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6章 时也命也?
于谦从小聪颖过人,尤其喜读苏武、岳飞、文天祥等人著述,长年沉浸在圣贤之书中的于谦成长为典型的儒生。
于谦学习成绩斐然,不仅在各种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还写下了传唱千古的名篇《石灰吟》。
于谦并不是小镇做题家,相反他出身官宦世家,个子高皮肤白眼睛大,典型的高富帅。
但就是这样一个“高质量男性”,科举和当官的过程并不顺利,原因就在于他作为一个儒生,实在是太“典型”了。
于谦剧照
于谦是一个清官,很理想主义,诗书中怎么教导,他就怎么做。走上仕途之时,为了清廉二字,于谦吃了不少亏。
于谦23岁中举,进京参加会试名列第一,但是在随后的殿试中排名却跌到了92位。
这不是因为于谦考场发挥失常,也不是因为考官们慧眼不识珠。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于谦发挥了正常水平、考官们眼里又容不得“沙子”。殿试的作用是在会试合格者中挑选官员,一般来说只要正常发挥,殿试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精于考试又有真才实学的于谦,只要中规中矩地写文章就能拿个不错的名次。但于谦并不那么保守,他坚信圣贤书的教导,既对现实中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又敢把心中的不满写出来。
殿试的主考正是明成祖朱棣,他自信满满心高气傲,看着于谦在考卷里批判他治下朝廷的时弊,感觉十分不爽,就给于谦打了低分。
据《先忠肃公年谱》里记载,于谦“以策语伤时,当轴者置之三甲第九十二名”
吃了一次亏的于谦也应该明白,皇帝并不是宣传里描述的那样英明神武,在朝廷当官也绝不可能是圣贤书里描述的那样泾渭分明。
然而面对现实的打击,于谦选择坚守初心。抛开对错不谈,当一个人与群体格格不入的时候,就很容易受到群体的压力。
于谦巡抚河南、山西的时候,有人提醒他要注意官场潜规则,花钱打点打点,就算不送钱也可以送点土特产,尤其是进京公干的时候。
于谦不为所动,反倒写了首诗: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写了这首诗的于谦又出名了,和他那首《石灰吟》一样,这次他造就的“两袖清风”也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听了这首诗,一个叫王振的宦官不高兴了。
王振号称明朝第一代专权宦官,明英宗时期权倾朝野。在王振看来,大臣行贿给钱多少是“能力”问题,给不给钱是“态度”问题。
也许王振心中有这样的台词:“我要的是钱吗?我要的是态度!你于谦不行贿就说明你不是我的人。”
说来也奇怪,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最讨厌贪官,惩治起来毫不手软,但是明朝的贪官依然如过江之鲫,到了英宗时期官场已是乌烟瘴气。贪官们很不爽于谦:“你这么清廉,对下不受贿对上不行贿,饱受民间爱戴,还让我们以后怎么贪?”
在大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历史中既有朱元璋开局一个碗,最终创立明帝国的伟绩、有朱棣开疆拓土的决心,也有天启皇帝、正德皇帝这种“不务正业”的皇帝。
这些皇帝虽然品行不一,但是无疑他们是对明王朝影响最为深远的人物,甚至能左右明王朝的命途。因此今天我们要说的一位皇帝以及他干的一件事正是影响了明朝国运的人,是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这就是明英宗朱祁镇和他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的第六位和第八任皇帝,至于为何既是第六又是第八在后文会提到。这个人在明朝皇帝中虽然算不上什么很英明的君主,但也绝不是昏庸之辈,他的父亲就是“仁宣之治”中的明宣宗朱瞻基。
朱祁镇继位初期在太皇太后张氏、三杨等人的辅佐和看管,朱祁镇也表现出一副明君的样子。
好景不长,正统十四年(1449年)当时的瓦拉首领也先和往常一样借着向明皇帝进贡的名义来骗取价值数倍于贡品赏赐。而当时负责这项事务的是大太监王振,王振是个什么人?
好财如命,也想来坑赏赐,王振肯定不乐意了,因此就大大缩减了赏赐,于是也先借此为由对明朝发动了战争。其实瓦拉和明朝的恩怨始终不断,这一次也先也是感觉自己又行了,所以找了个由头就开战。
明英宗当时虽然并不昏聩,但是也是年少轻狂并且被王振蛊惑着,就动了御驾亲征的念头。他想得很好,上战场成就和父辈那样的伟业,但是他一个从小生于深宫之处,长于妇人之手的金枝玉叶,哪里懂得打仗是怎么回事。
但是他是皇帝啊,皇帝做事谁能阻挡得了,于是同年朱祁镇率领二十万大军带着近一半的朝臣浩浩荡荡地向着大同前进。
本来以明朝的实力打一个瓦拉是绰绰有余,皇帝御驾亲征在某些程度上更是会振奋军心。但是前面讲朱祁镇其实并不懂带兵打仗,再加上王振在旁的蛊惑使得军权其实落在了王振手中,这就导致了有能力指挥作战的人并没有权力,整个大军陷入了一种很迷惑的地步。
而当大军到达大同之后,朱祁镇却打起了退堂鼓,他一路上看见的死人比活人都多,终于意识到了打仗原来并不好玩。退军就退吧,有序地退回去就是了,但他偏不。
史书记载,明军先是打算由蔚州走紫荆关,后来又改为由宣府走居庸关,而这三番五次的变道据说是因为王振一开始想让皇帝驾临自己的家乡蔚州,让家乡看一看自己的成就。
后来却发现自己家的庄稼刚好到了收获的时候,大军开进必然会有所损失,因此就再次向皇帝建议换道。这里其实有个问题,朱祁镇虽然宠幸王振,但是他并不是傻子,因此这其中的原因其实还是有待商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