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就藩
贞观六年,一月十六日。
刘长安站在甘露殿的台阶上,准备告别李世民、李渊和长孙皇后。
李世民、李渊和长孙皇后静静地站在那里,目送着刘长安他们的马车渐行渐远。
出了皇城,刘长安来到了朱雀大街。
这条宽阔的街道两旁站满了长安城的百姓,他们纷纷向刘长安挥手致意,表达对他的祝福和敬意。
长安城内的各种官员也纷纷前来送行,这些人基本全部都是大唐朝堂上的肱骨之臣、其中武官居多!
刘长安感受到了长安城百姓和官员的热情和关怀,刘长安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刘长安知道,这次前往琉球的旅程将会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冒险。
马车缓缓驶离了长安城,刘长安望着车窗外熟悉的景色渐渐消失在视线中。
刘长安知道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崎岖,他都会坚定地前行,为了自己的梦想和家人刘长安别无选择!
为什么李世民、李渊和长孙皇后没有送刘长安出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
这主要是因为大唐礼制的规定,而刘长安并非正统的皇子,因此大唐皇帝没有必要亲自送他前往藩地。
在古代礼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规范,它规定了人们的行为准则和礼仪规范。
对于皇室来说,礼制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皇权和尊严的问题。
根据大唐礼制的规定,只有正统的皇子才有资格享受皇帝亲自送行的特殊待遇。
刘长安虽然在大唐朝廷中有一定的地位,但他并非正统的皇子,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封号的。
因此,按照大唐礼制的要求,他没有资格享受皇帝亲自送行的特殊待遇。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李渊和长孙皇后没有送刘长安出城的原因之一。
此外,大唐皇帝亲自送行是一项非常庄重和隆重的仪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作为一位皇帝,李世民需要处理家国大事和政务,他们的时间宝贵且有限。
根据大唐礼制的规定,刘长安在就藩的路上并不是简单地蒙着头直接奔赴琉球。刘长安选择了水路作为他的行进方式,沿着长安城出发。
经洛阳,然后沿着京杭大运河直奔杭州。
按照礼制的要求,刘长安在一路上需要见庙进庙,接受沿途的官员觐见。
这意味着刘长安每到一个城镇或重要的地方,都需要前往当地的庙宇进行参拜和祭祀。
这是一种传统的仪式,旨在表达对神明的敬意和祈求保佑。
刘长安的这次南下之旅不仅仅是为了就藩,更是一种展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机会。
通过遵循礼制规定,他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尊贵和威严。同时,这也是他与各地官员建立联系和了解民情的机会,有助于他在琉球的统治和发展。
整个过程繁琐且威严,刘长安这次就潘李世民给刘长安准备的一仪仗那是火力全开、给足了刘长安排场。
筱筱和张澜一路上都是静静地待在自己的銮驾上,小丫头的表情看上去有点呆萌,似乎非常不舍得长安城的一切。
筱筱紧紧握着手中的小手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舍和留恋。
她似乎回想起在长安城的种种美好时光,那些欢声笑语、繁华热闹的景象仿佛还在眼前。
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她的足迹,这些回忆让她感到无比珍贵。
张澜只是轻轻的将筱筱揽在自己怀里,轻声的说着些什么。
这次刘长安就潘的路上,随行的除了王莽、郑嫣然、王蒙、张虎之外,还有来自桃花村的接近300户村民。
这300户村民基本全部都是之前桃花村的原住民,他们早已经习惯了刘长安的存在。
这些人在听说刘长安即将前往琉球,开发一个完全没有半点人烟的荒芜之地时。都是连想都不想,直接携家带口紧紧跟随刘长安的脚步。
在前往琉球的路途上,刘长安在扬州城内停留了接近三天时间才又继续前行。
刘长安的大舅、二舅、还有小姨妈等人其实这次也是跟着刘长安前行的。
他们的离开,李世民原本是十分不乐意的。但是这些人直接说道,长安目前要去的琉球相对于长安城来说更加需要他们。
长安城离开了他们来说不会有任何异常,但是在琉球刘长安需要一切从零开始。
再说目前大唐人杰地灵,比自己技艺高超的人也不在少数。
离开自己这些人,对大唐基本没有半点影响。
李世民在思绪片刻之后,最终同意了众人的请求。
贞观六年一月二十五日,刘长安一行人在游览完西湖景观之后、正式转头踏上海路向着琉球进发。
贞观六年二月初一,刘长安正式踏上了琉球这片土地。
此时的琉球并没有后世那样繁华的景观,而是一片荒芜的滩涂。
这片滩涂上没有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只有一片荒凉的土地和一些稀疏的植被。沙滩上也没有游客的身影,闲置在那里,仿佛等待着人们的探索。
然而尽管这片滩涂看起来荒凉,但它却有着独特的美丽之处。绿树如荫,为这片海景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等到刘长安正式进入王宫之时,刘长安还要按照大唐的礼制面见群臣。
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礼制进行,刘长安就好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样木讷地进行这一切。
其实对于这个流程,刘长安没有半点反对的意思、甚至刘长安还感到一丝好奇。
目前的唐国从隶属关系上而言属于大唐,但是和一般的藩属国相比,唐国拥有绝对的自治权。
唐国不需要向大唐缴纳岁贡,也不需要向大唐缴纳税赋。刘长安需要做的唯一一点,就是大力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大量的贸易来繁荣琉球和大唐本土的经济,剩下的就是防止海上可能给大唐带来威胁的势力。
刘长安现在虽然是唐国国主,但是刘长安丝毫没有半点认为自己就是唐国国君的意思。
在刘长安看来,不论是琉球还是琉求都理所应当的是大唐的国土。
从刘长安开始正式担任唐国国君起,刘长安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大范围的基建操作。
刘长安首先需要处理的就是亲自和自己的二舅一块,在桃花村前来的那300户人的配合下捣鼓出了拖拉机、用以及代替耕牛。
其次利用琉球特殊的气候环境,大范围的开始种植水稻、宝岛的气候条件完全可以支撑起一年三熟。
随后刘长安派出人,去苏、杭、台州等地大量购进大中型海船、利用宝岛丰富的茶叶资源,开始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为了增加竞争性,刘长安安排大量的农户开始大面积种植凤梨、捕捞海产、海参、海鱼等东西。
在刘长安看来,既然靠海自然是需要靠海吃海。
刘长安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唐国第一桶金的积累。
什么香水、各种香料都被刘长安加入了唐国对外贸易的名单里面。
对于唐国内部的建设也是如火如荼的继续进行,什么水库、道路、学堂都在刘长安的主持下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快速冒了出来。
经过半年时间的积累,唐国建设基本已经满足现在唐国居民的基本需求。
而岛内种植的粮食也已经,能够满足岛内居民的需求。
当然刘长安怎么可能,满足就仅仅达到这样地步就满足了?
刘长安在琉求本土,划出几片区域设立贸易专区。在此贸易专区内进行的所有交易,只需要缴纳正常税赋的一半,以此来吸引来往的客商。
刘长安还专门在距离琉求不远的澎湖,设立中转补给点、设立海上贸易服务区。为来往的船队提供必要的后勤补给,比如提供可口的饭菜、提供医疗服务、提供一些紧缺物资的配给,比如猛火油的提炼物!
时光飞逝,经过整整一年时间的积累。
琉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后世那种高楼林立。有的只是一些,整齐排列的各种农家小院。
要是细看的话,就会发现这些院落的底子看上去还有一些大唐的影子;只是这些房子的房顶看上去,更加宽且房顶的角度更加陡峭。
房屋的建筑材料不是土,也不是木头,而是全部使用红砖、青砖堆砌而成。
刘长安可是没有忘记,这琉球可是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要是房屋建设的不好,自己的一切付出都会付诸东流。
刘长安可不是那种人,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最好!
这一年时间,唐国的一切都是按照刘长安的计划进行。
什么风力发电、潮汐发电、电话、电线、小号的蒸汽机车也在琉球岛上构建成功。之前那30多万居民,几乎没有一个人处于闲鱼状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要么保证后勤、要么化身工匠、反正刘长安的唐国现在有钱。
刘长安也不是免费使用这些人,他给钱、给工钱!
岛上除了年纪较小的还在上学的孩子外,就连那些年岁稍微大一点的老人都有事做。
上了年纪的老人,就直接化身为监督员,监督岛上不会发生垃圾乱丢的现象、不会发生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
贞观七年上元日,刘长安端坐在自己的王座上。
思考着琉球后面的发展方向,现在本岛已经基本步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