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多年积攒的怨恨
砸了手中的酒坛子,瞋目切齿地看着那几个下人,嘴里念叨着,“滚,来人,去给我砸了她那小院,让她还不滚出京都城。”
吓得下人纷纷逃散,还是窈娘听闻了赶来将陶霖扶走,安抚道,“老爷,姐姐许是舍不得老爷,老爷可别乱听下人嚼舌根子……”
下人听见窈娘扶着陶霖走远,声音断断续续的传来,有意思的是本来是劝人的话,落在陶霖耳里却引得怒火更重,下人听见走得老远的陶霖嘴里还是骂骂咧咧的,说着要让人去砸了华子衿的院落。
下人心中叹息,夫人明明那般好的人,却落得如此下场,这陶家眼见是一日不如一日了,也不知他们这些下人该何去何从。
这边陶婳随着母亲又送走一拨人,心中的怒火有些掩不住,更是为华子衿不平,她阿娘才华横溢,博古通今,岂是这些庸人能懂的,“阿娘,这些人欺人太甚!”
华子衿看着怒目而视的女儿,这脾气,摇摇头,说道,“这才哪儿到哪儿,等着吧,还有更过分的。”
果然接下来华子衿母女的生活更加难捱,流言越来越难听,上门的人态度也越来越恶劣,陶婳也逐渐沉默起来,不管她如何稳重也只是一个十几岁的闺阁少女,十几年来最大的波动就是父母和离,她对阿娘充满信心,但也忍不住为将来而担心。
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月,迎来晚秋。
今年京都郡以北老天爷还算给脸,收成看起来是不错的,京都郡以南也还不错,东边有些小灾,西边……
西边逐渐乱了起来,听闻好几个郡州有了不小势力的叛军,西边的边关也不是很稳定,倒是北边西州边关近几个月安静如鸡,只因华家全家战死,激起了西州边关军民的血性,誓死守卫西州。
有识之士已经在为朱雀国的未来而担心,但更多的人却依然沉迷于太平盛世的美梦中。
杨淑清孝期已满,也逐渐在人前走动,主要是杨玉英觉得女儿年纪还小,天天待在家里甚是可怜,所以就拜托自己的弟妹有什么宴席都带着闺女儿,
杨淑清小小年纪行事稳妥,渐渐的也传出一些好名声来,也有了几个交好的手帕交,因此一些诗会赏花活动也都会邀请她。
这一次宴会,参加宴会的一位夫人娘家姓邓,见她乖巧懂事甚是喜爱,了解之后方知她年幼丧母,邓氏想起自己也年少丧母,一时间同病相怜甚是怜惜杨淑清。
这次宴会是一位喜欢做媒的祝夫人宴请的,祝夫人也是为了自己孙子相看,女眷们都在内院,但是与外院也就隔着一墙,稍微大声点说话都是可以听见的,这也是为了相看,男子都在一墙之隔的外院吟诗作赋。
恰好,邓氏出自武将家庭,所嫁之人也是武官,不喜欢吟诗作赋,其中一男子心仪的女子正好对邓氏的儿子林景有那么几分心思。
这些自然是杨淑清来之前打听清楚了的,她这次宴会需要拉拢的人,需要针对的人,达到什么目的,都是有计划的。
因此,不出意外,林景被人刁难了,邓氏倒是无所谓,但是他儿子在一墙之外可是不好受,年轻人最是好面子的时候,被人羞得面红耳赤的。
一夫人娘家姓刘,自然听说了外面的笑话,她与邓氏一向不对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捂着嘴笑道,“林景这孩子倒有妹妹年轻时候的样子。”
什么样子,自然是不学无术。
另外几家与邓氏不对付自然符和,邓氏倒是不在意,抬了抬眼皮子,“那又如何,谁让他舅舅和当爹的有出息呢。”
邓氏的夫君和哥哥都是京都郡的重要岗位上,深得圣心,这不是皇帝的心腹都到不了的地方。
堵得几位夫人无话可说,杨淑清心中暗暗着急,这几个也太没本事了,梯子都递到这里了都怼不过人家,怪不得这么多年被邓氏压着。
小姑娘们肯定在这种场合是不敢开腔的,杨淑清再着急也是无法开口的,她心中想着该怎么开口才好,这可是她扬名的机会,现在她的名声传的太慢了,她需要一场快速的扬名机会,但这种相亲局是不会请她的,谁让她年纪还小,这次是她好不容易谋划来的机会,失去这次机会,下次也不知是什么时候了。
再者邓氏自身的分量也很足,杨淑清想要拉拢邓氏,从而拉拢邓氏背后的人。
这时,外院正好送了诗词进来,今日外院以菊为题,不少人做出了名作,既然是相亲宴,那肯定会送来内院给女眷们看看的。
刘氏的儿子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她看着手里诗笑道,“这孩子随他父亲,也就这点还看得过去的”
说着挑衅的看向邓氏,结果邓氏理都不理她。
这邓氏和刘氏的爱恨情仇那是可以从她们还在闺阁的时候说起的。
邓氏属于武官勋贵一派,只有一子,家里没有妾室,她自小又得宠,生活甚至顺心。
刘氏不管娘家还是丈夫属于文官,本身就看不起文官,加之刘氏的丈夫妾室不少,庶子庶女一堆,闺阁的时候就不对付,嫁了人一对比,那自然是多年积攒的怨恨,更加看邓氏不顺眼,都是女人,凭什么你过得那么好。
刘氏见邓氏不理她,心中觉得堵得慌,盯着邓氏的眼睛都快喷火了,感觉到有人盯着她看,视线一瞟,就看见了坐在邓氏身后一点儿的杨淑清,
刘氏心想哪里来的小贱人,小小年纪就长得勾人,年纪小小跑来这相亲宴,这是多恨嫁,猜测了一下她的年纪,近些年也没有出现在各家宴席中,想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人物,炮火马上对准杨淑清,“这是谁家的孩子,小小年纪长得到有几分姿色,想来日后也是不愁嫁的。”
众人一阵静默,之前不少人听见了杨淑清同邓氏的谈话,有些夫人不动声色的远离刘氏,蠢妇不值来往。
杨淑清自然不是自己来的,她父亲觉得自己女儿天天在家无聊,自己日常又忙,没有太多时间陪伴女儿。
当然这个无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最后就是杨淑清的二婶王氏带着她在外走动。
王氏本来不愿意带侄女儿来这种相亲局的,她觉得孩子还小,加上刚出孝没多久,再缓两年也是来得及,结果主家不知从哪里听说了杨淑清的名声,暗示她有传言说她不待见侄女,答应人家父亲带着孩子走动,结果根本没带人家出几次门,气得王氏觉都睡不好,加上好友相劝,这次就干脆带着杨淑清出来了。
原定世界线中,杨淑清自小骄纵,母亲去世后她内心变得敏感多疑,总觉得父亲会再娶,让她脾气变得很不好,等她孝期满了后出来说话也是夹枪带棒的,加上没什么脑子,容易被人当枪使,自然是不受欢迎。
杨玉英一个男人,整日公务繁忙,以为女儿吃饱穿暖就可以了,需要什么就给,其他的陪伴什么的自然都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