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挣钱了
米歌在家待不住,瞅妈妈心无旁骛摆弄冬瓜糖,她趴着门框,奶声奶气向妈妈报备,“我想出去玩会儿”。
方棠抬眸,钟灵毓秀的女童扣着门框,正无聊地撅起小嘴。她擦干净手,走过来摸摸女儿的发顶。
“不能走远哦”,顿了下又道:“隔壁牛大叔家的孙女小丽,你上次不是说她可爱,不如去找她玩。”
米歌滴溜着大眼睛,嫣然一笑,“好哇,那我去找她咯。”
“去吧,带点零食放身上,晚饭前要回来。”
“嗯嗯,妈妈你放心!”
米歌迈着小短腿跑出家门,在分岔路口前她脚步微顿,思索之下甩开肩膀往牛爷爷家方向奔去。
“牛爷爷,林奶奶~”
“诶,谁呀?”林奶奶老花眼,稍微隔得远点她就模糊不清,分辨不出来人是谁。
米歌跑进来,凑到林奶奶跟前,仰头软糯道:“奶奶,我是米季远家的米歌呀,我来找小丽玩。”
“噢噢,小米歌啊”老人家抬起粗糙的手掌轻轻抚上嫩滑的脸蛋,慈爱道,“小丽在里屋,去找她吧。”
“谁喊我?”短发小朋友俏皮活泼,听见声音立刻冲出房门。
米歌迎上前,牵住她的手,“小丽,我来找你玩。”
“歌儿!”
被村里长相最好看的小朋友邀约,小丽倍有面子,自然痛快答应。
午后晴转多云,天气渐渐凉爽,小丽建议多找几个小朋友一起玩捉迷藏。
米歌长长的睫毛扑闪扑闪,声音清脆,“可是我想去看知青诶。”
“啊,知青吗,他们在哪儿?”小丽也感兴趣。
“我知道,你跟我来。”
打扫清理一间荒废的房子着实辛苦,娇生惯养的城里少爷小姐们稍微弄弄就累得疲惫不堪了。
萧兰扔掉扫帚,哼地一声坐到堆叠的行李上,全然不顾包裹有多脏。
“什么鬼地方啊,这要搞到什么时候去。”
傅慧英翻了个白眼,对萧兰的埋怨吐槽烦躁不已,“能不能别念了,像个老婆子样。”
“你,我的嘴巴我想说就说,关你何事。”
“吵到我眼睛了行不行?你念叨就能把房子打扫干净焕然一新么,不能就给我闭嘴!”
李勇头疼,见萧兰落了下风,赶紧出来打圆场,“都少说两句吧,马上就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三个人打嘴仗的时候,闻书阳和陈瑾川已经默默将男生房间他们俩的床铺整理妥当了。
闻书阳拍拍手掌的灰尘,对陈瑾川说,“走了”。
“诶,你们去哪?”李勇连忙问。
陈瑾川勾唇,“自然是买日用品”。
“哪里有卖的,我们三个也需要,不如一起去嘛。”萧兰娇滴滴道。
“你们要买家具买日用品可以去我家哟~”大门外忽然冒出两个小脑袋,软软糯糯的声音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呀,你们是谁家小孩?”
好漂亮的孩子,白白嫩嫩,可可爱爱的,傅慧英被米歌的颜值惊艳,碎步上前蹲在她面前继续问:
“你刚刚说买家具去你家?”
“嗯嗯,对呀,去我家找我爸爸,他会打木具。”
小家伙一点都不怕生,口齿清晰,钟灵毓秀的可爱。
闻书阳心生喜意,绕过前面的李勇来到米歌前面,同样蹲下身与她平视,“你家在哪里,能不能带我去?”
“我家前面右拐直走,”米歌伸出胖乎乎的手指扭头往身后指,“很近的”。
小丽跟着米歌来知青处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便觉得不好玩了,而且大姐姐大哥哥们只和小歌儿说话,她被冷落不开心。
“歌儿,这里不好玩,还是去玩捉迷藏吧!”
傅慧英将视线停在旁边小朋友身上,劝哄道:“小朋友,姐姐给你吃糖,捉迷藏你们改天再玩好不好,今天就让你的小玩伴借给哥哥姐姐。”
她从口袋里掏出两颗劣质硬糖,一人分一颗。
小丽如获至宝,有了糖果,谁还要玩捉迷藏啊。
一群人跟着米歌去她家,方棠刚好弄完厨房的事准备安排丈夫去把宽木柴劈了,谁知女儿竟招呼了那么多客人上门。
闻书阳微微鞠躬,颇有礼貌,向方棠与米季远解释来意。
米季远讶异地瞄了一眼女儿,找他打家具?
“爸爸,你带他们去后屋瞧瞧。”米歌见爸爸有点发愣,她招招手,对众人说:“你们跟我来吧”。
后屋有米季远平时闲来无事的打来玩玩的小家具,全整齐划一的码在墙角。
矮柜,凳子,木桶……
萧兰最先看中那个矮柜,刚好可以用来放衣服和私密东西。因为矮柜门外,有个卡小锁的地方。
“这柜子多少钱?”
“呃……”米季远没卖过自己的手工品,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定价。
米歌小大人似的站出来,“三块八,便宜卖你。”
三块八,倒不是特别贵,但对于萧兰来说,却是有点肉疼。她以为乡下的东西都很便宜,顶多不过一两块呢。
刚要张嘴还价,米歌就脆声道,“如果你多买点别的,可以再优惠点。当然,你们可以一起拼东西。”
其他人听完米歌童言童语,不理解拼东西是个什么意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闻书阳却是懂了。
他豪气地选了一些制作相对粗糙,实际耐用的东西。又在米歌的建议下,买走了他们家不常用,放在仓库闲置的二手品,比如快淘汰的保温瓶,掉漆的洗脚盆等。
剩下的人有样学样,跟风在米家淘货进货。
最后结账的时候,米歌再次挡在父母前面,嘚吧嘚说,“若是没有那么多钱,以物换物也行。”
米季远很快明白闺女的意思,沉声道,“看在你们初来乍到的份上,作为朝霞村一份子,我能帮则帮。以物换物就很好,各取所需,你们说是吧?”
闻书阳与陈瑾川秒懂,连连称是。谢过米季远方棠后,几人从米家离开。
李勇和傅慧英还有很多东西没备齐,于是转道又去了其他村民家中,继续「以物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