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联手对敌
“郑道友,这条通道内有四五队修士,大约有三十来人,现在恐怕只有不到二十人了。”
见郑宣似乎并无恶意,六名修士稍稍放下心来,领头的中年文士出来回答了郑宣的问话。
“我看诸位道友受伤不轻,里面有很厉害的妖兽吗?”
郑宣想要多了解一些情况。
“里面只是一群一阶的嗜火蚁,很快便被我们杀光了。因为争夺灵药,修士们发生了混战。我们是侥幸逃出来的。”
中年文士心有余悸的道。
“几位道友可知,有修士在桃源洞口设伏。我们想要活着出去,恐怕非常难。”
郑宣的话让这队修士都面色大变,并不觉得他是在危言耸听。
“想必郑道友已经有了应对之法吧。”
中年文士定了定神,似乎已经明了郑宣的来意。
“道友想的没错,只有桃源洞里的修士都联合起来,我们才会有一线生机。”
郑宣接下来的话,印证了他的猜想。
“郑道友,我等要如何合作?”
“放下心中的芥蒂,拓宽洞口的道路,一起冲杀出去。”
……
两个时辰后。
从各条通道内活着出来的修士,共有六十多人,折损了近三成。
经过郑宣等人的提醒,修士们都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
其实绝大部分人早已想到了此节,只不过暂时被眼前利益,蒙蔽了双眼而已。
几乎所有的修士均愿意暂时摒弃前嫌,一起出手拓宽桃源洞口的道路,联手对付外边设伏的修士。
那位在洞厅中阻止众修士罢斗的黑脸大汉,被推举出来做了临时首领。
他叫梁大壮,是一名散修。
不少人觉得,到处串联的郑宣是最合适的人选。
郑宣以自己修为才炼气九层为由,拒绝了。
修仙界以实力为尊。
梁大壮看似粗鄙,实则心思缜密,做事滴水不漏,实力又强,的确适合这一职责。
在梁大壮的统一协调指挥下,近八十名修士在各自队长的带领下,开始日夜不停的拓宽桃源洞口的道路。
虽说是拓宽,实在是轮番作业,虚实相间。
原来进出的通道,只是派出伤势未愈的十余名修士,在虚张声势,闹的动静很大。
实则只是拓展到三人并行,到了离出口三丈远处便偃旗息鼓,偶尔故意弄出一点声响。
在距离原有通道两边五丈远处,重新挖掘了两条三丈宽,两人高的通道。
六十多名未曾受伤修士都参与了进来,三班轮换,尽可能的不要发出声响。
掘进到了离出口三丈远处,梁大壮派出灵识最强的修士探查外界动静,发现并没有修士在外边活动,下令继续挖掘。
经过一昼夜的努力,三条通道都只余下一丈厚的土石未曾挖穿。
黑夜。
梁大壮征集到了三只灵宠,一只寻香鼠,一只绿唇龟,一只裂地牛。
它们的主人事先都获得了一份灵石补偿。
这三低阶妖兽分别负责挖穿一条通道。
先开工的是那只裂地牛。
它挖的原有的那条通,结果很快被外界的修士分尸,惹得他们得意的大笑。
趁着裂地牛吸引了外界修士大部分的注意力,寻香鼠和裂地牛开始了行动。
一柱香后。
两只妖兽都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在山壁上挖出了两个小洞,并带回了五丈范围内并无修士的消息。
半个时辰后。
两个小洞不断变大,两条通道彻底被打通。
……
数历山,桃源洞口外。
顾、向、公孙三大筑基修仙家族的修士,共四十余人,将桃源洞口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
他们准备将进入桃源洞的修士,一网打尽,一举将洞中的收获据为己有。
桃源洞被发现的当日,三大家族的修士原本也象那些散修一样,进去争夺机缘。
但公孙家族的公孙明却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当他发现桃源洞只有一条仅供一人出入的狭窄通道时,便派族人四处联络三家修士,将他们聚集在一起。
公孙明的计策便是在洞口守株待兔。
他也想到了里面的修士中不乏聪明人,会将通道加宽。
但时间有限,里面的修士是不会轻易放弃加入落雁派的机会的,他们最多把通道拓宽数丈而已。
因此,公孙明把伏击范围加大到了十丈。
有人提议最好布下阵法,确保万无一失。
公孙明便布置了一个一阶阵法《五方锁灵阵》,刚好能够覆盖方圆十丈范围。
公孙明派人日夜监听桃源洞的动静。
三日前,负责监听的公孙白,终于听到了里边掘土搬石的声音,立即报告给了公孙明。
公孙明与另外两家的主事人顾秋声和向木青通报情况后,商议决定,在加强戒备的同时,分出一队修士巡视桃源洞周边,以防有修士独辟蹊径,逃出生天。
两日后。
地裂牛出现,窜入《五方锁灵阵》中,惊动了三家修士,很快便被灭杀。
三家修士严阵以待,守候了半天,却再无半点动静。
“不好了。洞中的修士另挖了两条通道,大部分已经逃走的。我们只截住了一个小队。”
公孙明接到巡逻队长的传音,呆愣了半响,方才回过神来,气急败坏的道:
“真是可恶。竟然跟我们玩声东击西的把戏。马上跟我去追,追上了一个不留。”
待三大家族的修士反应过来,大部分进入桃源洞的修士,已经逃出了两三里远。
只有个别倒霉鬼,被追上丢了性命。
以公孙明为首的三大家族修士,并不甘心自己的围杀计划失败,对那些逃脱的修士展开了无休止的追杀。
一时间,由于桃源洞中灵物的缘故,数历山中修士间的争斗不断,再无往日的平和。
尚未离开数历山,便出现大规模的死斗,这在历次落雁派的收徒大会中极为罕见。
郑宣他们如今的状况又如何呢?
对于是否与大部分修士一起离开,王凤的修士小队中出现了两种声音。
王凤、陈梁、萧炎、萧明清均认为,人多可以浑水摸鱼,活命的几率更高。
郑宣却的意见恰恰与他们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