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出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真材是国内领先的膜材料龙头,全名是真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高大强此前投递过两次材料,都没有收到面试通知。
今天突然接到真材公司的电话,这让他十分意外。
高大强愣了一下,确认自己没有听错后赶紧回答:
“是的,我是高大强。”
“高先生,您之前给我司投寄过您的简历,不知道您还有意向吗?”
“有”,高大强的回答斩钉截铁。犹如溺水之人看到了一棵救命树枝。
“那您这周五、六、日哪天方便过来面试?”
今天是周四了,为什么安排的这么急促?高大强又一次感到很意外。为了避免的人等待的时间太长,他的脑海里快速的权衡了一下然后快速的回答:
“明天,也就是周五,就可以”
“好的,下午五点可以吗?”
“没有问题”
“我们的办公地址是新区工业园区15号,面试地点在三楼的会议室。稍后我会把地址发您手机,您注意查看。”姑娘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目前我们就一座办公楼应该挺好找的,不过温馨提示,您可以提前10分钟过来熟悉一下环境。”
敲定了面试时间。高大强不再溜达,快步向宿舍走去。
煎熬的一上午过的很慢,高大强复习了一下自我简介,翻了一下以前准备的复试问题和答案。经历过多轮面试的他没有应届生的青涩和胆怯,他只是想不通为什么突然给了他面试的机会。
答案还是他入职后一次聚餐时顶头上司无意间说出来的。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这样的:
金城是省会城市,书记不是金城人但是是本省的,之前在东部省份任省长,据说抓经济很有一套,官声很好。坊间盛传本轮换届是他自己主动要求回省工作的,大意是希望退休前给自己的老家,这个曾经的工业大省,慢慢在改革开放后一步步走向落后的省份,做一些实际的事情,解决发展的问题。当然这些事情在老百姓的口中传的言之凿凿,真实性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据说新书记上任不开会也不坐办公室,拜会过几位老领导后就一头扎进了调研的路上。新区是省里和市里的建设重点,新工业园区就坐落在新区,自然是调研的第一站。
真材的总部在上海,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冒出来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去年金城是引进的重点新能源和新材料企业,调研活动的开头就选在了这里。
上午的车间建设和项目规划实地考察双方都极为满意。阵裁的高层全部陪同显示了对于新领导的重视。领导边走边看也相当满意,表达了对于郑材的支持愿景。
按计划考察完施工现场后就该去会议室座谈。在进入办公楼前,董事长见领导高兴趁机邀请大家合影留念,书记欣然答应了。站队的间歇,书记问真材的董事长一个问题:
“真材新公司计划招多少员工,解决多少就业”
“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后大概能解决1200位工人就业,另外会有三四十个技术员”
“很好啊,技术员里有多少金城大学的毕业生?”书记饶有兴趣的追问。
这一下把真材的董事长难住了,他不记得有招过金城大学的毕业生的,他的目光转向了日常管理的副总。
副总面有难色,但赶紧解围:
“书记是这样的,目前的团队只负责设备安装的对接和调试,是我们从上海总公司挑选的年富力强的骨干,不过公司的行政和后勤有一些人是今年刚招的金城的大学生。后期我们会在金城设计研发中心,会招一些本地的优秀硕士和博士生的”
“我们还计划和金城大学的老师一起加强产学研合作”董事长又补充了一句。
新书记的脸色未变,脸上看不到对回答的满意还是不满意。只是据说后面的调研再一言未发。
调研结束后的企业家座谈会上,书记有一番意味深长的讲话,这段讲话在《金城日报》等媒体部分刊登了。
“金城作为曾经的工业大省,工人的能力和觉悟是让人佩服的。这也是我们崛起的底气。”
“过去二十多年,我们引入了一些好企业,但是也盲目追求gdp支持了一些高污染企业,这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不要光引企业和技术,要加强和本地企业和高校的融合发展,不能让引进的企业打一枪就换地方,要和解决毕业生的就业,建立自己的产学研研究基地,建立联合实验室”。
真材的反应很快,马上启动了本地毕业生的招聘。高大强也意外的收到了面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