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有好事将近
从茗阁出来,已经暮色四合。大街上白日的喧嚣热闹褪去,四下静谧无声,只听得到他们三个人轻轻的脚步声。
在街口,林笙停下脚步,顾府在左,阜景胡同在右。顾铮脚步并未停滞,但经过林笙身边时伸出了手,袖子底下握住她微凉的手。
林笙怔了怔,随即反应过来,反握住他的手——那只白皙修长的能给她安心和温暖的手。
没有去顾府,也没回阜景胡同,而是绕着京城的大街慢慢走着。
夜风还带着些春寒,林笙不由自主地紧挨着顾铮,手里拽着那温暖的手掌不放,看着地上两个融合在一起的影子。
顾铮送林笙回禧园,两人站在院子里,顾铮认真地问:“阿笙,嫁给我好不好?”虽然两人早就心意相通,但还是要把话问出口,明明白白地问。
林笙被这直白的问话弄得愣了愣,继而笑开:“好。”她明白,对她来说喜欢说出口不难,毕竟她灵魂来自于后世,但顾铮不是,所以无论是他开口应承许诺,还是人前毫不避讳的亲昵,都是很难得的。
顾铮摸摸她的头:“那我明天就跟祖母和大哥商议,还要给你哥去个信。”
林笙点点头。
顾铮回去后,林笙回到屋子里自己怔怔地坐了许久,心里是开心的。在这个讲究门当户对的时代,她不知道顾老夫人是什么态度。
顾铮次日下了朝叫哥哥一起去了祖母的院子。
顾老夫人见他们来,看看轮椅上的顾淮,又仔细瞧了瞧他脸色:“怎么脸色还那么难看?”
顾铮没说话。
顾老夫人摆摆手,让张妈妈带着丫鬟退出去,:“那你们兄弟一起来我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吗?”
顾铮摸了摸自己的脸:“祖母,我其实伤早好了,只是还得再装一段时间。”
顾老夫人愣了一下,继而了然,封一品侯大将军,说起来风光,其实又没实权,是捧杀。顾家上下三代,自问也没做过什么叛逆之事,战场上刀剑无眼,导致顾家也人丁零落,也不知为何皇帝对顾家一直盯着不放。
顾淮这时看着祖母笑着:“祖母,有好事将近,顾铮看中了林家三姑娘。”
顾老夫人愣住:“哪个林家?”
顾铮答:“风陵城林家,她自幼失怙,父亲生前曾任朔州同知,母亲朔州商户蒋家嫡女人,在林大人去世后没两年也去世了。家中有长姐和兄长,她是幺妹,三姐弟妹自小相依为命。兄长是大夫。”
顾老夫人沉吟不语,出身不高,家境一般,自幼失怙,谈不上门当户对,其实对顾铮前程并无助力。但如果是这姑娘是孙儿看中的,品性应该也不会差,家世也清白。
她问大孙儿:“淮儿,你怎么看?”
顾淮一笑:“我见过那姑娘,样貌品性都好,且医术也非常不错,一手针灸术比得上太医院许多太医。”
顾铮看着祖母:“祖母,我们家不需要什么门当户对的姻家,要想往后日子安稳,就不能娶豪门贵女。”
顾老夫人许久不说话,最后长叹了一声,大孙儿现在这样,小孙儿又在那年浴血归来时被有心人传恶,现在又被皇帝打压,大门大户人家看得清楚朝堂的都不愿意嫁嫡女过来,庶女倒是有人问,但来问的那几个别说的孙儿,自己都看不上眼。
她也想两个孙儿早日成家,难得孙儿有看中的姑娘……但是没看过也不了解就这么突然定下来,她又心里不踏实。
她想了一下:“她现在在京城吗?”
顾铮说道:“在。目前居住在临安街阜景胡同禧园。”
老夫人站起来:“你让我想想。”
顾铮站起来唤人进来伺候老夫人。
顾铮推着顾淮从祖母院里出来顾淮笑了:“怎么这么突然?”
“越快越好,上次说受伤了才逃过了皇上的赐婚。”更重要的是,快点娶回来安心些,谁知道她下回去爬谁的墙?
他低头看了一眼自家哥哥:“哥,你也快点,免得皇帝给你房里塞人。”
顾淮:“……”
禧园。
这时林笙没什么事,正坐在前院海棠花树下描首饰花样。花树边上撑起来几个竹篾编织的簸箕,正在晾晒一些草药。
林竹坐在一边绣着个荷包,绣的花样是林笙描的,是一个正在抱着绣球玩的小橘猫。林竹手巧,绣得小橘猫栩栩如生。
云夕不怎么爱做细致活,她屋里屋外打扫擦洗,院子里的石板地面连泥沙都没有。院子里错落地种了不少花树,角落里打了一个水井,水井周围铺着石板。
林笙坐了半日,觉得腰酸得很,站起来看看天色,天上云层挺厚,看着像是要下雨。
但她想出去走一走,让林竹收拾好东西拿进屋里,草药也收了回去。
她自己打开门出去,林竹和云夕拿着伞在身后跟上来。
不知为何,林笙天生就喜欢石板街道。阜景胡同两边的人家门口边上都种了些花树或一两株竹子,在这住了些时间,随着院子里的景致渐成,林笙就更喜欢这条胡同。
上次因诗词的原因,胡同里还有不少人家在门口摆卖些小东西,摊子都很小,就摆在门口的台阶上。这个时候也还会有些人来逛一下,淘一些精致却又不贵的小东西。所以这个时候,胡同还有些人往来,没有太过安静,又因胡同不如大街宽阔,马车不进来,也就不会太嘈杂。
出了胡同口就是阜成大街,林笙没有去阆苑首饰铺,而是穿过阜成大街往东边的临河长街走去,沿着临河长街走到尽头,就出了内城东门,再往前会看到一条云景河,五六丈宽,河两岸杨柳依依,各种买卖都有,热闹得很。林笙今天难得有兴致来这边,就逛得久了些,停在一个卖小河虾的摊子,虾不大,只有筷子大小,但这种大小的虾炒熟香煎一下,她能自己吃一碟。
卖虾的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子,皮肤晒得黝黑,但很精神,此刻却有些拘谨。眼前这姑娘带着丫鬟,想必是大户人家的掌事姑娘,这些小虾米有钱人通常是不屑于买的,此时他也不敢开口吆喝。
林竹问道:“小姐,要买么?”
林笙一笑:“买呀,小哥,称两斤吧。”
卖虾小子高兴一笑:“哎,好咧。”竹篓里的虾其实也没多少,也就两三斤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