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突然又来了兴致
“老奴明白,定当尽心尽力为国相爷办事。’
谢嬷嬷一直在天和门站到夏坤的轿子没影了,才敢挪动脚步去太监司,太监司门口守着的人都已经认识了谢嬷嬷,立刻就有人替她通传了进去。
只等了一小会儿,阿四就从里面疾步走了出来,他笑着道:“干娘,今日这个时候怎么得空?”
谢嬷嬷把他拉到一边,刚要称呼阿四的名字,突然反应过来他已经不叫阿四了,随即换了称呼道:“阿金,刚才国相爷来了宫里,我这是去送他刚回来,太子妃让我顺路来看看你,再给你带个好消息。”
自从进了太监司,阿四记得谢嬷嬷的嘱咐,他告诉周公公自己叫濮阿金,认识他的人都只简单称呼阿金就好,所以他现在也很习惯这个名字了,至于谢嬷嬷能给他带什么好消息,他还真是想不到,除非是说大小姐死了,倒是很能宽慰他。
他问谢嬷嬷道:“在这宫里还能有什么好消息?”
谢嬷嬷的得意的就像是她肚子里有孩子了一样:“太子妃有喜了,不过现在还不能说,等坐实了才会昭告天下,娘特地来告诉你,这还不值得高兴?等以后太子妃当了皇后,你可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公了,到时候荣华富贵都是小意思,阿金,你说这是不是好消息?”
阿四无神的眼睛似乎是有了些生气,他点点头道:“这倒真是个好消息,干娘,你要这么说,我也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那你快说!”谢嬷嬷现在倒是真心地把阿四当成了儿子一样。
“我已经见过长公主了,明日就可去华阳宫,以后你的儿子就是华阳宫的金公公了,这太监司里的人我也结交了几个有用的,等我把华阳宫的事情都捋顺了,咱们再从长计议。”
谢嬷嬷没想到阿四这么快就要去华阳宫,她满脸欣喜发自内心地高兴道:“我就说你能行,那个长公主是个缺点心眼听风就是雨的主,等你到了东阳宫且也要品品她,这时候可是不能冒险,就算她让你去杀大小姐,你也得考虑周全才能下手,毕竟大小姐现在和以前也完全不一样了。”
阿四脸上带着阴损且嘿嘿地笑着:“干娘,现在我叫阿金,既然名字都改了,自然别的也需要改改,我若知道寻到京城来竟然变成了太监,当初就还不如回阳阙城重操旧业得好,不过事已至此,那就走一步看一步,我这两腿间的东西没了,总得换些值当的东西回来才好。”
“你想通了就好,这些你留着打点,不够再和娘说。”
见谢嬷嬷从袖口里拿出一个小钱袋子,阿四本要推脱,谢嬷嬷不高兴道:“这可不是太子妃给你的,你若不收就是看不起干娘,你就放心大胆地在宫里干出一番天地,这是为了咱自己,明白么?”
此刻,阿四还真就有些被谢嬷嬷感动了,他收好钱袋子道:“那我就先收着,等以后所有在宫里挣的都交给干娘您收着。”
“好,好!”谢嬷嬷使劲地点着头,她当然是高兴,人总要给自己多找几个后路以防万一。
谢嬷嬷和阿四告了别立刻回了雅君苑,这几日她见水仙把夏雨晴伺候得很好,表面上她对水仙赞许有加,可心里还是有些不乐意,她深知若是自己的地位被水仙取代了,那她在夏雨晴身边也就没什么用了,最后也有可能被打发回国相府去伺候赵之霜去。
可谢嬷嬷琢磨着,人一旦见了好的东西,谁还会对普通的玩意儿感兴趣,水仙见她回来了,立刻迎过来小声道:“谢嬷嬷,太子妃等你呢,刚才还吩咐奴婢把领回来的补药都扔了,奴婢不敢扔到外面去,就都扔进煮药的炉膛里烧了。”
“你倒是个聪明的,先下去休息吧!等我叫你再过来。”
水仙行了礼走了之后,谢嬷嬷才整理下衣服,并用手拢了拢发髻旁边的碎发,扶了扶发髻上银簪子,这才敲了门进了屋。
夏雨晴正半靠在软榻上,听是谢嬷嬷的声音,她懒洋洋地道:“父亲可有为难你?”
“并没有,不过国相爷倒是嘱咐老奴留意太子殿下。”
夏雨晴皱着眉起身问道:“留意太子殿下做什么?难道殿下还能不想要我肚子里的孩子?”
谢嬷嬷笑道:“那怎么可能呢,大概是怕太子殿下对你不好吧!总之有国相爷在,咱们心里也就安心了些,刚才水仙说把老奴去岁安堂取回的药都处理了,那以后还去取么?”
“当然要取,不管这些药是好的还是坏的,总之让人觉得本宫是服用了就好,以后我们就吃自己准备的,你可去太监司了?”
夏雨晴这几天都没见长公主派人找她,自然是担心阿四去华阳宫的事泡汤了,谢嬷嬷赶紧回答:“太子妃,明日阿四就是华阳宫的金公公了,以后我们在宫里是又多了个得力帮手。”
“哦!长公主决定用他了,倒是没想到这么快,呵呵!这也可算是喜事一桩了,他改得这个名字不错,金公公,呵呵!”
夏雨晴现在才觉得,终于是一切都有了变好的迹象,有了阿四在宫里帮衬,她心里还真算安心了一些。
她在雅居苑里想着自己的美事,东宫寝殿内,莫清欢正在听宫内暗卫传回来的消息,等他听明峰禀报完了之后,脸上一丝不屑道:“背着本王见面,不用想肯定是因为想保住孩子的事,还有没有其他可疑之处。”
“暗卫还说,太子妃身边的嬷嬷去了太监司,和一个太监在外面说了好长时间的话,因为那周围没有遮挡,所以没敢靠近也就并没听见她们之间说什么。”
“太监司?”
莫清欢心里思忖着,这老奴才莫不是在宫里替太子妃拉拢人呢,只不过太监司里能有什么人为他们所用?他嘱咐明峰道:“让外面的人都留意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