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了。
“王德发?!主播这就把东西做好了?虽然手里拿着个锯子,但实际上这跟手搓有什么区别么?”
“王德发是谁?是车间主任的名字么?你俩认识?”
“哈哈哈,王德发是你爸爸的舅舅的姑父的孙女的堂哥的外甥女的二舅姥爷。”
“欸,别笑他了,快来看看主播,他又在那里做什么了?”
随着这声提醒,大伙的目光再次放在了节目里面。
杨梓江又拿起了锯子锯零件,整个操作过程和制作煤气机如出一辙。
现在大伙对杨梓江的能力又有了个新的认知——只要给他一把锯子,什么机械都是手拿把掐。
四合院内,看着李星辰以飞快的速度锯着钢材,vivo连连竖起大拇指:“梓江哥,电锯都没你快。”
张芷妍伸手掩嘴一笑:“电锯算什么,当年吴刚要是有梓江哥一半厉害,桂树早就被砍断了。”
一群人嬉嬉闹闹,杨梓江摇了摇头叹道:“哎……吴刚砍倒了桂树还能抱得嫦娥归,我有啥?”
好家伙,观众们看到这句话终于找到了怼杨梓江的机会。
“恋爱脑,叉出去!”
“恋爱脑,丧尸看了都摇头。”
“我粉了这么久的人竟然是恋爱脑,没救了,从此粉转黑。”
粉转黑是不可能粉转黑的,因为这些人从来都是小黑子,如果能找到怼杨梓江的机会,就跟过年没什么两样。
而杨梓江这句话一出,vivo和张芷妍面面相觑,脸上的笑容不知不觉中竟然消失不见。
显然,杨梓江这句话说明,她俩不是他心中的“嫦娥”。
……
又是一天时间,杨梓江再次把所有零件做了出来。
不过这一次,杨梓江把设备组装到一半的时候,便寻来一块天然磁石,打磨成合适的形状以后放入了设备当中,然后才完成组装。
观众们不知道那是天然磁石,只知道是一块石头。
“什么鬼,还有什么设备里面应该放石头的么?真是闻所未闻。”
“嘿,你别说,你还真别说,我知道这是在干什么。”
“干什么的?你说。”
……
“你倒是说啊,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急死人了。”
“别理他了,他肯定是钓鱼的,激发你的求知欲又不告诉你,或许他自己也不知道,只是随口说的。”
“我刚刚拉粑粑去了,那个石头不出意外的话是一块磁石,主播这是要做发电机。”
原来如此,观众们闻言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毕竟自己上学的时候还是学过的,发电的原理就是不断用金属切割磁感线。
“不过就算如此,天然磁石的磁力应该很弱吧,这真的能发电么?”
“对啊,主播为什么不直接找导演要几块磁铁呢。”
“傻啊,导演组提供材料的原则是要主播他们能够制作出来,但是现有的资源不具备制作条件,如果主播不能自己制作出磁铁来,导演组是不会提供的。”
没错,导演组只能提供天然磁石。
但是这并不妨碍,把发电机组装出来以后,杨梓江又用窑炉将铜铁镍钴等金属熔化在一起,倒入模具中支撑自己想要的形状。
随后便用两根电线接到发电机上,另外一段则接到铜铁镍钴合金两端,随后杨梓江便手动摇起了发电机一段的握把。
好家伙,手摇发电机。
这要是放一般人,因为天然磁石的磁场太弱,手摇断了也发不出什么电来。
但是杨梓江不同,500倍手速的加持下,发电机正在源源不断的输送电流到合金上面。
电流经过合金,能够使里面的磁畴重新排列,达到充磁的目的。
而生成磁性的合金可不是普通的磁铁,而是永磁体。
其磁力远比天然磁石强多了。
杨梓江拿起一块铁片放到永磁体附近,铁片立即被吸附了上去。
确保磁铁有磁性了,杨梓江拆开之前的发电机,将里面的天然磁石取出来,换上永磁体,这个发电机就算是正式完成了。
“看吧,那块合金已经有磁性了,说明发电机确实发了电为合金充磁了。”
“我不信。”
“就是,我也不信,除非主播他制作个电器出来,让电器运转起来。”
“好家伙,你们打算盘的声音我在国外都听到了,你们这算盘珠子都崩我脸上来了。”
“嘿嘿,这不是想看看主播再多做点东西出来么。”
原本发电机制作出来是一件很牛逼的事情,却因为提前被人猜到,弹幕纷纷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还没有看到发电机的作用,从感官上没有给大伙带来心灵上的震撼。
不过杨梓江从来不会让人失望,制作完发电机以后,又开始制作新的玩意儿。
杨梓江从导演那弄来一些钨精矿,然后利用高温让钨与氧气充分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钨。
接着,将钨三氧化物还原为钨粉末,并压制成钨锭。
钨锭经过加热、压缩和冷却等多个步骤,形成密度均匀的块材,这个过程叫做烧结。
第三步,将烧结好的钨块材通过拉伸机器拉成细丝。
在这个过程中,钨需要经过多次加热和冷却,以确保其强度和尺寸稳定性。
看到这里的时候,观众们有懵了:“不是,大哥,现在你都制作出发电机和煤气机了,你现在又在做这些传统手工干什么呢?”
“就是,一个金属搞什么多复杂工艺干什么?大伙看你做非遗看腻了,你还是做点科技与狠活吧。”
杨梓江好不容易看了一眼弹幕,嘴角却再次止不住抽搐起来。
看这些弹幕真是看一次气一次啊,神特么科技与狠活,看到这个词就让人忍不住想窜稀。
“喂,你们能不能安安静静看呀。”杨梓江看向摄像机,“咋了,你们连什么金属都不知道,咋就知道我的不是科技呢?”
将拉成丝的钨丝剪了一段下来,将其对折成“m”形,紧接着杨梓江以肉眼难以看见的速度,制作出一个无丝灯泡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