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辩论赛
看到着急忙慌的人们,曹丕颇为感慨。
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生与死的压力摆在面前的那一刻,即便只有那么一丝希望,他也必须走下去。
“继续走吧。”
把心头的思绪往下压了一压,曹丕再次往稷下学宫深处走。
…………
等又走了一炷香的工夫,前面便是稷下学宫最中心的地带。
一座庞大的凉亭豁然出现在曹丕眼前。
在这里围拢的人群就不那么多了,凉亭当中出现了十数个蒲团,每一个蒲团上面都各坐着一人。
这些人年龄各异,有七八十岁的老者,有三五十岁的中年人,但唯独没有年轻的人。
离着老远,曹丕就听到他们吵嚷辩论的声音。
就见一个五十岁上下的老者正脸红脖子粗,像是听到了什么滑天下之大稽的话语。
“笑话,笑话,真是笑话,诸位可曾听说过……这天下有重商轻农的国家么?若想强国,当然以农为主,
那商人趋利,凡事必以财物为先,他们可懂什么治国之术?”
这番话说完,旁边坐着的好几个人都连连点头,显然很认同这位老者说的话。
“是啊,国以地为本,而农同样以地为本,以农为本,压制商业才是一国强盛之根源。”
而在这些人表示认同的时候,却有一三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脸色铁青。
他目光慢慢扫过跟他同坐的众人,脸上显露出一些挣扎之色。
有心放弃跟他们讨论,但心中的理念却又促使着他开口。
“吾并未说重商轻农之话语,吾是说农商并重,一国之强盛当然离不开农人所种粮食,但若想一强到底,也需同样重视商业发展。”
“滑天下之大稽,商人皆以利为主,他们的眼中只有黄玉之物,岂肯把一国利益放在眼里?若有人从商看到了甜头,农人岂不纷纷相随,长此以往,谁去种田?谁去征战沙场?”
中年人刚说到一半便被打断,打断他的是另一个文质彬彬的老者。
这位老者对中年人的话颇不以为然,只是把袖子摆了摆,便正襟危坐。
而中年人脸上的神色越来越难看,看到这么多人反对他,甚至都怀疑起自己的坚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
他咬了咬嘴唇,感觉到舌头上传来一股腥甜,再次开口。
“所以,国君应该顺天地规律,对商业加以调控,振百工,兴农桑,若粮食丰收,则要囤积粮食抬高粮价,若奉大灾之年,则需压低粮价,平衡财物。”
“简直一派胡言,不知所谓,若国以农为本,又何须谈什么商业之道?”
…………
越往近走,众人辩论的声音越清晰。
乌厉温敦带着人马去寻找稷下学宫的齐国管事,安排住处。
而此时曹丕身边只剩下了和珅主仆和蔡琰。
蔡琰拉了拉曹丕衣袖,一指那个中年人。
“子桓,你看那个人,应该便是学术不精,学岔了路子,我长这么大,还头一次听说商业可以强国,他岂不知,一国之强,粮草,兵源皆来自农人?”
“是你学岔了路子。”
曹丕微微一笑,眼睛当中闪过一些兴奋。
常年被大儒熏陶的蔡琰懂什么治国之道?
此时,凉亭里的辩论已趋近白热化阶段,这个中年男子一人面对好几人的围攻,现在连话都难以说出来了。
“不用说了,我们决不能让你说的邪门歪道变成正道,若天下人都变成以利为主的商贩,皆去从商,那何人愿意种地?无有粮草,天下又会如何?”
“既然天下人都去从商,那么他们货物何来?换句话说,若是天下人皆去务农,那么他们衣物又哪里来?”
曹丕慢慢的走进凉亭,在说话的同时,脸上挂满微笑。
“丕以为,顺其自然便可,若农者过多,有些人看不到出路自然会去想办法谋生,相反,从商者过多,粮食自然亏空,他们就会重新拿起农具。”
“哦?”
曹丕的话打断了众人正激烈的讨论,他们看了看曹丕,对他颇为好奇。
“哈哈,顺其自然么,这位学士所言倒是颇得我道家精髓。”
坐在最上首的一位老者发言,刚才他一直闭目养神,似乎对下边激烈的讨论不为所动一般。
但是曹丕说的话引起了他的兴趣。
曹丕拱手行礼,先是对着在场众人都作了一个揖。
众人也纷纷对着曹丕行礼。
这里没有地位高下之分,讲究达者为先,谁能说服众人,谁就能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行完了礼,刚才那个咄咄逼人的老者才开口说道。
“这位学士所说顺其自然,难道国力衰弱也可以不顾么?”
“当然不是,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丕有一语相问。”
曹丕说着,从袖口里掏出一块金子。
“诸位以为,这是什么?它有何用处?”
众人面面相觑,不明白曹丕是什么意思,但还是有人回答道。
“黄金,自然是购买货物所用,也是商人囤积,追求之物。”
“非也。”
曹丕毫不在意的把金子扔到地上,似乎嫌它脏手一般。
“可在我看来,它一文不值,与这满地的石头乃一丘之貉,它一不可果腹,二不能取暖,商人若是追求于它,又有什么用呢?”
曹丕说完,有人眼露兴奋,有人低头不语,更多的人则是陷入沉思。
但方才那个中年人的眼睛亮了。
“因为它是衡量货物,联系各物之间的纽带。”
“不错,它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赋予了它价值,让粮食与衣物间产生了联系,让天下万物都有了衡量的标准。”
“所以,商人也同样是联系万物的纽带,只要治理得了商贩,我们便能平衡得了万物,只要平衡得了万物,我们便能掌握百姓的需求,如此宏观把控市场,就是治国强国之术。”
随着曹丕侃侃而谈,中年男子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感觉自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
其他人都以为他谈的是商贾之道,以为他被财币蒙住了双眼,而眼前这个年轻人是真正懂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