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感知
山涛每天去自己当值的司隶衙署上班。最近一段时间,他渐渐感觉朝中正在逐渐发生变化。这一日,他竟早早返回家中,坐在榻上脸色凝重一言不发。
妻子韩氏见丈夫提前返家,且看上去气色晦暗惆怅萎靡,就关切地问他是不是身体不舒服?
山涛对妻子说:“我今天的心情,跟这晦暗的天气一样,感觉十分郁闷,所以就借故身体有恙,提前回来了。“他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曹魏天下看来就要保不住了……明帝驾崩前没有选择合适的托孤对象,曹爽这个歹人,只怕要葬送大魏江山了。”
“何出此言?”韩氏一听也觉出问题严重。
山涛看着妻子道:“虽然魏武大帝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但无论魏武帝生前还是去世后,司马懿的为政措施基本都是正确的。他在很多重大问题上的决策 ,甚至高出曹操一筹。”
韩氏看着丈夫道:“那……依你看,曹魏的江山肯定坐不稳?司马懿会不会取而代之?”
“我以为,目前或许真有这种趋势。”山涛说。
山涛告诉妻子,魏明帝曹叡去世后,他的两名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爽与太尉司马懿逐渐不和,并开始分道扬镳,在朝中形成了两股势力。
曹叡的继任者,其年幼的养子曹芳,完全被曹爽拿捏住,成了一个傀儡皇帝。而曹爽又在手下人的鼓噪下,野心日渐膨胀,日渐把司马懿视为其掌控朝政的绊脚石。他从一开始与司马懿平分权力,事事都征求司马懿的意见,发展到把司马懿这个老家伙彻底晾在一边,凡事都自己说了算。
“别看司马懿年迈,但我看他头脑依然清醒。他应该把这些都看得清清楚楚。我觉得,他告病休息或许只是一种策略。以他的智谋,应该是不动声色地隐忍着,伺机卷土重来。反之,头脑简单好大喜功的曹爽,怎能与深谋老道的司马懿相比呢?曹爽的很多决策,都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
他又说:“比如正始五年(244年),曹爽在下属建议下,为了替自己建功立威获得民心,决定伐蜀。司马懿得知后立即表示反对。但曹爽不听劝阻,率领六七万大军奔赴西蜀。因蜀汉大将军费祎领兵据守山岭,使得曹爽根本无法前进。后因粮草物资匮乏,万不得才灰溜溜撤军。
如今曹爽不思悔改,无法无天,在专制和腐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竟发展到骄奢淫逸,举凡行事与生活诸方面,都与皇帝曹芳平起平坐,自认为已无人能够管束他。只怕哪一天就会取代小皇帝了。“
韩氏看着丈夫,惊讶地无言以对。
“曹魏天下危哉……”山涛忧心忡忡。
韩氏又小心翼翼地问:“对你不会有什么不利吧?”
“我看情形吧,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导致天下大乱,我就不去朝中做事了。”山涛说。
“嗯,明哲保身是第一要务。”韩氏又对丈夫说:“你那些知心朋友,阮籍与嵇康,都选择不进入仕途,倒是免去了这些困惑。他们一心在家读书,有时出去游览山川,真是一种好活法。”
山涛见妻子说起好友,也告知心中隐秘:“他们寄情于山水之间,逃避世间红尘喧嚣,同时不忘阅读老庄,应该是一种好的选择。但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摆脱尘世,不可能成为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总归还是要与尘世有染。”
韩氏听闻丈夫此言,再次默默地点点头。
“……若是司马家族反戈一击掌握了实权,会不会对你更有利呢?”韩氏忽然又问。
山涛望着前方道:“一切都看形势发展。我不是他们双方智斗中的关键人物,不会深陷其中。不过,曹爽这种见利忘义,罔顾社稷江山,只图自己快活享受的小人,想必最终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韩氏点点头,忽然又想起什么问道:“你和司马家好像是亲戚吧?若他们夺回朝中权力,说不定对你更有利。”
山涛笑笑,道:“你还记得我与他们的亲戚关系?这倒是事实。我父亲的一位堂姐,正是司马懿夫人张春华的母亲,所以我们与司马家的亲戚关系不算太远。”
韩氏点点头,似乎心中安稳了些。
山涛又叹口气道:“……朝廷内部这种互相倾轧的混乱状况,无论对官员还是黎民百姓,都是一件让人提心吊胆的大事。希望早日平息这种状况,让我们的日子平平安安吧。”
夫妻二人正言谈间,家人报嵇康来访。
山涛夫妻对望一眼,山涛说:“叔夜如何突然来访?必定有事情”。
韩氏急忙去往厨房备茶。
山涛出门一看,嵇康并不是一人独往。他与一名身量矮小,相貌粗陋之人一同进入院内。
山涛立即迎上前笑道:“叔夜贤弟,今天因何故前来?”
嵇康回答:“弟今日原本居家读书,不料好友刘伶,刘伯伦前来造访。他听闻我与你及阮嗣宗等人常常饮宴畅聊,对巨源兄很是钦佩,于是想见识一下兄长。”
山涛答:“这么巧?我平日里都在司隶衙署做事,今日刚好提前归家。否则你们来了我还不在呢。”
嵇康笑道:“我也这么想,不过先听伯伦说,有人看到你回府了。”
“呵呵,由此看来,我与伯伦先生也有缘分呢。”说罢,他看了一眼刘伶,热情招呼二人进屋入座。韩氏命丫鬟端上茶盏。
嵇康道:“伯伦先生与我们也是一路人。不过他最喜饮酒,有千杯不醉之说,被誉为酒神呢。而且他的文章也极好,与我观点颇为一致。今日把伯伦先生介绍与巨源兄相识,我们这个文人圈子又多一位猛将。“
山涛曰:“很高兴认识伯伦贤弟。既然是叔夜介绍的,一定与我们爱好和观点相似。欢迎欢迎!“
刘伶起身,对着山涛作揖道:“久闻山巨源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见,颇感欣慰。我乃一名喝酒度日,无大出息的人。但我也有自己的文化喜好。能与叔夜结识已是幸事,如今再结识巨源先生以及更多有识之士,十分荣幸。“
“伯伦,好像你与阮籍,阮嗣宗先生也有过往吧?“嵇康问。
刘伶点点头:“是也。我看过嗣宗先生的《达庄论》以及《大人先生传》,颇对我的胃口,于是先前与嗣宗先生见过一面。如今听叔夜先生说,你们和嗣宗先生常在一起喝酒聊天议事,颇为向往,因此特求嵇康先生带我来见巨源兄。”
山涛听罢哈哈大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来我们这个圈子又要扩大了。热烈欢迎伯伦贤弟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