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围观之中华少年
对今天的各朝百姓来说,开篇即暴击。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虽然这只是一个中学的宣传片,且只有短短十几秒的,却把无数人的身心拉入其中,沉醉不复醒。
大家可以看到,在广阔的绿茵场上,几百名学生,他们服装统一的上蓝下黑,齐齐朗读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他们表情严肃,眼神坚定,声音激昂,是那样的自信昂扬。
网友热评,【穿透灵魂之声】、【听得头皮发麻,震撼!】、【声音一出,鼻子都酸了】
大家第一次觉得后世表达的如此准确,虽然用词粗暴直白,但确实是当下心情的真实写照。
这大概文学作品的力量,可穿越山川,跨过时间,即便不同时期不同的人,感受到的震撼却是一致的。
所有人都直勾勾的望着天幕,看着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们,被他们身上的自信与骄傲征服。
“中”是一个好字啊,不偏不倚为中,中正平和为中,地理中心为中,好一个中国,中华。
有中华少年有这样的后人,中华这个国家想不强大也难。
不少人虽然觉得视频很有气势,但真的太少了,看的不过瘾,听得也不过瘾。
这时,旁边天幕放出了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全文。
【
少年中国者, 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
汉武帝刘彻看着眼前,十八岁意气风发的冠军侯,心里暗爽:“后世的少年朝气蓬勃,朕的冠军侯,也当仁不让。”
霍去病盯着汉武帝炙热的眼光,默默地往后退了退,暗想:“陛下,不要这样看着我,你这样搞的我压力很大啊!”
“可惜冠军侯就一个,要是多几个就好了,明年就把匈奴打回老家去”笑着笑着,汉武帝又忧愁起来,“后世的人是怎么教的啊,为啥个个都看起来很顶用。”
短短的文章,一口气读下来,看的皇帝们热血沸腾,写的真好写的真妙。
天幕是对的,在威严的帝王也有逝去的一天,只有少年是永远向上的,少年就是国家的希望,就是国家的未来,只有少年们强大国家才强大。
每个帝王都想自己帝国永远强大,他们也知道国家缺人,光是朝廷上这些人是不够的,但是人才真的很难寻啊,科举选上来的好多年纪都大了,青壮年少之又少。
各位帝王第一次对自己感到了不满,朝廷之上的青年人的身影太少了,中华少年那样的年轻人想要。
可科举已经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了,不知天幕能否透露一点。
一点就好了,只要给我一个方向就好,我相信我能做的更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清脆庄严的女声响彻各个朝代。
这个声音温柔、坚定,让人不得不注意。
现代的朋友肯定会很熟悉这个声音,她是央视台柱子之一董卿董老师。
虽然大家不知道这个人,但在这个声音的感染下,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看到教育二字,一位村长,看着周围半大不小的孩子们,叹息的说道:“谁家不想送自家孩子去上学,但真的太贵了,实在供不起。”
亿万家庭,难道后世能让每个人都上学。
美好期盼,谁说不是呢?要是自家孩子能读书,那该多美好,光是想想都想笑了。
皇帝们心领神会,天幕划重点了,都给朕快点记下,每个字都要记清楚,后面朕要好好研究。
孔子,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有教无类,有教无类,要是所有百姓都能得到教导培育,那么何愁天下无可用之人。”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是的,今天的温柔终于舍得把电视打开,这时正在播放央视的《新闻联播》。
一边刷抖音一边听联播。
皇帝们高兴的同时也有点郁闷,他们听到了什么,教育,人才强国。
教育很重要他们知道,人才很重要他们当然也知道,能不能在具体一点,这样很难搞啊。
还有科技是什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听起来就很唬人,能不能在仔细说一说啊!
【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改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条件,…完善留守儿童…巩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成果。…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92以上。…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以上…】
公共教育均等化,帝王们脑壳更大了一点。
古代的教育一般分为官学和私学两种,但无论哪一种都和公共二字沾边。
城乡均衡发展,乡里都没有咋均衡,其实一些县城的教学也不怎么样。
乡村小学,这个难度倒不是很大,但是谁愿意去当老师呢?
温柔那张嘴也在跟着《新闻联播》不停的叭叭,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现在学校条件越来越好了,上次去看母校,小到桌椅板凳、教学用具,大到操场食堂全部翻新了,还装了空调,真的太安逸了】
【外婆的老家那边,那么偏的一个小乡村,也在政府和企业的帮助下,新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看来就是这个政策的实施,才有了这些变化】
【虽然城乡均衡发展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还是很有希望的嘛】
原来后世真的能做到城乡均衡发展,政府和企业的帮助?
企业是什么业,居然能帮建学校,朕也需要这些企业,帝王哭泣。
【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特色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技术(技工)人才?
这些又是啥,字认识,但组合到一起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但新闻联播是有画面的,看着计算尺寸,衡量器物,打磨工具的学子们,墨子表示这个和咱们做的东西有点像呢。
技术人才,打磨工具,制作农具就叫能叫技术人才吗?
而且后世还需要大力培养,是我看错了还是我看错了?
温柔又在叭叭,【确实单纯的文科真的很不吃香啊,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宁愿进技术学校学美容美发也不学历史了,就业完全看不到希望嘛,难道以后真的进厂大螺丝么,还是理工科这种技术吃香,走哪都饿不着】
看来后世确实有专门的工匠学校,不过美容美发是什么技术,难道是帮人化妆,梳头的,这不是下人的工作吗?
文科?理工科?难道后世文人地位低到这种程度了,都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匠人吃香。
一部分手艺人却十分赞同温柔的观点,虽然地位不高,但一门手艺在身上,养活一家老小是没问题的。
咱们现在也是人才了,技术人才还怪好听的。
【啊啊啊啊温柔你不能这样想,你是要当他们的领导的,历史这么重要,要是真没有人学那才是完了,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温柔在沙发发疯尖叫打滚安慰自己。
各朝百姓:“……,这是疯了?”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构建更加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60。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优化区域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振兴。】
高等教育,前面说到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原来还有高中啊。
后世的人究竟需要上多少年学啊。
每个家庭都如此富裕吗,孩子都能入学,还能读这么多年的书。
【从幼儿园读个三四年,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还不算研究生,至少要读20年的书,好想毕业闯社会,想赚钱啊】
天啊居然要读20年,入学率需要提高到60,那十个人中就有6个人读了20年。
前面说到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算下来后世读书人真的很多啊。
温柔还在不停的叭叭,【现在很少有没读书的吧,毕竟九年义务教育,又不用交学费,公立大学学费也不贵,只要不是私立或出国留学,一般情况都是能负担的起的】
【而且十二年义务教育在几年前就开始试点了,我相信读书的人会越来越多的,为国家的优秀政策点赞】
不交学费,百姓们眼睛都瞪大了,读九年都不交学费,还有的地方读十二年都不用交学费,这真的不是仙界吗?
“要是不用交学费,我把我家所有孩子都送去,多读书明事理,哪怕几个字也好啊。”一位大娘轻声说道。
“真羡慕后世的人,不过没关系,只要把新品稻子种出来,据官府新安排的农官说,虽然不如天幕卖的杂交水稻产粮高,但也比以前的好多了,到时候把卖掉一部分,换些银子送孩子们上学去。”看着孩子们羡慕的眼神,大娘暗自决定道。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管理和发展政策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教师教育体系,师风师德建设。
这样看来后世对学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符合年龄都可以入学,但老师要求还蛮严格的。
“不过确实该管一管了,隔壁村的小沈本来是个神童,从小就聪慧,可遇上了没有师德的先生,一天让他吃一顿就算了,还让他帮忙抄书赚钱,要不是他小嫂子发现的早,恐怕等不到科举,就摧残没了”一个大娘边洗衣服边给身边的人八卦,“而且那个酸秀才,还嫉妒小贺的才学,不然他去考试,不然人家早就是秀才了。”
【现在教资越来越难考了,大家都太卷了,好一点幼儿园老师都需要大学文凭了,小学初高中,就更卷了,硕士博士就算了,还不是名校不收,我只想当个老师怎么这么难啊,谁来救救孩子,帮孩子考个试呗】温柔再次尖叫发疯。
“后世之人当老师需要考试?而且很难考,这个和现在也差不多,至少得是个秀才才能去给人家当先生,秀才也不好考啊。”一个读书郎摸着书,细细想道。
“不过教学生博士是不是太浪费,现在的博士普通学子可能一辈子也见不着,后世居然只是普通老师”实名羡慕学子+10086。
其实博士在后世也不普通,但天幕没提,众人也不知道。
帝王们越看越心忧,他们是想要中华少年那样的人才没错,但是上面的种种政策方案,按照目前的情况很难施行啊!
现在这个全天下都能看见,要是朝廷没有一点行动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行动是必须的,但该从哪里开始,还需要仔细斟酌。”秦始皇叹口气。
赵高这个时候,站了出来,“陛下,先前天幕中提到,政府与企业一起出力修建小学,臣认为,陛下也可发布招贤令,寻找有志之士,共同出力,完成这利于千秋的德政工程,臣相信,愿为子孙后代出力的大有人在,有钱的可以出钱,有学问的可以出学问。”
李斯也说:“天幕提到的技术人才,可以请墨家钜子助力,助大秦建立第一所技术学校,相信他们也想把墨家发扬光大,这样的机会,他们一定不会错过的。”
秦朝招贤令一下,各界人士纷纷响应,都想为教育事业出一份力。
女首富巴清带来了数亿白银,帮助各地修筑学校,这笔钱极大的减轻了官府的负担。
家里有多余房产的也愿意无偿捐献,只求为教育事业添一份力。
许多不出山的,有学问的人也自愿承担起当地的教学工作。
当然为了生产,这时侯的教学并不是全天的,更像是利用空闲时间组成的扫盲班。
虽然也不需要给老师束脩,但干粮还是需要自备的。即便如此,愿意参加的人也络绎不绝。
现在,古代学生的日常丰富多了,需要军训,需要帮助学习技术,还需要帮助家里完成农业生产,毕竟前面两者都是需要时间和钱粮,都需要家里的支撑。
一段时间后,各位帝王终于发现全民教育的好处了,百姓更加明事理,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读书学技术上,各个地方的争端都少了。
除此之外,中央颁布的命令,百姓理解起来更容易了,实施起来更加容易。
而且全面教学,更能帮助帝王发现有天赋之人,朝廷上终于有了不少年轻人的气息,皇帝们满意极了。
当然现在教师也是需要考核的,小沈那样被师长欺压的情况,也减少了很多。
这天汉武帝刘彻微服出行,看着大街上所有人都精神奕奕,元气满满,特别是眼睛明亮有神的少年们,心里开怀极了。
终于明白了后世之人为何说,少年有希望则国有希望了。
虽然还比不得后世,但现在有了一个好的开头,我相信有了这些少年,我的大汉将会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一个更加强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