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流民的产生
朱权听后直接转身离去:“回见了你嘞。”
“诶!别走啊,价钱好商量,十门铸铁炮换你一门刚刚那炮不行二十门也行啊三十门!”
朱权终于回头了,伸出一个手掌:“五十门盏口炮换一门步兵炮,炮弹另算。”
“嘶~~”
朱棣张玉等人头皮发麻!
天价!
而且炮弹还另算!
连刘阳和一百亲卫听后都是不住咋舌,得亏大王是咱们家大王,不然自己得心疼死。
心疼对面ing
朱棣张玉几人围在一起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得出结论,无论如何都要换来几门,看看能不能仿制。
最后,朱棣咬牙切齿来到朱权面前:“行,我换两门步兵炮,一百发炮弹。”
朱权一脸无所谓:“一发炮弹就算一门盏口炮吧,你别急,还不划价。”
朱棣气得头顶都快冒烟了,可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任人宰割。
又是一个时辰过去,朱权都吃完午饭了,朱棣才东拼西凑出来80门火炮,外加两千支火铳。
朱权揶揄道:“不是吧四哥,堂堂燕王,竟然连两百门盏口炮都凑不出来,有点说不过去啊!”
朱棣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别废话,老子就这些,换不换?”
见好就收,朱权大手一挥,将两门轻型榴弹炮和一马车的炮弹推到朱棣面前。
朱棣看到造型精美小巧的轻型榴弹炮,再次稀罕的轻轻抚摸。
“宝贝,真是好宝贝,这叫步兵炮是吗?”
朱权点点头:“你叫他榴弹炮也行,要不要给你打一炮演示一下?”
朱棣看着马车上的炮弹,有些舍不得炮弹:“这个嘛”
朱权呵呵一笑:“放心,里面有101颗炮弹,做买卖,我是认真的。”
认真你妹!
朱棣暗暗问候了一遍朱权祖宗十八代。
可一想两人是一个爹,又赶紧收回刚刚的问候,并在心里给朱元璋道歉。
然后在刘阳的亲自操炮下,朱棣、张玉、朱高煦等人,全部全神贯注,仔仔细细的记下每个步骤。
最后
轰~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
一门盏口炮的钱没了。
换来的是远处的绚烂火光和泥土纷飞!
说实话,亲眼见证打炮,朱棣等人很震撼,也很激动。
可一想朱权拥有大量这种所谓榴弹炮,还有数不清的五连发火铳等先进武器,激动就变成了鸡冻和恐惧。
张玉等人甚至生出原地拼死朱权的疯狂想法,可一看朱权身后虎视眈眈的一百亲卫,最后这个想法也只能是想法!
朱棣也在想,相比于朝廷,自己是不是要先对付眼前这位十七弟,别到时候坐上皇位后再回头一看
想想都觉得可怕!
这时候朱高煦问了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态度很恭敬,也很有礼貌。
“十七叔,这个大炮射程怎么调整,瞄准、仰角,还有日常保养维护等需要注意什么。”
朱权挠挠头:“额~~这个嘛”
“刘阳,你说。”
刘阳指着自己的鼻子:“可是我不会啊!”
然后
朱权灰溜溜的跑了,朱棣骂骂咧咧的牵着两门榴弹炮回营。
好在结局也算是皆大欢喜,没有进一步造成伤亡。
但燕王和宁王彻底分家,经由此战,已然天下皆知。
与此同时,随着李景隆大败写成小胜的奏报呈到朱允炆案前,朱权再次受到朝廷嘉奖。
考虑直沽被燕逆拿下,朱权如今只能漂泊海上。
朱允炆还特地将金山卫拨付给朱权当作临时落脚点。
并授予都督辽东军事的权力,配合朝廷由北边牵制燕逆。
话说回来,朱允炆会不知道这里面的事?
他知道,他当然知道,可他现在能怎么办呢?
战场上接连失利,西北二代秦王晋王,还有代王,庆王等实权藩王,虽说没有响应燕逆,但也没有支持朝廷,完全一副隔岸观火的态势。
这时候,宁王这个公认的强人公然与燕逆作对,多少能震慑一下那些藩王。
当然,宁王的举动也是朝廷向世人证明他们削藩的正确性,这个很重要。
至于所谓都督辽东军事,只是个噱头而已,傻子才会信。
可惜燕王和宁王直沽城下的交易,朱允炆并不知道。
朱权也基本没对南军用过火器,所以这方面朱允炆一直被蒙在鼓里。
就算有所耳闻,也只当是某种火器创新,并没有得到重视。
可现实却是,战场上已经开始了火器革命。
打仗再也不是堆人数、拼士气的游戏了。
与此同时,直沽城大战后,朱棣顺势向西拿下河间府、雄县、保定等战略要地,威胁驻守真定的郭英所部。
战争是残酷的。
河北一带处于战场中心,几番交战下来,春耕被耽搁了,下一季吃什么成了大问题。
百姓手中无粮,燕军因为又收拢了十多万南军俘虏,导致粮食紧缺。
燕军缺粮怎么办,只能就地征粮。
征谁的粮?
自然是百姓手中的救命粮。
那些地主富户还好些,交点粮食活命,买卖倒也不亏。
可广大贫农,家里本就不多的余粮被强行征收,现在又是春耕时节,青黄不接,他们怎么活?
活不下去,不是造反就是成为流民。
燕军强大,造反等于找死,那就只有成为流民。
于是,河北大地上第一波大规模流民开始出现,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往南方迁徙,希望朝廷能接济他们。
可朝廷如今自顾不暇,几次好不容易搜集来的辎重都被李景隆丢弃在战场上。
现在朝廷大军也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来粮食接济流民。
于是流民就只能继续南下,一路上饿死病死不计其数,导致河北地区人口大量流失。
就在这时,不知哪来的传言,说宁王正在大肆征召流民,那句“跟着宁王有饭吃”的口号,在这种情况下再次传开。
百姓都是从众的,有第一个人决定相信传言出发去辽东,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渐渐的,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开始成群结队结伴而行,投奔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