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虽破旧,但心明亮
名子的妈妈平时就在菜市场,卖一些蔬菜水果,给名子用来上学,说是水果蔬菜,其实只有一些苹果,甘蔗,还有一些辣椒蒜苗之类的,名子平时碰上星期六的时候,也会去菜市场帮妈妈一起卖菜,主要是帮着称一下称,或者是收一下钱,又或者是帮着拿一下袋子。这天名子回来以后,母亲着急要去县城进货,所以名子就一个人待在家里。
母亲去县城进货,照例会买些猪肉之类的回来,母亲每隔3天去赶集的地方卖一次菜,每次卖菜,都可以赚30—50元钱的样子,母亲每隔星期都会给名子3 元钱,让名子在学校用来吃饭的时候使用。因为学校只收了学费和住宿费,生活费是自己带的,所以名子每个星期都带30元的生活费,这在母亲来说,已经是压力很大了,因为母亲要把每次收入的一半,拿给名子上学,而名子呢,在学校又不好好上学,专业成绩差的一塌糊涂。
名子和秋子老师一起坐公交车,两个人一起来到新华书店的地方,两个人一起走了进去。名子对秋子老师说,我听说有些人啊,为了看书,早上吃了早餐,就带两个包子来到书店,然后看书看到12点半到了12点,就在书店里面吃两个包子,吃了两个包子以后,继续努力地看书,一直看到书店关门,然后再回学校。秋子老师说,这样的人,可真勤奋啊,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现在已经好多年没有经历过了。
名字说,你们以前的时候,也有书店,秋子老师说,我们以前的时候,没有钱买书,就找同学那里借书看,有一次,借的书十分的破旧了,于是自己又把这本书完全粘贴好,然后再送个这个朋友,名子问,为什么一定要粘贴好呢,不是本来就坏了吗,秋子老师说,因为大家都是读书人,对书是十分的爱惜的,所以,看到书本有破损了,就一定要把它粘贴好,名子说,你们对书本太爱惜了,我要向你们学习。
两个人一边聊着天,一边朝着新华书店走去,进了新华书店的门,名子说,自己上次来过一回,这次是第二次来,秋子老师说,这里是省会的新华书店,你们为什么不来呢,名子说,自己平时都是在学校的图书馆看书,来这里看书的时间很少,而且,到这里来看书,还得搭公交车,所以比较麻烦,最后还是决定在学校看书。名子和秋子老师走进新华书店开始看书,秋子老师和名子两个人,都一起向文学类书籍走近,因为名子和秋子老师两个人,都是学文学的,所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名子和秋子老师看了一会儿,秋子老师挑中了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名子问秋子老师,你为什么挑选这本书,秋子老师说,因为自己读书的时候,学的是文学作品选,没有文学史,名子又问秋子老师,那你怎么不买中国古代文学史呢,秋子老师说,因为自己比较喜欢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学有沈从文,主要还是想看看沈从文是一个怎样的文学家。
挑好了书本,名子说,自己还是先去随身体那里去看一看,秋子老师说,可以啊,我和你一起去。于是,名子和秋子老师一起来到卖随身听的地方,因为这里买东西的人比较少,名子就跟售货员说,想看一下随身听。服务员听说名子想看一下随身听,就拿了一款随身听给名子,名子想了一下,对服务员说,想买那个日本制造的随身听,服务员就知道了,拿了一款索尼的随身听给名子看,名子拿了随身听,这款随声听,和小芝的是同一个牌子,小芝因为是学日语的,所以用的东西也是以日本的为主,因为日本的电子产品非常的有名,所以名子她们买电子产品的时候都会朝着日本的电子产品去买。
名子想起上一次来买电子产品的时候,那时候,还是和小芝一起来买电子产品,那时候,小芝是想买一个收音机,因为小芝是学日语的,经常要听日本的广播电台,用来练习听力。小芝和名子上一次,也是来这里买,因为名子是学的中国文学,所以就没有买收音机,名子说,自己不需要使用收音机听日语,所以,小芝就给自己买一个,小芝的旧收音机,还可以用来收听广播电台,所以小芝就把那个旧的收音机给了名子,在这之前,名子是一直没有收音机的,平时她也不知道需要使用收音机用来听广播,好在,小芝是在开学后的一个月,就去买了收音机,从那以后,名子就使用小芝的收音机用来听广播。
跟名子住在一个寝室的,还有小芝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不是学校正式录取的统招生,她是工作之后,觉得日语的作用很大,于是就辞掉了工作,来小芝的班上,做了一名旁听生,小芝也是因为和这个旁听生的关系还可以,旁听生就介绍小芝,让名子到这个寝室来住宿。那时候,这个寝室一共煮了5个人,分别是,两个长沙县的同学,一个小芝的同学,,一个是已经去市里面上班的女同学,加上名子,一共是5个人。这两个长沙县城的同学,她们学的是英语专业,另外一个去市区上班的同学,也是学的英语专业,小芝的同学小美,学的是日语专业,名子学的是中文专业。
名子和小美的关系很好,因为名子一方面是小芝的同学,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那时候,名子还只有16岁,对什么事情都不太了解,同时也比较的好奇,名子就比较适合和大家朋友。那时候,小美最爱听的歌曲,是《千千阙歌》,据说,有人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唱着唱着唱着就哭了,可见对这首歌,是非常的有感触,名子在和小美在一块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这首粤语歌,唱的内容是什么因为小美喜欢,所以名子也跟着喜欢听。
关于小美,名子只知道,小美还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的孩子也比较大了,后来,小美离开学校以后,小美哥哥的孩子,小乔就来到这个寝室,过来读英语专业。小美在小芝的班上上了一年的学,大概日语有3级水平的时候,小美就决定回去上班了,回去上班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己的生活费不够了,另一反面,自己在学习上,因为是插班,越来越听不懂了,所以小美就决定早一点离开这个学校,回去好好工作,凭着自己的日语水平,应付日语的工作,应该是没我在问题了。
小美离开的那一天,名子是去送了小美的。那一天,天空吓着小雨,名子不知道另外两个学英语专业的同学去哪里了,因为小美说,请名子去送自己,所以名子就答应了。因为名子没我在什么学习任务,自己的考试,是下半年10月才去考试,而另外两个英语专业的同学,她们都在忙着上课,名子又不需要去上课,就在寝室等着小美,和小美去火车站。
临出寝室的时候,小美早就已经收拾好了,因为想着自己的侄女下个学期也会过来读书,所以小美很多东西都没有带走,因为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留给自己嗯侄女,所以小美就没事留下什么东西给名子,当然也就更没有留下什么东西给另外两个同学。那时候,走的时候也不需要什么聚餐,大家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最多互相说一声而已,所以小美走的时候,也没有说请大家吃饭。
那天的天空下着小雨,已经是初夏的天气,小美因为行李有点多,就让名子送自己去车站,那边,再让自己的朋友过来接自己。名子和小美两个人,一起上了公交车,那个公交车,是旅游一路,坐一趟是1元钱,是属于师范大学到火车站的专线,名子上次来学校的时候,姐姐小芝就是带她坐的这个旅游一路,可以直达。
小美和名子两个人,把行李搬到车上,然后就坐着车来到火车站,这是名子第四次来到火车站,第一次来这个火车站的时候,是名子一个人跟着远房朋友,来小芝这个过暑假,那时候,是小芝来接名子的,第二次,是名子不想在师范中专读书了,于是她从别人那里借了20元钱,来长沙找小芝,买了火车票以后,身上剩下的10多元钱,在火车站的时候,就被小偷偷走了。第三次来这个火车站的时候,名子是和小芝一起来的,来的时候,那时候,已经在小芝的劝说下,母亲把家里的稻谷全部卖掉了,也没有再去集市上卖水果青菜了,而是和名子的父亲,到姨父的亲戚那里去跟着挖锌矿,父亲已经在姨父的亲戚那里干了2年,自从名子的父亲不开车以后,名子的父亲,就来到这个亲戚这里跟着挖矿,因为是亲戚,所以大家没有下井,就在外面做一些捡矿的工作,据说,因为下去挖矿十分的危险,所以名子呢父亲他们,是从来不去挖矿的,都是让一些外地人下井,所以,名子的父亲他们还比较的安全。
第三次是和小芝,一起坐火车来到学校,那时候,母亲卖稻谷和一些其他的钱累加起来,凑够了3千元钱,说是给名子用来交学费。小芝的学费一直是自己出的,后来名子才知道,小芝每个星期去做家教,赚够的钱,也不过就是自己的生活费而已,所以小芝的生活费,其实都是小德帮忙出的,小德在部队,已经可以拿工资了,他的工资,就用来一部分给名子交学费。
名子和小美来车站,这已经是名子第四次来这个车站,虽然说名子来过4次了,但是名子还是觉得对这个车站比较的陌生,当然,怎么回去,这些基本的,名子还是知道的。因为小美把时间算的比较准确,所以小芝她们到了大约半小时后,小美的那趟列车就过来了,然后名子就送小美上了列车。
小美在临出发前,硬是给名子塞了10元钱,说是给名子回去的路费,其实也是感谢名子能够来送自己,名子一个劲地说,自己有车费钱回去,但是小美还是影把这10元钱塞给了名子,就这样,名子和小美就在这座车站分开了,后来,名子再也没有见过小美,但是,小美喜欢的《千千阙歌》,名子后来倒是经常放来听。
名子和秋子老师两个人,一起在挑选随身听,这个服务员,讲解得比较有耐心,名子说,可不可以给个磁带试听一下,这个服务员就拿了一个磁带给名子,名子把耳机插上,觉得听起来音质有蛮好的,于是决定问这个随身听多少钱,虽然不一定买,但是问下价钱还是可以的吧。名子问服务员,您好,请问这个随身听要多少钱,需要150元,服务员回答说。名子想了一下,自己虽然有150元,但是这150元是用来给自己做生活费的,如果买了的话,这个月的吃饭就成问题了,于是只好跟服务员说,自己再考虑一下。这边,秋子老师看出名子很喜欢这个随身听,于是就对服务员说,把它装起来吧,我帮你给钱。名子听说秋子老师帮自己给钱,心里觉得这样是不是不应该,但是看到秋子老师掏钱的动作,名子又没有再说什么课,于是决定让秋子老师帮自己把这款随身听买下来,名子之前的随身听,还是小芝用过给自己的,早就用过了七八年,是小芝读高中的时候,用来练习英语听力的时候用的,所以,现在秋子老师肯给自己买一个随身听,名子也是觉得内心是挺高兴的。就这样,秋子老师从袋里掏出钱来,帮名子买下了随身听,名子和秋子老师,一个人拿着那本现代文学史,一个人拿着那个随身听,两个人走出了新华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