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路引开好
韩子文拿到推荐信,又麻烦韩村长帮忙写张契书。
契书写明,在自己离开期间,家里的地和屋子都由朱大勇打理。
如果自己回来了,朱大勇得还给他。
如果不回来,三年后归朱大勇所有。
韩村长噘着嘴很不乐意。
这就是韩家的财产,怎么能便宜外姓人?
韩家一百多号人呢,就找不出一个能让小文放心托付的?
“这屋,这地,要不再想想?族里那么多人,抬把手就帮你把地种了,哪里用得着这么麻烦。”
韩村长不住朝韩子文使眼色。
“地是大勇哥一直在种,就一客不烦二主,还是让大勇哥多费点心。”韩子文没有让步。
说是族人,以前韩三嫂一家被韩老太赶出来,怎么没人帮着他们说句话,兄妹四人快饿死了,也没人来送点吃的来。
至少朱大勇这人他是亲自打了交道,知道他的品性,愿意把这点微薄的家产交给他。
韩村长还想劝韩子文,可碍于朱大勇在这里,他不方便说,只能嘟嘟囔囔,心不甘情不愿地写下契书。
韩子文拿到推荐信一点不耽搁,马上叫回在村口玩耍的三兄妹,一块回去收拾东西。
大东西都已收到了空间里,只把四兄妹的衣服打了三个包裹背在背上,包了老李头的牛车,送他们去镇上,再搭车去县城。
当然,阿黄得带走,这是他们的保镖。
村里人听说韩子文真要去寻韩老三,都吃惊不已,全聚到了老槐树下。
见他带着弟妹往村口走,几个大婶大娘围上去,好心劝他。
“小文,你这傻小子,你这是要去哪寻你爹?听到点风就是雨,你以为出门一趟容易?要是大凤小龙出点事,我看你咋办?”
“到底谁告诉你的?你咋就被骗了?”
待看到四兄妹就那么三个小包裹,又为他们伤心。
“瞧瞧这过的是啥日子,四个孩子,就这么点行李!”
正好朱大勇的媳妇从家里拿了几个红薯饼出来,让他揣上,路上饿了打个尖。
“家里也没其他好东西,只有这个了,你不要嫌弃。”
其他人见劝不转他,也纷纷回家拿了自家的玉米饼,红薯饼给他。
“出门在外,哪哪都花钱,这些饼子带上,能省一点是一点。”
芹二娘也拿了两个混合面饼子给韩子文:“这是我打算中午吃的,你带上,找不到你爹,就赶快回来,别在外面多耽搁。”
韩子文心里挺感动的,别看他们平时八卦了点,计较了点,其实都是些心善的人。
他朝着大家挥手:“谢谢各位叔叔婶婶,我记下了,我要是找不到我爹,一准回来。”
当然,爹是肯定找不到,回来是不会回来了。
小栓儿听说小山要走,也送了出来,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漂亮小石头送给了小山,带着一群手下,眼泪汪汪地追着牛车跑了好一阵。
村里人看着这一家四个孩子离开,心里都不好受,忍不住咒骂。
“也不晓得哪个黑良心的骗这傻孩子,不知道他是实心眼吗,真就听进去了。”
“可不是嘛,他没有去过外面,哪晓得外面的艰难,别出事才好。”
“天打雷劈的黑心人,以后肯定会有报应。”
韩大柱听到动静,站在院门口朝外望,听到大家都在骂那黑良心的人骗韩子文,他不由得抖了抖,悄悄回了屋。
他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话,这傻小子就当了真,这就寻去了。
他心情挺复杂的。
唉,这小子是把他当大哥尊重啊!
早知如此,当初听他的话去给王公子当小厮多好。
现在早享上福了。
自己不至于这么惨,小文也不会漂泊在外。
算了,这傻小子,自求多福吧!
韩子文到了镇上,买了几个包子,就在镇外搭上了去县城的驴车。
镇外每天都停了不少驴车,专跑县城,包一辆驴车,只要五十文。
兄妹几人坐在车里,一人一个包子,搭配着青山村村民们送的饼子,喝着韩子文保温壶里的热水,在车上就把午饭解决了。
这些饼子是青山村村民的一番心意,不能辜负了。
驴车比牛车快多了,从镇上到县城大部分路都是官道,比较平坦,不到一个时辰,便到了县城。
此时的县城,没有了璀璨的灯光,从一颗流光溢彩的珍珠,重新变回了黯淡无光的死鱼眼,破旧狭小,尘土飞扬,了无生机。
兄妹几人都来过县城,知道县衙门在哪,在城外下了车。
进了城门, 顺着青石板路一直往前走,过了最繁华的那座桥,就能看到县衙门。
手续办得很顺利,负责发放路引的文书是个年轻的书生,态度很好,丝毫没有为难他们。
见到推荐信上写的寻亲,他照例询问道:“你们寻什么亲?”
韩子文实话实说:“我爹,我爹在船行做事,几年前船翻了,落进水里,有人说在江南看到过他,我去找找看。”
这事文书听说过,打量眼韩子文:“原来你爹也在里面。”
他又看了看圆睁大眼望着他的几个孩子,叹口气:“诗书立业,孝悌做人,你做得很对,小心照看着弟妹。”
说完便开出了路引,不用一文钱。
韩子文还担心他会收取好处费,准备了一百文铜钱在手上,倒是省了。
韩子文小心收好路引,出了县衙,找到县城的客栈,订了一间人字号房间。
把弟妹们安置好后,他叮嘱小山不要出屋,阿黄看好三个小主人,便出了客栈。
沿着客栈外的青石路继续前行,再穿过一座小桥,便是一条叫做铜锣街的小街。
韩子文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换上他的公子服,朝铜锣街走去。
这条街不宽,仅容两人并排行走,街两旁是一座座小铺子小吃店。
第一间铺子上挂了个招牌:“胡记牙行。”
韩子文就打算在这里给韩小妹买新的户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