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狩猎笔记】兔
狩猎,通俗点说打猎,要清楚的知道我们为什么打猎。
当下的社会制度、环境保护、生物多样化等种种保护机制之下,打猎已经是一件愈行愈远的活动。
但我写这些内容,是想让更多的人即使无法亲身参与进打猎这项活动,也能够认识到其中的知识与技术。
我不希望多年之后,打猎变成只有极少数人才懂的一件事情,甚至到了最后再也没了传统猎人。
何为传统猎人?
就是说主要凭借对打猎知识的了解,以较为简易的设备工具从事打猎活动。
那么有新式猎人或者说新式打猎的吗?
也是有的。
气动步枪、各种枪支配上热成像,夜里只要不怕路途遥远,到处走到处找,见到了动物就是一枪,成功率很高。
也许是作为传统猎人的不屑,真实的说,是对这种行为的无声抗议,我仍旧觉得传统狩猎方法才是值得传承的。
可能有人会调侃:大人,时代变了。
或许吧,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变,但我始终觉得多留下点东西没有错。
废话到此为止,接下来进入正题。
从新手进入打猎,或者说作为一名猎人,最基础的是要学会辨踪,也就是分辨猎物的踪迹。
我国地域广袤,各地环境不同,动物留下的踪迹也不一样。
并非说动物习性差异有多大,而是各地环境造成的这一结果。
例如北方冬季漫长,积雪深厚,寻找动物踪迹相对简单清晰。中西部干旱少雨,想要通过足迹来寻找猎物,只能趁新雨之后泥泞的地方寻找到些许断续的足迹。
这类地方只有经验丰富的猎人可以通过周围地形以及对猎物的了解才能判断出猎物的去向,暂且不谈。
除了踪迹以外,动物吃食之后的狼藉。排泄的粪便还有尿迹都是重要的线索。
以上种种都可统称为寻踪。此为打猎第一课。
先从最简单最常见的说起:
寻踪篇第一:野兔。
以上两张图,都是有关野兔踪迹的图片。图一为野兔慢走,图二为野兔快速奔跑时所留下。
细心的朋友一定发现了两张图片的奇怪之处,那就是慢走时野兔前后脚印分明,快跑时为何后脚印会出现在前脚印更前方?
这就不得不提到野兔的活动习性。
野兔的一双后腿,极少会像人们这样一前一后的往前走。它们更像麻雀一般,后腿是弹跳着往前蹦的。
缓慢行动时,兔子动作幅度小,后腿发力蹬地、腰背传输力道、抬起前肢向前扑,前肢落地时后腿紧跟着蹦了过来。这就是图一兔子缓慢前进时所留下的踪迹。
图二,兔子快速前进。同样是后腿蹬地发力前肢向前扑,但是因为动作幅度大,有点像人们瑜伽动作那样,后腿的落点要在双手之前。
兔子整个身体像一张弓,崩紧了之后再弹出,所以造就了这样怪异的足迹。
与其他绝大多数动物一样,没有受到威胁或者惊吓的情况下,它们绝对不会轻易做出大动作,所以正常活动中的野兔也都是缓慢前进,即双手(前腿)并拢往前走。
这也就是下夹子时的目标,夹兔子基本上都是夹中前脚,极少有夹中后脚的情况。
原因之一是前脚落点小,后肢(从脚趾到脚后跟)的长度相对较长且落点不明确。
设置铁夹捕猎野兔只能用小号,因为中号和大号都太大,虽然增加了命中的可能性但威力过大极有可能夹断兔子的前肢,反而被其逃脱,小号捕兽夹就不存在这个风险。
接下来需要参考的就是粪便。
野兔粪又叫望月砂,是一门中药材。新鲜粪便的颜色取决于它们吃的东西。枯草、树皮、根茎一类的食物就拉草黄色粪便,吃绿叶嫩叶就拉青黑色粪便。
分辨兔子粪便新鲜程度也是一项重要课程。
因为在实际捕猎野兔的活动中,粪便是比足迹更常见的线索。遇上了十天半个月之前的粪便,对于捕猎没有实际意义,只有发现了最近一两天留下的粪便才表明兔子近期就在周围活动。
不管是黄色粪便还是青黑色粪便,时间久了都将褪色为浅黄色干燥粪便,而分辨粪便新鲜度的重要依据是粪便表面的‘油光’。
并不是真的说粪便表面有油,而是新鲜粪便表面会油光发亮,像是有一层蜡纸膜一样。
‘蜡纸膜’越明显,粪便就越新鲜,反之则越久,两天以上的粪便失去油光,可以不用考虑。
冬天清晨,野外一片薄霜,这时如果发现野兔粪便表面有油光,就可以肯定这是刚出货不久的东西,野兔甚至可能就藏匿在你身边不远的地方。
这就牵扯到野兔的特殊习性,遇到危险的第一反应大多数都是趴着不动(只要它们觉得周围地形适合藏匿。)。
例如草丛、枯叶堆、乱石堆、草丛落叶乱世等各种复杂的地形上。
野兔遇见了人,如果距离很远有二三十米。它们会毫不犹豫的立刻逃窜。而如果是四五米才发现人,它们就会立马趴下不动,甚至人走到一米以内也不会动。
眼力差的人难以发现野兔的存在,直到走到它们身边,野兔才突然蹦跳着极速逃离,反而把人吓了一跳。
在野外,设置捕兽夹捕捉野兔,发现了值得设伏的粪便踪迹之后,应当审视粪便周围的地形。
野兔白天大多藏匿与山边灌木丛中,我们发现野兔粪便的地方多在林缘。
所以野兔活动一般都是从高处往低处走,以粪便为中点,扫视周围高处灌木丛,然后分辨出可能存在的路径,动物也会找方便行动的路线走,很少会刻意找不方便的地方下脚。
我们眼中的一棵膝盖那么高的矮小草木,对于正常活动的野兔来说就是不可逾越的高墙。
判断出大致路径之后,可以是两条,也可以是三条路径,但我们要选定一条自认为可能性最高的路径,在下坡处埋设铁夹,并且在路径两边用树枝等东西把路给堵得小一些,最后还要在铁夹前方离地一指宽的高度用细小枝条拦一下。
这个障碍物要让兔子不觉得突兀,假如用手指那么粗的树枝拦路,兔子要么一蹦老远,远远跳过铁夹的位置,要么扭头去找其他路走。
最合适就是牛奶吸管那么粗的小树枝即可,更细一些像手机充电线那么粗也可以。
总而言之就是要尽可能做到自然,不能突兀。
传统捕猎,就是与猎物斗智斗勇。
铁夹设置完毕,需要用一片手掌大小的叶片遮盖,并且覆上一层薄纱细土。
做完这些后便可以静候佳音。
雪地踪迹寻兔,有时会遇见脚印突然戛然而止的情况与脚印突然变得复杂的情况,例如兔子脚印莫名其妙走了回头路,并且在某个地方兜圈子,然后脚印没了线索。
遇见这种情况应当注意,野兔极有可能就在附近躲着,甚至它们的身上会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细雪。
身为食物链底端的生物,自有一套行之有效躲避敌害的方法,走着走着突然一个大跳跃躲在一旁,或者兜几个圈子再跳跃至一旁,这就是它们的方法。
夜间照兔需注意兔子眼睛反光并不是特别明显,有时候要走得很近才能有所发现,有些从来没见过灯光的野兔,遇见灯光的第一反应既不是逃跑也不是躲藏,而是立起上身好奇的观察灯光。
遇见这种情况需注意灯光不能晃动,一定要锁定野兔,更不能在灯光前映出人的面孔,否则野兔立马逃之夭夭。
射击、捕兽夹或者其他方法捕捉到野兔,野兔没死的情况下,一定要双手抓兔,一手揪双耳一手抓两条后腿,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猎人不受伤。
野兔的后腿力量很大,指甲算不上锋利但划破人的皮肤轻而易举,如果不控制住后腿,很有可能被兔子所伤。
惊慌之下被兔子逃了都是小事,严重的伤口发炎感染,治疗不及时会危及一时。
最后,不论使用何种方法来打猎,安全是第一要务。不仅仅是猎人自身的安全,也要顾及到他人的安全。
使用蓄力装置捕猎时(绳套、铁夹等),一定要考虑到这个位置会不会有人经过,会不会对人造成危害。
收获猎物固然值得欣喜,可万一伤了人,那就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