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贾环搅风搅雨
在大朝会之前,皇帝就派执笔太监高图,给贾环下了一道口谕,让他参加今日的朝会。
皇帝朱祁镇让贾环参加大朝会的意图,以贾环的聪明,还有执笔太监高图暗示。贾环应该明白,他今天要充当的角色。
皇帝朱祁镇端坐,高高的龙椅之上。俯视下方的户科给事中华昶,真是想什么,来什么。他果然对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咬着不放。
“程卿,你对户科给事中的弹劾,可有话要说。”皇帝朱祁镇看向礼部右侍郎程敏政。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这些日子,过得也是度日如年,如坐针毡。
本来他和大学士李东阳,一起为此次科举考试出题,这是读书人的荣誉,也是朝野对他学识的肯定。
就在他人生最得意的时候,一盆污水泼来,把程敏政浇个透心凉,瞬间人间清醒。
程敏政坐上礼部右侍郎之后,朝廷中的明枪暗箭,从来没有断绝过。局势像这样的险恶,却是第一次。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知道,科举考试对朝廷的重要性。他如若这次倒下,那將再也没有复起之日了。
“陛下,臣有话要说。”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出班、自辩。
“程卿请讲,朕和诸大臣都听着呢。”皇帝朱祁镇爱惜程敏政的才学,温和的说道。
这也是锦衣卫查无实据,否则皇帝朱祁镇就是另外一个态度了。
“微臣是江南举子徐经的科场老师,徐经会试之前,曾来臣的府上拜访。对了,还有那个江苏举子唐伯虎。
当时微臣还没有被任命,会试考试的出题人。所以并没有避讳,就接见了他们。这是事实,没什么好辩解的。
但是,自从臣被任命为会试出题人,就再也没有见过任何会试举子。请陛下明查。”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没有避讳,实话实说。
龙椅上的皇帝朱祁镇,微微颔首。这一点,他很清楚。因为锦衣卫已经把事情来龙去脉,告知于他了。
太和殿上的群臣,也窃窃私语。
“学生进京,拜访自己的老师,无可厚非吧。”有耿直的大臣低声说道。
不少大臣微微点头,对他的话持赞同意见。
尊师重道,这是每个读书人都要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
要是进京了,都不看望自己的老师。那才是离经叛道,被世人所不容。
“陛下,臣不敢苟同。”户科给事中华昶大声说道。
他眼神犀利,语气冰冷。“程大人虽然被任命为会试出题人之后,与徐经、唐伯虎再无联系。可是在此之前,他却给徐经、唐伯虎等人指定了科考范围。
综上所述,臣认为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有泄题之嫌疑。”
“华大人说的也有道理,程大人确实有洗不清的嫌疑。”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大臣,支持户科给事中华昶的说词。
“有道理个屁,华大人玩的一手,鱼目混珠、混淆视听,好生熟练呐。”贾环冷笑说道。
贾环进入大太和殿的时候,还没有想太明白,皇帝朱祁镇的用意。
可是皇帝对礼部右侍郎程敏政,依然口气温和的话语。让贾环明白了,皇帝朱祁镇要保下程敏政,这个有学识的读书人。
既然皇帝想让自己当搅屎棍,那就不能辜负皇帝陛下的信任。
现在贾环是皇帝一派的,皇帝是这一派系的老大。老大有命,小弟当然要赴汤蹈火了,这没什么可说的。
贾环并没有像其他大臣那样,低声窃窃私语。他声音洪亮,瞬间让太和殿安静了下来。
皇帝朱祁镇高高在上,眼角直抽抽。我让你来搅风搅雨,小贾环,你还真是尽心尽力啊!
户科给事中华昶怒了,这是谁呀!这么不给面子。
抬头一看,原来是五城兵马司提督贾环,在那大放厥词。
“贾提督,饭可以乱吃,但话可不能乱说。”户科给事中华昶眼神愤怒,看向贾环。
贾环可不是吓大的,“我来问你,程敏政大人接见自己的学生,有错吗?”
“没有错。”华昶可不敢说,老师见自己的学生有错。否则他会得罪所有文臣,將无立身之地。
“程大人有可能成为会试的出题人,为什么不避嫌,还给徐经、唐伯虎等人,划定会试范围。”户科给事中华昶反问道。
“哼!当老师的,给学生划定考试范围,无可厚非。哪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弟子,出人头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再说了,程敏政大人接见徐经、唐伯虎的时候,他还不是会试出题人。”贾环大声的替礼部右侍郎程敏政辩解。
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没想到贾环会替他抱不平,眼神里露出了感激之色。
太和殿上,贾环替礼部右侍郎程敏政出头,让一些武臣感到莫名其妙。
这和你有什么关系,你一介勋贵吃瓜、看戏,不好吗?非得去趟文臣那边的浑水,这是不是太闲了!
成国公朱勇看了看贾环,又偷瞄了皇帝朱祁镇一眼,总觉得皇帝和贾环之间,有着隐讳的眼神交流。
贾环一年也上不了几回太和殿,这次却来得莫名其妙。他忽然联想到,他的一个门客说,昨天宫里有人去了镇国侯府。成国公朱勇恍然大悟,
不愧是皇帝的小舅子,这双簧唱得不赖嘛!
看来皇帝和贾环的关系不简单呐,他得重新定位,贾环在朝廷中的一举一动了。
贾环有的时候,可能是皇帝的代言人呐!可不能小觑。
“哼!程敏大人有没有可能,在给徐经、唐伯虎划定范围内,出会试考题呢?”户科给事中华昶,阴森森的反问。
“徐经、唐伯虎能按照程敏政大人的要求,去复习知识。说明他们是好学生,能听从老师的教导。
说句诛心的话,华大人要是当初能把老师的教导,全都记在心里。就不会,只考个二甲第五十四名了。”贾环的话,说得一点也不客气。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的大臣总结了贾环的话,选择支持礼部右侍郎程敏政是清白的。
一时之间,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分成两派,互相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