急需完成的现实任务。
二、作物布局的原则
1满足需求原则
(1)满足自给性需求
自给性需求主要是城乡居民自身对食物、伺料、燃料、肥料及收人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自给性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比例都在发生变化自给率不断提高。
(2)满足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
通过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保证市场繁荣,不仅要在产品种类上满足市场需求,还要在产品品质、规格、标准等方面满足需求。
(3)满足国家或地方政府对农产品的需求
粮食安全是我国政府对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各生产单位在作物布局时要把粮食安全作为第一需求纳入作物布局之中,从大局出发、从综合和长远角度进行作物布局,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需要。随着食品加工、制药、酿造等工业的发展,对粮、油等原材料的需求用量也连步增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新能源和新技术的普及与推广,农村生物燃料能源用量将会逐渐下降,这些都会影响作物布局的设计和调整。
2作物生态适应性原则
要以当地光照、温度、降水、土壤等自然资源现状为基础、充分考虑化肥、农药、 机械、技术等社会经济条件,力争使作物生长的环境与其要求的生态条件吻合度达到最好,即作物的生态适应性最优。
作物生态适应性是客观存在的,是作物长期进化过程中系统发育的结果,是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一种遗传特性。
一个地区总有其最适宜或较适宜种植的作物,即使有许多作物可以种植,但它们之间生态适应性也有一定的差别。生态适应性较佳的作物结合在一起, 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就形成了该区域较佳的作物布局方案。
作物生态适应性原则在作物布局方案制定时,首先要强调因地种植,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生态适应性最好的作物,可以收到稳产、高产、投资少而经济效益高的效果。其次是强调趋利避害,发挥优势。虽然一个地区的生态条件有好坏之分,但在多数情况下,绝对的好坏是不存在的。
3经济效益原则
农业生产是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讲经济效益的农业生产或农作制度是难以持久的。作物布局的经济效益原则要求既要考虑微观的农产品价格、成本、产值、利润,也要考虑宏观的农产品消费与需求、供应、流通、加工、劳动就业、劳动生产率、出口贸易、多样化和专业化等多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设计作物布局时,一定要考虑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考虑比较效 益和最低风险原则,灵活多变地选择作物。二是坚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全球经济--体化的要求,促进作物结构由满足自给性需要的多样性生产向满足商品性需求的专业化生产转变,培植具有市场竞争能力和较大规模的农产品专业化生产基地,才能够获得并保持较为稳定的经济收益。
4动态调整原则
一个地区或一个生产单位的作物布局不是成不变的。 水利、肥料、机械等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经济发展所带来市场需求的变化,促使作物布局随之做相应调整。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性的作物生产区域分工正在逐步形成,区域作物布局和单位作物布局都在不断调整之中,对一个特定的农业种植区域而言,作物布局的调整通常采用的是大稳定小调整的办法。
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限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吻合) 的程度。
对作物生 态适应性影响较大的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土壤、地形地貌等,各生态因子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这就造成了作物布局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其复杂性。
第二节 作物生态适应性
一、作物对光照的适应性
1c3作物和c作物
根据作物光合作用途径的不同,主要将其分为c3作物和c作物,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作物光合特征的差异。c作物是地球上栽培作物的主体,约占世界栽培作物面积的70,分布于冷凉、极干燥、高温多雨的地区。c作物主要分布在太阳辐射强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约占世界栽培作物面积的30。
2喜光作物和耐阴作物
3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
地球上同纬度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纬度在同一季节之间存在日照时间长短的不同,作物作业为了适应这种差异,分化成了长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和中间型作物。作物的这种特性也称作物的光周期现象。
长日照作物是指在24 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临界日长)才能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实的作物。
短日照作物是指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必须短于一定时数才能通过发育阶段正常开花结实的作物。
介于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作物之间的作物称为中间型作物。
二作物对温度的适应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生态因子之一。由于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不同作物或作物组合完成其生长周期所需的积温不同;同时,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阶段对温度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喜凉作物
喜凉作物是指生长发育对温度要求较低,整个生长期需要积温较少,可以忍耐冬春低温的一类作物。喜凉作物在种植制度中起两方面作用:一是在无霜期较短的北方或者南方山区起主导作用,二是在暖温带或亚热带利用冬春季作复种或填闲作物用。
喜温作物
我国多数地区气候温暖,故喜温作物是我国作物生产的主体。
三、作物对水的适应性
水是地球表面最普通和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水的多少影响作物的每个生理生化过程。
四、作物对土壤的适应性
土壤、肥料是影响作物布局的重要因素。合理种植是进行作物合理布局的重要内容之一。。
1作物对土层厚度的适应性
2作物对土壤养分的适应性
土壤养分是指主要靠土壤提供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3作物对土壤质地的适应性
土壤质地指土壤中各种粒径土壤颗粒的比例,是土壤物理性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它影响土壤水分和空气的保持与有效性、根系发育状况、土壤的透水速率和耕性等。
1适砂型:砂土质地疏松,总孔隙度虽小,但非毛管孔隙度大,蓄水量少费发量太:土壤升温快昼夜温差大。由于表面积小,故蓄水、保肥性能差,土壤肥力较低。
2适壤型:壤土质地轻松, 通透性良好,土壤肥力较高,适宜大部分作物生长。
3适黏型:黏土保肥保水能力强,但透水性、透气性等物理性质差,耕作难,易成大土块。
四、作物对土壤酸碱度和含盐量的适应性
一班南方土壤多呈酸性,北方土壤和沿海滩涂多为盐碱性。不同作物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同。
五、作物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地形地貌的差别,会造成光照、温度、水、土壤、肥力等条件的重新分配,从而影响作物的分布和种植
1作物对地势的适应性。
地势一般指海拔高度。随着地势升高,温度降低,同时降水量增加,在作物结构上也出现了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2作物对地形的适应性
地形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形态特征,因地形的不同造成光热水资源的分布不同,从而影响作物的生产和布局。
第三节 作物布局和结构调整
一、作物布局
我国的作物结构中主要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纤维类作物、饲料作物以及绿肥作物等
1粮食作物布局
粮食作物是我国种植业的主体:主要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薯类和豆类等5大类作物,大体上,我国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南方地区;冬小麦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江淮地区、四川盆地、黄土高原等区域;玉米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黄淮海平原、西南丘陵山地等:甘薯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大豆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含内蒙古东部)、黄淮海平原、西南丘陵山区等。
2经济作物布局
经济作物的特点是地区性强,技术性强,投入高,经济收益多,商品率高,故布局上较为集中,专业性强。
3果品蔬菜布局
果品蔬菜是人民生适的必需品,果树的合理布局无为重要,主要原因如下,1果树是多年生作物,应将其配置于生态适应最适区或适宜区;2果树可以利用一些一年生大田作物难以利用的耕地或非耕地;3交通运输和储藏加工是果树布局的重要因素。
4饲料绿肥作物布局
随着社会发展,畜牧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饲料绿肥在作物构成中所占的比重有一定增加, 专用型绿肥作物也将逐步为饲料绿肥兼用型所代替。目前主要的饲料绿肥作物是紫云英和苜蓿。
紫云英为豆科作物,喜温冷湿润,不耐严寒和干旱,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饲料绿肥作物。
苜蓿为多年生豆科作物,喜温耐寒,需水少耐干旱,根深为3~10cm,广泛分布于欧洲、美洲和亚洲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是优良牧草,同时又利于提升地力和保持水土。
二、种植业结构变化特征
1种植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比逐年下降
2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
3粮经果菜等作物种植面积趋于稳定
4春(夏)收作物和秋收作物合理配置
5主导作物和辅助作物互为补充
6禾谷类作物和豆类作物适当兼顾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
1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1)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2)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的必然要求;
(3)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4)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是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段。
2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1)要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
(2)要与当地生态条件相适应
(3)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要有利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5)要有利于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3种植业结构的稳定性和变动性
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物结构具有一定的相对稳定性。这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生产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所决定的。作物结构的稳定性是长期实践的结果和多年经验的积累,它有利于作物与资源环境的相 一致,因而提供高产优质的产品,有利于专业化、区域化,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生产条件(水利、肥料、种子、技术、劳力)以及需求(人口、市场、价格等)的变化,结构总会在基本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
4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
种植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还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人民的生活需求确定结构调整的步伐。收益较低的结构向收益较高的结构发展时,必须有原料、资金、技术、人员、市场等的积累和准备,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人民的生活要求满足之后,资源消耗型种植业结构要向高效可持续型种植结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