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葱香鸡蛋面
所以和林言三两口吃完一个饼不同,二人是真的一小口一小口的仔细品尝了的。
吃完了饼,沈靖安回味道:“这生意能做。”
说着,又想起方才赚得的钱都让黄氏收了,又朝黄氏道:“娘你一会拿三百个铜板给言娘。”
黄氏一听一下子就去了一半,顿时有些心疼。但想到赚钱总得要先出本钱,还是点了点头。
林言一口把粥都喝了,才道:“不用这么多,明日娘你给我拿上一百个铜板就行。”
她说着,笑道:“早上你给我的两百五十文,我还剩了一百二十文。”
两斤猪肉共是一百一十文,她又去买了一把葱花和姜蒜等,姜贵,花了二十五文,葱蒜便宜,只五文钱。
这时候的红豆是七十二文一斗,小麦五十四文一斗,她方才已经在心中细细的把今日的本金算了一遍,今日这一整个早上,本金应该不超过一百五十文,她净赚了四百五十文左右。
她将这一数据说了,然后看着一整个早上都很冷静的沈靖安,咻的睁大了眼惊呼:“这么好赚?!”
于是林言得意了,慢慢喝了口水压下了心中的得瑟:“但我这饼不难学,过几日就不新鲜了。”
沈靖安是不懂厨艺的,黄氏却也没当真。
这饼她亲眼见着林言包的,她都不觉得自己能学会,别人几日就能学了去?
才不可能呢!
她没拖延时间,和林言一起把厨房和铺子收拾干净了,就把一百文钱给了林言。
林言得了钱,又去午睡了一小会,看着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又往集市去了。
此时还只有早市,且五天才有一大集,平日里早上便只有小集。
明日还是小集,林言不打算多做,就还跟今天早上一样,每样各两斤。
肉摊早就散了,而且肉得明日早上买,才够新鲜。
林言这回是来逛逛粮铺的。
跟集市上的摊子不同,粮铺一整个铺子就在那,时时在的。
林言进去后,并没有先问价,而是将整个铺子里卖着的各类东西都看了一遍,失望的在心里叹了口气。
铺子里买的都是常见的谷物,大米、小米,几种常见的豆子和小麦,外加一些磨好了的糙面细面等。
而调味料,便只有盐巴,再无其他了。
这个世界的调味料,也太贫乏了!
她不奢望有辣椒,可为啥连花椒八角都没有!!
于是林言只好买了一斗小麦,外加半斗,也就是六斤的红豆,便丧气的回了。
一斗小麦和六斤豆子正好花了林言九十文钱。
离开前,林言又问了磨坊的方向,花了几个铜板将一斗小麦磨成了精面,这才准备回家。
此时已近傍晚,正是做晚食的时候。
家里除了米并无什么剩余,林言想了想,又在家对面的铺子里,买了四个鸡蛋。
鸡蛋很贵,两颗三文钱。王伯将鸡蛋放进林言后面背着的背篓里,看着里面满满的精面粉,啧啧了声,笑道:“小娘子这是要发家了呀!今日早上那肉饼的香味,可飘出老远去咯!”
林言笑着谢过了他,却又道:“这才到哪啊,就发家了?只是新做的吃食,大家跟着吃个新鲜,捧了个场而已,过两日新鲜劲一过也就散了。”
王伯啧啧的笑着:“你这小娘子,太谦虚了。”
说着,又偷偷的打听:“你这哪学来的手艺,先前可没听说咱镇上有谁会这个。”
林言看了他一眼:“那需要去学呀,饼子大家都会做的嘛。”
王伯便又笑了。
林言也不多逗留,给了钱便和他告辞离开了。
到了家里,黄氏正在院子里纳鞋底,见着她进来,忙收了针线,跟着她进了厨房,手忙脚乱的帮着她把背篓卸下,见着背篓里的鸡蛋,欲言又止的看了她几眼,最后竟是什么都没有说。
林言将新磨的面粉倒在了铺子里的大缸里,又用陶盆取了一大勺回来。
林氏在旁跟进跟出的,见着她正准备和面,小小声的说:“面太精贵了,咱晚上还喝粥就好。”
林言原没打算理她,但见她这小心翼翼的模样,不由还是笑道:“娘你放心,这点面咱还是吃得起的。”
说着,林言快速和了面,放一旁醒着,点了灶,起锅煮水,又用早上剩下的最后一点点油,在一旁的行灶上快速的把鸡蛋煎了。
黄氏心疼得快要哭了:“鸡蛋煎两个就……”
话还没说完,林言直接把第三个鸡蛋也打下去了,直把黄氏给疼得闭了嘴。
煎完了鸡蛋,林言大灶上锅里的水也开了,林言忙快速的擀了面切成细条,将面下了锅。
面熟捞出,却少了高汤。
林言只能就着煎蛋的镬子,利用锅底的那一点点的油,把剁成了末的蒜炒得焦黄,蒜香四溢。林言这才又加上几勺煮面的汤。
煮开,又把早上用剩的葱切碎了,扔了一把进去,最后洒上一点盐巴,汤底便算是好了。
林言一勺一勺的淋在了面条上,把煎好的鸡蛋盖上去,于是,一碗简简单单的葱香鸡蛋面就这么出锅了。
这时天色也暗了下来,林言把面端了出去,却没见着沈靖安,不由回头问黄氏:“他这一整日就在抄书?”
在今日之前,家中一切生计都是靠沈靖安抄书所得,在黄氏看来,沈靖安抄书已经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反倒是林言突然这么问,有些奇怪,黄氏问道:“对啊,怎么了?”
记忆中,沈靖安确实每日天刚亮就起床抄书,然后一坐就是一整日,并且常常为了省点灯油钱,紧着白天光线好,能多抄一点是一点的想法,他拼得连水都不怎么喝,到点出来吃了饭,便连忙又回去了。
今日上午赚了那么多,林言还想着沈靖安能放松一些,没想到他还是这么拼,仗着年轻就这么折腾,也不怕小小年纪得颈椎病?
林言把面放下,就往沈靖安的房间走去。
非是她多管闲事,只是这里好像寡妇改嫁挺难的,她才十三,还不想守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