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故人之妻 > 第 89 章

第 89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三天后,大皇子元道成在范阳即皇帝位,以范阳为东都,设三省五部三十曹,大张旗鼓晋封功臣。

    头一个封的便是桓宣。晋位为晋王、大丞相、柱国大将军,假黄钺。又封王澍为尚书左丞,虞进为尚书右丞、领军将军,其余部众如顾冉、凌越、贺晨等等也都论功行赏,人才之盛,一时无两。此次官制架构由王澍一手操持,参考代国、景国情况又有所改革增删,合并冗官,增设切实关系国计民生的职位,稳中求变,却与北地一向的风格十分相称。

    天下从此又是一番景象。

    邺京内乱愈演愈烈,被扶上皇帝位的四皇子刚满三岁,人事不知,生母在登基时业已赐死,母族凋敝不成气候,政令大多出自太后贺兰真之手,但贺兰真骄奢跋扈,一味排除异己,打压元辂先前的旧臣,因此朝堂上下分崩离析,不少旧人潜逃至范阳,投靠桓宣。除了贺兰真一股势力外,以元恢为首的宗室和以贺兰祖寿为首的北人贵族也明争暗斗,都想除掉对方,独揽朝政,国力军力因此虚耗,江河日下,再不复昔日辉煌。

    江东自和谈之后百业重振,本来日渐向好,无奈景元和中风之后身体受到重创,又且年事已高极难恢复,虽有剡溪公精心调养,却还是每况愈下。大皇孙年纪太小无法独立理政,如今国中为着是否释放景嘉,重新由太子辅政争论不已,众臣也因此分成两派,渐渐有了对立之势。

    豫州的范弘虽然上表尊元道成为帝,却始终不曾提起归附之事,暗地里又联络豫州各郡,图谋扩大势力,独霸一方。只是他处在邺京和淮泗之间,有两个大国夹攻,又有桓宣虎视眈眈,弹丸之地,终究也难成气候。

    唯独范阳政通人和,诸业繁盛。御座上坐的虽然是元道成,但谁都知道他无非是个摆设,真正说了算的是桓宣。而桓宣武功既盛,文治也强,手下一干旧部已经是人中龙凤,如今又新招徕了许多从邺京、豫州、乃至江东来归的人才,又且桓宣用人不分南北,不论贵贱,不以举荐品评配给官职,一切只看本人的能力,许多从前因出身等事不得出头的人因此得以施展,口口相传都是感激,便有更多有识之士纷纷来归。

    除此之外,桓宣又鼓励生产,着力安抚流民。凡来投奔的流民都可分给土地,垦荒落户,北境地广人稀,人员混杂,并不像江东那样看重出身,各种明里暗里的歧视,因此近来颇有许多流民来归,时值春末,大片从前荒芜的土地都已开垦播种,目力所及都是禾苗新生的田野,百姓安居乐业之余,不免要在田间地头谈论一番国事,谁都知道这北地的繁盛景象都是桓宣一手开创,御座上的元道成可是什么都没干,如何配做皇帝况且天下有能者居之,桓宣这般本事,如何当不得皇帝

    朝堂中也有心思活络的,明里暗里准备着,甚至还有筹划着上表请加桓宣九锡的,虽然被桓宣打了回去,然而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众多议论猜测之中,傅云晚心平气和,从不过问。

    在她看来桓宣与

    从前并没有什么两样,就连晋封那天领受的晋王的衣冠也只在大朝时穿过一次,拿回来随手一丢就再也没有管过。他对这些身外之物向来看得很淡,她也从不热衷于功名利禄,在众多喧嚣鼓噪中两个人依旧像从前那般相处,外面那些声音却是一丁点儿也不曾带进卧房里了。

    只是这些日子桓宣越来越忙,每常回来时都已是深夜,两个人独处共话的机会却是越来越难得了。

    这天傅云晚等到三更才睡,半梦半醒中忽地觉得腰间一紧,桓宣回来了,张臂将她搂在怀里。恍惚中回身抱住,凭着本能埋头在他胸膛前,含糊着唤他“宣郎。”

    有柔软的嘴唇在她脸颊上吻了吻,听见桓宣低声唤她绥绥。”

    傅云晚困得睁不开眼睛,觉得他身上有点冷,手也是凉,伸手握住放在怀里给他暖着“去哪里了怎么这样凉。”

    “去城西大营巡视。”桓宣紧紧搂着她,暖得很,让人一下子也暖起来了,“绥绥,明天我就得走了。”

    睡意一下子消失无踪,傅云晚睁开眼,不由自主将他紧紧抱住“去哪里”

    “打冀州。”桓宣低头,在她发心里轻轻一吻。

    元道成已下诏征讨邺京,这些天各处紧锣密鼓地筹备,放出的风声也都说要打邺京,因此杜超松一口气,冀州防守正是最松懈的时候,正好趁其不备,一举拿下。

    傅云晚心里空落落的,无数留恋不舍,又知道是必须做的,在他怀里点头“好,你千万小心。”

    “我知道。”抱在怀里揉了又揉,亲了又亲,怎么也舍不下。从前打仗便是打仗,除了战事之外一概不想,如今却是有牵挂了,一辈子都不可能放下的牵挂,“范阳这边有点乱,我不太放心留你一个人留在这里,要么先回六镇不过六镇太荒僻,许多事情都不方便,还是你定吧,去六镇也行,留在范阳也行,这边到底离我近,我得了空就能回来看你。”

    范阳新成国都,各路人马一齐涌进来,代国的豫州的探子也就不少,他很担心这些人会对她下手。又且最近归附的人既多又杂,很难像六镇旧部那样知根知底,保险的话还是先回六镇,毕竟那里是他的根基,绝不会出事。

    很快听见她说道“我去六镇吧。”

    却是说到他心坎里了,她总是能跟他想到一处,就知道是上天命定,要他们在一处。无限爱意翻涌着,桓宣紧紧抱住“乖绥绥。”

    傅云晚觉得耳朵里热热的,绥绥两个字总能让他说的这样动听,让人心都悬着,又怎么舍得离开。紧紧抱着,亲了又亲,喃喃唤他“宣郎。”

    桓宣嗯了一声,以为她要说什么,她又没说什么,只是抱紧他趴在身前。桓宣知道她是不舍得他,她不说话,是不想让他心乱。实在是乖得让人心疼。渐渐听见她呼吸沉了,胸前的衣襟有点潮,是偷偷哭了吧这样伤感下去,今夜肯定睡不好,明天一早还得走远路呢。伸手摸进去,语声便带了调笑“乖乖等着,等我回来时日子肯定也到了,我把这些天的全都补

    上。”

    大手握住了一拈,傅云晚低呼一声,脸一下子热透了。再没想到他突然说起这个,又羞又急,脸埋在他怀里不敢抬,他笑着亲着,语声渐渐郑重起来绥绥,千万照顾好自己。”

    会的,她会照顾好自己,不让他担心。傅云晚湿着眼,在他怀里重重点头。

    翌日一早桓宣大军悄悄开拔,另一队人马趁着夜色,护送傅云晚往御夷方向去。

    桓宣从前的治所在怀朔,距范阳千里之遥太不方便,是以前段时间便迁到了御夷,距此一两百里地,一天之内便能来回。傅云晚天亮时出发,傍晚从窗户里望出去,早看见一大片碧绿的原野。

    那么大,无边无际,那么绿,一碧如洗。风吹草低,现出成群的牛羊和遍地的野花,极远处是逶迤的群山,苍翠的绿色之上一点白,是冬日里不曾化尽的冰雪。

    眼梢不觉湿了。这就是六镇了,从桓宣口中听说过那么多次,思想过那么多次,她终于来了。

    空气里飘荡着清新的花草香气,眼前闪过无数前尘旧事,最后都化成桓宣的脸。这是他视为故乡的地方,如今她来了,她会在这里等着他,等他凯旋归来。

    “娘子”远处有人叫,傅云晚探头望出去,远处一人一马飞跑着奔来,眨眼就到了近前,是阿金。兖州一别后再不曾见过她,乍一看能认得,再细看与兖州时全不同了,胖了些,肤色深了些,眉眼开朗许多,满脸都是笑,“娘子,可算把你盼来了”

    她轻盈一跃跳下马来,傅云晚又惊又喜,伸手握她的手“你怎么在这里什么时候都会骑马了”

    “当日大将军送奴婢去了怀朔,前些日子跟着李夫人过来的。”阿金又笑又哭,又连忙行礼,“奴婢早就听说娘子要来,准备好多天了。这骑马是先前在怀朔学的,奴婢这些天学了很多东西”

    傅云晚知道她说的李夫人是李秋,桓宣受傅娇所托,一直在照顾她。心里又是欢喜又是感慨,大道上又有许多人迎上来,领头的老者躬身下拜“管事张路迎接夫人”

    傅云晚见他满头白发,猜测他是跟了桓宣多年的人,连忙下车扶起,阿金旁边扶着,大队人马簇拥着往镇上去。

    入眼所见都是形制差不多少的土房子,比邺京和范阳简朴许多,然而这简朴中也透着一种勃勃的生机,天是极高极蓝的,傍晚时分也没那么快就灰暗下去,极高处有个黑点静静悬着,傅云晚不知是什么,抬头看着,张路笑道“夫人,这是只黑隼。”

    竟是鹰隼么。傅云晚仰望着,油然生出一股豪情。六镇,果然如桓宣说的,如她想象的,天高地阔,鱼跃鸟飞。

    晋王府在镇子正中的位置,说是王府,其实只比镇中那些土房子大了一圈,又用砖石砌成而已,李秋等在门前,一看见她就往跟前跑“绥绥,总算又见到了你了”

    傅云晚也向她跑,握手相见,许多话不知从何说起,满心里都是欢喜。细看时李秋也比从前胖了,以前在邺京总是低眉顺眼不怎么敢抬头的模样,

    现在脸色红润,气度大方,拉着她往门里走,絮絮说着别后的事情,又托她向桓宣道谢“这些时日多亏大将军庇护,绥绥见到他时千万替我道谢。还有王参军,多亏他一直把娇儿的消息给我送来。”

    乍然听见傅娇的名字,傅云晚一阵恍惚。元辂死后傅娇跟了元恢,听说现在是头一个得宠的小夫人,就连傅崇也得看她脸色,在她面前夹着尾巴做人。

    “我就是想不通,娇儿为什么不肯过来。”李秋叹着气抹着泪,“这边没人打没人骂,还能自食其力,多好呀,偏她要留在邺京挣命,这孩子的心思我是一点儿也看不懂。”

    傅云晚也不是很懂傅娇的心思。从前做姐妹时觉得那样熟悉亲近,这些日子仔细回想,才发觉她从不曾了解过傅娇。然而人各有志,傅娇既然不肯过来,必是觉得留在邺京更好,却也不必强求。轻声安慰道“秋姨放心,邺京那边也有人照应十妹,不会有事。”

    “哎呀,不能叫大将军了,”阿金笑着提醒道,“如今该称大王了”

    说得几个人都笑起来,絮絮地又说了些家常话,谈了些别后的情形,傅云晚问道“秋姨近来做什么呢”

    李秋有点不好意思,只道“随便做点活计,不当废人罢了。”

    阿金忙道“李夫人教我们种桑养蚕呢,还教我们裁剪缝纫,李夫人手巧得很,镇子上每天都有好些人过来跟李夫人学。”

    李秋出身江南桑蚕之家,最擅长缝纫等事,小时候她和傅娇两个的衣服鞋袜一大半都出自李秋之手。傅云晚忙赞道“秋姨弄这个最灵巧了。”

    “哪有,”李秋越发不好意思起来,“我正发愁呢,这边桑树少得很,天又冷,蚕不好养活,我前几天出去转了转,看见有许多柞树,我记得柞树也能养蚕,一样能缫丝织布,叫什么柞蚕的,我让他们去找了,要是找到了就试试看,听说那个柞蚕丝虽然比蚕丝粗些短些,但织出来的布也很好,就是不知道怎么养才好,找了几本书来看,但我认字又不多,有好些地方看不懂,绥绥,你识文断字的学问好,你帮我看看”

    她起身从架上拿了几本小册子,傅云晚接过来一看,都是农书,其中有几篇是讲如何养柞蚕的,怎样喂食怎么保暖,又是怎样防病怎样缫丝,说得很是细致,但因为都是之乎者也的文辞,像李秋这样识字不多的的确有些难懂。忙道“等我看看,到时候跟秋姨一起琢磨琢磨。”

    “那就好。”李秋带着笑叹气,“咱们读书少,好些时候想弄个什么都弄不成,要是都能像你这样读书识字就好了。”

    说得傅云晚心中一动,有什么念头一闪而过,又听阿金道“娘子,奴婢近来在学养马呢,大将军有个极大的马场,奴婢这些天都在那边帮忙,干耶耶说奴婢做得很好呢”

    “哎哟,你刚刚还说要改口叫大王,怎么又成大将军了”李秋笑着纠正,又向傅云晚解释道,“她干耶耶就是张管事,认的干亲,父女两个别提多亲香了。”

    “干耶耶从前就在马场做事,如今年纪大了,大王体恤,让他回府里做事。”阿金道,“娘子,明天奴婢带你去马场看看,那些马可通人性了。”

    门帘子一动,张路提着茶水吃食等物走进来,笑眯眯说道“阿金不能再叫娘子了,以后要叫夫人。”

    傅云晚刷一下红了脸。孝期没过不能成亲,但谁都知道这是迟早的事。明年这时候,他们应该已经成亲了吧。肯定的。

    心里突然便缠绵起来,抬眼望着窗外,天开始黑了,远处的山色一点点没进暗影里。

    他在时候在哪里有没有像她想他一样,想起她。</p>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