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玄幻小说 > 剑破长虹 > 第二十一章 游云金蛇绕

第二十一章 游云金蛇绕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本就是出来游历的,林景阳也还有其他更想要做的事,倒也不着急寻配剑。再说,莽莽中原,地广土盛,林景阳自己都未想好去何处寻剑,如今碰到了自己欣赏的人,不如多处几日。故干脆与魏三通在这小镇住了下来。当然钱嘛,固然是这顾家三位世家公子哥出了。

    所谓的在外游历嘛,就是广识景,遍交友,可魏三通还有一愿,便是尝尽天下美食。

    这魏三通想传给顾家三位少年的是自己所悟的一门功法,当年同项无兊初战瑶山时,境界还差些,战起来有些吃力。少年魏三通一边应战,一边有意无意的躲避着项无兊那些高深的剑法。

    渐渐的对这躲避之法有了些感悟,后来便以自己所悟,自创出了一门轻功,取名为“游云金蛇绕”。

    当然以魏三通现在的境界,踩着一块木头都能飞跃瑶山,这门躲避更准确的的说是逃跑的功夫,自然是用不上了。

    而对于厮杀于残酷战场上的士兵来说,这躲避刀剑的功夫,可是能保命的。魏三通见顾家军后人,望这三人能驰骋沙场,保一方百姓平安。就如同七十年前顾家先祖一样,所以主动将这门功法赠于这三位。

    游云金蛇绕需刚强的脚力以及柔软的身形,就是看到顾史慈那修长的身躯,魏三通才想起这门功法,要不然他早就忘了自己还会这门轻功。

    这功法练至小成使起来便能如脚踏祥云,横转腾挪,身形如燕,宛若游蛇。练至魏三通这境界,万军之中,取人首级,犹如探难取物。

    这功法入门极难,可一旦入了门练起来就简单多了。当年魏三通花了三日便创此功法,至于这三位顾家公子,在魏三通的指点下,入门怕是要十天半月,再依心法,练个一年左右便可有大乘。

    魏三通在三位少年面前初使此功法,以树为障,犹如金蛇绕树,于荆棘满布的丛林中过,树叶也未摇晃半分。

    连同林景阳在内,约莫一旬时日,几人都在练习这游云金蛇绕。

    顾家刀本就重脚力,这三位根骨不错的少年学起来很快便入了门,唯独林景阳一人始终学不会。

    也难怪,小的时候在那小池镇上,连饭都吃不饱,哪里来的脚力。每日从平安酒肆回到家中,都是占床就睡。

    这些时日,林景阳同三位顾氏少年打成一片。少年郎相聚,总是熟络的很快,没几日,几人便称兄道弟了。四人中,林景阳最为年长,所以顾家三人都喊林景阳为林大哥。

    这是林景阳生平第一次有人喊其大哥,心中无比惬意。这时的林景阳忘却了烦恼,也忘却了诸多仇恨。

    同顾家三兄弟在一起练游云金蛇绕的时光,让林景阳想起了一位儿时的挚友,不知其在龙虎山过的如何。

    很快十日便过,这三位顾氏少年已完全熟透游云金蛇绕的心法,身发也有模有样,魏三通深感欣慰。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魏三通同三位顾氏少年说道:“你等日后要勤加练习,可将顾氏刀法融入其中,想来会让顾家刀法的威力更上一层。”

    顾家三位听出这是要离别的意思,便缠着林大哥,让魏三通带着三位一起游历江湖。这三位本就是出来见世面的,如今碰上了高人,顾家父辈让其游历的目的不是达到了吗。

    林景阳好不容易找到几位志同道合,兴趣相投的朋友,当然愿意让顾家三兄弟一同跟着。

    到了分别的时日,林景阳带着三位小弟一同上路,魏三通吃惊道:“你们三人也一同上路?”

    三人点了点头,同时看向林景阳。

    林景阳笑道:“我这囊中羞涩,盘缠不多,你又吃的多,带上这三位公子哥饭菜就不愁了。到了浔城,山珍海味可不是这小镇上比的了得。”

    顾子仪猛地一惊道:“林大哥,你刚刚说你们要去哪儿?”

    魏三通忍俊不禁道:“这么快便收了三位小弟呀,不错,下趟山,剑是没寻到,收了三位小弟也行。”

    林景阳瞟了一眼身旁的胖子面露鄙夷,这胖子总是拿林景阳寻开心。

    看着顾氏三兄弟面色有些难堪,林景阳点头道:“我们此行是要去往浔城的,怎么了?”

    顾氏三兄弟窃窃私语一番后,顾广陵呵呵傻笑道:“我们三兄弟忘了,我们还有要事要做,就不同你们去往浔城了。”

    林景阳觉得这三人有蹊跷,一再追问下才知,这三人早些时候到过浔城,与人打赌时输了。那人的要求便是,这兄弟三人此生永不入浔城。

    一向重诺言的三人自然不会去往浔城。

    魏三通重重的敲了敲这三位的脑袋,现在能体会到顾家长辈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了。

    魏三通用掌轻轻一拍顾史慈的肩膀愤怒道:“若再听闻你三人与人打赌,看我不废了你们的胳膊。”

    好似隔山打牛,三人同时感双臂如针刺般麻木疼痛,连连叫道:“不敢了!不敢了!”

    这胖道人想着这三位后生,还未开窍,或许有些刺激方能有有所感悟。想到顾家先辈于蓟州血战,那杆顾字旗于蓟州城头已七十余年,便有些心中不是滋味。

    “你三人既去不了浔城,去往蓟州看看吧!”魏三通想让这三位感受一下,顾家先辈那壮志满怀,忧国忧民的心境。

    “蓟州!会不会太远了!”顾子仪有些不情愿道。

    隔空一掌打在顾子仪脸上,声如洪钟,此刻几人瞬间安静下来。

    “这是替你先祖打的。你顾家满门忠烈死守蓟州,你居然嫌远。”魏三通面色凝重道。

    林景阳从未见过魏三通如此,顾家三位少年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耳光吓到了,此刻异常安静。

    兄弟三人愣了片刻后沉声道:“我兄弟三人这便去往蓟州。”

    林景阳想与这三位告别,可魏三通头也不回,大步离去。林景阳只能对三位拱了拱手,跟着魏三通一同离去。

    三位少年朝着魏三通离去的方向跪下,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而后大声喊道:“师父!”

    此声如虎啸龙吟,响彻云霄。

    魏三通放慢了脚步,顿了顿,随后便快步离去。林景阳在后追赶,喊其慢些走。

    原来武道传承是这般心境,那位在剑道上傲视群雄的胖道人,竟被这三位后生搞得泪流满面。

    顾家借东风,为人最朴忠,江湖弛誉望,巾帼显英雄,他年若得志,威震蓟州东。

    这是林景阳对顾家的愿景。

    ……

    浔城中,汝南王朱安询问管伯庸:“为何都这些时日了,还未有所动静?君安城那边怕有些着急了。”

    管伯庸解释道:“王爷莫急,从外调回那位开元境之上的高手本就费时日,且要让君安城知道我等用心办此事便不可操之过急。而我找卢应宣时,君安城中便已知我等在认真筹划此事,不会着急责怪王爷的。”

    话虽如此,可朱安总觉得此事没那么简单。若一时失手误杀了那小道士,君安城中会不会借此发难于浔城。

    此时管伯庸召集的杀手已陆陆续续回到浔城,此举已传至君安城。而加上卢应宣,一共十二位高手,目的只有一个便是废了林景阳。

    而这十二人中,唯有卢应宣不知此事。其一直认为,是去会一会号称绝世剑神的一位剑客。

    “既然人已召齐,准备何时何地动手?”朱安问道。

    这动手的地方也是个难事,在浔城中动手显然不行,一来人多眼杂,二来若将来事情败露,浔城便首当其冲成了替罪羔羊。古往今来,因一人毁一城的事还少吗?

    只能于浔城外动手,而此刻林景阳与魏三通已离浔城不远了,管伯庸将刺杀地选在了浔城西门外的一片樟树林。

    这西门本就鲜有人至,是城中运送泔水杂物出城的通道。门外一大片樟树林,是城中木材的取地,一般百姓很少去那里。

    林景阳与魏三通同顾家三位分别后,魏三通便情绪低落,言语也少了许多。

    从齐云山到瑶山,再到最后的蜀山,魏三通从未与人交心。哪怕是身旁这位俊朗少年,也是受人之托才答应同其一道下山。

    可对顾家那三位,在给顾子仪那一耳光时,魏三通自己也吓着了。生性洒脱,无牵无挂之人,从未动怒之人怎会如此。

    在将游云金蛇绕传给那三位时,魏三通便将这三人当做徒弟,甚至魏三通自己都不知道,他将这三人已当子侄,只是自己性情使然,不让自己承认这些罢了。

    “下趟山收几位徒弟也不错,也不怕日后你这剑道无处传承。”林景阳见魏三通无精打采便打趣道。

    林景阳本就是魏三通苦闷时的逗乐对象,本闷闷不乐的胖道人见少年自己凑上来便笑道:“也对!至少不像谋人,一套逃跑的功夫,人人都学的会,不知是笨还是懒,就是跑不起来。”

    林景阳做了做鬼脸,早知道这胖子就是这副德行,自己这是自讨没趣。

    那逗留了几日的小镇,本就离浔城不远。这二位一路走来也领略到了江南美景,只是还未见到魏三通想见的柳叶腰美娇娘,听闻浔城中风月之地众多,夜景更是无双。想到此处,二人便大步流星前行,不日便到了浔城外。

    浔城乃九州通渠之地,城内多湖泊,又靠近氿江,故浔城的护城河比其他城要宽要深一些。

    日常进出浔城从南北二门,有皇驾或朝中特使前来方从东门进,西门虽开,可少有人走。因西门前并无开路,江南多雨,道路泥泞,极难行走。

    浔城是一座数百年的古城,历经三朝,这城墙越修越高。七十年前那场国战,浔城虽被攻破,可城墙并未有损。只是城中有一半百姓,惨死在乌桑惨无人道屠戮之下。

    起先是有人为了悼念,在城墙石砖上刻下家人姓名。后来刻字之人越来越多,浔城府衙便干脆将当年惨死的百姓,能查到有名有姓之人全刻于城墙之上,足有十万人之多。

    每年清明时节,那些找不到家人,无处祭拜的百姓,便会至此祭拜,渐渐的形成习俗。每年清明至,浔城外都会有大的祭拜仪式。

    朱尤炙在位时,也曾于清明时至此祭拜过。

    林景阳同魏三通初到此地,被这满墙的姓名所震撼,这些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如今却成了冷冰冰的名字,想到此处林景阳犹如万箭穿心般疼痛。

    见二人站在城前站立许久,打扮口音不像本地之人,一位老者问起二人从何而来。

    林景阳回道:“我二位从蜀地来。”

    那老者眼含热泪声音嘶哑沉声道:“蜀地也有这万民墙,不止蜀地,自浔城开始。武朝境内至少有十二座城墙外有这万民墙了,听闻宁州城外的墙上,有三十万个姓名。悲哉!惨呼!”

    说到此处这位老者已老泪纵横,甚至抽噎起来。

    林景阳见这位老者穿着得体,身披一件羊皮裘,腰间挂着烟袋,背上还有个竹篓,里面背有十余斤干柴,手扶一根细竹拐,瘦小的身形被背上的竹篓压的直不起腰。

    少年见此欲上前去扶这位老者,并问道:“老人家,我送您回家吧。您贵庚啊,怎么独自一人打柴,家里人呢?”

    老者摸了摸眼泪摇了摇手仍旧沉声道:“不用!我老人家虽今年八十有六,可每日都是这样回家的,习惯了,至于家人吗?”

    老者抬头看了看城墙的最高处,吃力的抬手向上指了指,泪眼婆娑道:“一家二十六口都在这里了。”

    林景阳如遭雷击,深叹一气,哑口无言,不知该说什么。

    老者摆摆手道:“七十年了,快七十年了,每日来看他们一眼,不知还能看多久。”

    说罢,步履蹒跚的向城内走去。

    林景阳立在原地,久久未动,望着老者那弱小的背影,眼眶湿润。若无七十年前那场浩劫,如今这老人家还是颐养天年的日子了。

    魏三通同样未语,忽闻水滴枯叶之声,低头看了看,少年双拳紧握,血水顺着指缝缓缓滴下。

    胖道人拍了拍林景阳道:“走吧!”

    少年闭眼,使劲不让泪水流出,可这从悲痛中来的眼泪,还是不争气地顺着俊朗少年的脸颊流下。

    少年嘴角微微颤动,使劲点了点头道:“走吧!”

    二人一道向浔城南门走去。

    血雨腥风金戈远,国恨家仇意难消。

    这是所有有血性的武朝人共同心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