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见识
陈玉还有一丝犹豫:“万一他们没有把皇次子藏在这里呢?”
孙福儿道:“你能打听得出来吗?”
赌运而已。
成王败寇。
她信陈玉在皇觉寺里头安排了人,但不信他能打听得很详细。
陈玉道:“好。”
深夜,明月高悬在天,落下清冷的光。
陈玉和他的手下们悄然无声地往上爬,仿佛融入了黑暗之中。
他们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丝声响。
夜色里的思过崖,险峻而阴森。
陈玉等人紧紧握着手中的兵器,紧绷着神思,时刻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终于,他们来到了思过崖上的院子里。
前头已经有人闹出大动静,侧边也有声响,吸引住了守卫们的注意。
但陈玉不敢大意,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四周。
他的目光锐利如鹰。
确定安全后,陈玉挥手示意其他人跟上。
他们翻墙而入。
但很快陈玉他们就犯了难。
思过崖上的院子看起来不大,但也有五进,房间很多!一个个房间找过去,很费时间!
陈玉他们不能在这里耽搁太多的时间,必须速战速决!
他是习武之人,能听到微弱的声音。他听到有一个童稚声音在一遍遍背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不许背!”
但这个童声依然倔强地背着。
紧接着,就是巴掌清脆的响声。
可挨了打,那个稚嫩的童声还是没停下来。
然后就是“呜呜”的声音。
陈玉已经辨别出来声音的方向,抬手做了一个手势,示意手下们赶紧跟他往北厢房去。
果然,他们发现北边几间厢房里,有一间从里上了锁。
陈玉再打了一个手势,就有手下点了熏香,往里吹气。不多时,里面就有几声扑通响。
这时,就有另外一个手下迅速地开了锁。
门打开了。
陈玉往里面一看,四个侍卫躺在地上,而一个男孩被五花大绑地绑在椅子上,嘴巴里塞了破布。
但他没有睡着,只是瞪着眼睛,看着陈玉他们。
手下们迅速用刀抹了侍卫们的脖子。
而陈玉上前,亲手解开了绑着孩子的绳子。
他行了礼:“殿下,福嫔娘娘命微臣来接您。还请殿下切勿发出声响。”
陈玉拿下了塞在男孩嘴里的破布。
这时候,陈玉才发现男孩嘴里全是血。
很显然,这个男孩是咬了自己的舌头,才勉强没有睡过去。
这么小的孩子,对自己挺狠的!
陈玉震惊。
但很快就能理解。
到底帝王家就不能有真正单纯的小孩。
太过简单的小孩是长不大的。
未来的主子意志坚定总不是一件坏事。
起兵之事,大为凶险,一开始肯定是颠沛流离。
陈玉没办法太过照顾一个软弱的男孩。
这时,男孩用力地点点头,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放心地晕了过去。
等男孩醒来,已经在陈玉的背上。
他嘴巴里全是苦的药粉。
男孩没有贸然开口。
眼睛依然紧紧地闭着。
但带走他的几个人一直在拼命地赶路,根本就没有在交谈。
男孩很好奇。
背着他的这个人,就是这一波人的头儿。
他不说话,是怎么传递消息呢?
男孩睁开了眼睛的一条缝。
他看见,陈玉和其他人一边跑,一边打着手势。
原来如此。
跑了不知道多久,这一波人和另外一波人汇合了。
男孩一抬头,就看见一个人冲过来,紧紧地抱住了他。
他瞪大了眼睛。
是母亲!
孙福儿紧紧抱着失而复得的皇次子。
但她没有流一滴眼泪。
孙福儿摸了摸男孩的头,递给他一块面饼。
如今算是逃难,自然是没有什么好吃的吃,都有块硬邦邦的饼吃就很不错了。
陈玉上前低声道:“殿下受了伤,吃不得硬的食物。”
但他们也都算亡命之徒,身边的干粮也都是生硬冰冷的食物。
孙福儿也不说话,只是掰了一块饼,塞进嘴里,咀嚼了,然后吐出来,塞到皇次子的嘴巴里。
她递过来装水的皮囊。
“就着水吞。”
必须要吃饱。
往后的日子会更难,必须要适应更加艰苦的生活。
白手起家,从头再来,哪有那么容易!
一行人简单地休整一下,就乔装成商人,往东北方向去了。
正如孙福儿所料,没人想到他们会选这条路,所以一路上的关卡的盘问都是走个过场。
等出了山海关,孙福儿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安全了。”
他们再往山里一躲,就很难找到他们。
此时,已是盛夏。
东北无边无际的森林里十分凉快。
陈玉带着人找到一处地势险要的山岭里,安营扎寨起来。
孙福儿道:“朝廷北边抵御回纥,西南边要防着安南。南边还有惠宗皇帝、定波侯,暂时没有精力顾及我们这里。”
“南北的仗打了很多年了。朝廷的内囊也渐渐空了。”
“而官员们背后的不同世家大族势力在观望居多。”
“他们的放任,才让惠宗皇帝、定波侯一步步壮大。”
讲白了,拿乾平帝和惠宗皇帝一比,惠宗皇帝的政策更符合官员们的利益。
所以,他们才会更支持惠宗皇帝这一边。
但官员们又不敢太过分,到底,控制中原的还是乾平帝这一边。
所以,他们才会首鼠两端。
也因为他们态度的犹豫,乾平帝和惠宗皇帝才都没办法将他们的势力彻底铲除。
甚至为了拉拢他们,两边都要对他们示好,予以安抚。
流水的皇朝,千年的世家!
这些世家大族,世世代代下来,暗藏下来的底蕴十分惊人!
所以,无论是乾平帝,还是惠宗皇帝,也就只能对他们勉强忍下来。
没有人想腹背受敌!
而官员们一看,继续打着,对他们更为有利,于是,在这些官员们的暗箱操作下,这些仗怎么都打不完。
呵呵。
人人都是从自个利益的角度去看。
根本没有人看到更为长远的国运。
更没有在意千千万万黎民百姓的生活。
一个个嘴里喊着为民,但实际上干出来的全是损民的事儿!
现在整体上算是风调雨顺的。
老百姓的日子勉勉强强过得下来。
要是遇到灾年,那该如何是好!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孙福儿忧心忡忡。
她觉得看书很有用,依稀记得,惠宗皇帝后来就没找过她。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看书写字。
就这样一点点坚持下来,孙福儿整个人的见识比从前好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