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目标直沽
“王妃,十七弟的家眷就交给你了,好生接待。”
徐妙云微微点头,看向后方站在马车边的宁王妃张氏等人。
“殿下,十七弟这人”
朱棣压下徐妙云的提问:“先进城再说。”
另一边,朱权清除部分粮食腾出空间后,将辎重营内所有火器全都取走。
运粮车全部由两匹马牵引,在路上跑的飞快,一个时辰就跑了六十里。
速度虽快,但车上的粮食却是四平八稳,一路上也没有任何事故。
真不愧“结实耐用”这四个字。
马车快是快,却苦了一路跑步随行的五千降兵。
他们本就士气低落身心俱疲,现在还要跟上马车的速度,累成狗。
至于掉队的
“刘阳那小子对自己狠,对别人更狠,是个人物。”
刘阳就是第一个割面效忠的那个百户,被朱权直接提拔为千户,统领八百将士。
朱权也给他配备了一支盒子炮,以示亲厚。
刘阳当时接过盒子炮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并发誓定要助大王夺回兵权,向燕王讨回公道。
公道不公道,朱权一点不在意,他要的是东山再起,要的是让朱棣“兑现”他平分天下的承诺。
朱权此行选择的目标,是位于北平东南方向的直沽,也就是后世的天津。
他的计划是拿下这座还在南军手上的军镇,作为自己的一个临时基地。
恰好刚刚收了五千降兵,再加上空间里的各种火器大炮,拿下直沽自然不在话下。
关键直沽有水路直通大海,万一事有不逮,他完全可以扬帆起航离开中原,在域外发育一波再反攻回来。
不过这都属于是退路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这条路。
毕竟域外远远比不上大明,关键是火器,域外有这么多火器可供薅羊毛吗?
朱鉴这时却突然说道:“大王,咱这样一走了之,王妃和世子不会出事吧!”
“谁说一走了之了,咱们这是追击南军,不小心迷路了,到时候找到方向,自然是回去的。”
朱鉴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解释。
一行人继续赶路,不知何时起,路边开始出现一些流民。
他们一个个拖家带口面黄肌瘦,犹如行尸走肉般双目无神,缓缓往南方移动。
“什么情况?”
刘阳解释道:“大王,这些都是北平附近躲避战乱的流民。”
“流民?”
朱权好像明白了什么,问道:“那他们准备往何处?”
刘阳回答道:“自然是往南方没有战乱的地方,比如南边的沧州、德州、再不然就是济南了。”
朱权默然,这些个地方将来都将是靖难之役的战场,整个河北山东都被打烂了,哪里还有没战乱的地方。
他们还能去哪?
难道要趟过淮河,越过长江去往江南?
可你看这些人的脸色,能走到沧州就不错了。
关键是这样的流民绝对不仅仅他现在看到的这些,雄县、保定、河间等方向,或许都充斥着这样流民。
奉天靖难
虽然朱棣是被迫起兵,朱权也承认朱棣远比朱允炆适合当皇帝。
更不否认永乐大帝的功绩在华夏历史上能排进前十,可那又怎样!
战争是要死人的!
在百姓眼里,洪武大帝留下好好一个太平世界,就因为你朱棣一声“奉天靖难”,就弄得兵戈四起尸横遍野,无数人为了躲避兵灾而背井离乡。
“奉天靖难!”
“河北兵变!”
简单几个字道尽了多少人命。
整个华北平原几乎百里无鸡鸣,说是十室九空一点不夸张。
后来才有了山西洪洞县老瓦窝村大槐树的大规模移民。
虽说朱允炆确实不是个东西,朱棣取而代之对大明绝对是利大于弊。
但受苦的终归是百姓。
所以站在百姓角度来看,靖难之役就是朱棣为了一己之私利发动的战争。
可谁当皇帝与百姓何干?
他们只想要洪武年间虽不富裕,但却安稳的生活。
你朱棣造反就是砸了他们的饭碗,是极端自私极端残暴的表现。
对百姓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无论他打着多么好听旗号。
所以,百姓们自然不会喜欢朱棣,至少靖难之役这期间,大明绝大多数百姓是站在建文帝这一边的。
朱权看着这些因为见到军队就惊慌失措的流民,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
“传令下去,挑选嘴皮子利索、脑子灵光的弟兄散出去,就说跟着宁王有饭吃,跟着宁王有太平。”
朱鉴刘阳听后眼睛一亮,立马下去找人向外散播。
“跟着宁王有饭吃,跟着宁王有太平”
“宁王殿下仁慈,冒着被燕王殿下杀头的风险,将军粮拿出来分给大伙”
“想吃口热乎的都跟上,抵达直沽后就正式发粮咯!”
士兵们卖力的喊着口号,沿途百姓却将信将疑,他们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吃肉的绝对不会体恤吃草的。
这时候,一个瘦得脸颊凹陷,腹部却微微隆起的妇人,咬牙来到一辆粮车前。
“军爷行行好吧,当家的被燕庶人抓取守城战死了,现在就剩我一人了,可怜民妇肚子里怀着孩子,实在饿得受不了了,能不能先给口吃的”
这时候,妇人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
她惊恐的回头看去,一匹神骏的战马停在距离她五米的地方,一个身材高大的年轻将领跳下战马,从怀里拿出一块饼子和一壶水。
“大姐,这个你先吃着,但粮食必须到直沽才能发。”
妇人颤颤巍巍的接过饼子,跪在地上谢过之后就开始狼吞虎咽,三两口就将饼子吃完。
没想到她吃完后竟然嚎啕大哭了起来。
周围的流民都是感同身受,知道她是为能继续活下去和逝去的家人哭泣。
妇人强忍着悲痛擦干眼泪,看着年轻将领:“谢谢这位军爷,请问军爷高姓大名,等民妇腹中孩儿出生长大,定要他做牛做马报答今日一饭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