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野长城
清点人数,留下两人在客栈看着行李,其余都跟着大部队去爬山。
因为不是很熟悉路程,杜护卫找了个当地的青年带路,询问会有哪些危险,提前做好准备。
青年对这群看着就不好惹的人有些畏惧,跟杜护卫磕磕巴巴解释了好久,才说清楚。
上山前还要再买些干粮,估计今天的午饭又是在山上解决。
一切就绪,大家离开县城,往长城方向过去,越走越荒芜,经过几个村庄后,马车就无法往前了。
从这往里都是小土路,只能供一人行走,马也不好走了。
留下车夫和一个侍卫在山脚下守着马车。
贺宣几人一身劲装,跟着带路青年,干脆利索的往山上爬。
先往左边的小路爬上山,经过一段很窄的土路,就到一片林子,林子不知道长得什么树,这个时节已经开始掉落叶,树叶把地面铺满,只能看到偶尔凸起的石块。
这里还不能看到长城的样子,就是很普通山岗的样子,毕竟才刚爬没多久,路况也还算可以,大家走的不算吃力。
出了林子,就看到好几个岔口,青年不吭声带着大家继续往左边上山。
秋意正浓,山上的果树成熟了,贺宣看到不少红彤彤的果子掉在地上,不认识的也没敢去碰,只看出来其中一颗好像是山楂。
这条路走到头,就不再是平路,而是陡峭的山路。
一块块大石头组成的山壁,坡度大概有三四十度,还要跳着走。
带路青年走在最前面,然后是杜护卫和谢恒,谢端走在贺宣前面,想着可以拉他一把。
谢华和两个护卫背着吃食,跟在最后。
贺宣爬到半路往下看,眼前有些晕眩,赶紧转移视线,只敢看自己眼前这点地方。
爬上这段陡坡,一侧就可以看到远处的村落,村里的屋子都变得好小好小,黄牛只有蚂蚁这么大,要是不仔细观察,都看不清旁边还跟着个人。
爬了半个多时辰,后面的路不好走,大家体力有些不支,找了块大石头休息一会儿。
贺宣喘着粗气,感觉喉咙里一股血腥味。
“还要多久才到?”喝了点水,贺宣问道。
杜护卫跟青年交流一番,还要爬半个时辰,而且野长城很长,要是走完,一天时间都不够。
贺宣的心气已经被山路消耗的差不多了,都爬到半山腰,这会儿看是一定要看一眼,不过走完长城就算了吧。
反正自己到了长城就算好汉了。
重整旗鼓后,贺宣忽视自己颤巍巍小腿发出的哀嚎,坚持往上走。
可能是到一定高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要低一些,微风吹过的时候,手臂有种汗毛竖起的感觉。
不过背上热气腾腾,脑门因为爬山还出了不少汗。
来到一处地点,带路青年停了下来,贺宣赶紧找了块石头休息。
“这里就是了。”青年说话声音很小,杜护卫又重述了一遍。
贺宣转头看看四周,这里就是长城,看到边上山头有一间屋子,要是不说,还真看不出来是城楼。
这里除了石头多了一点,跟一般的山没什么区别。
青年指着自己站着的位置,原来这里还有几十米路,被山挡住了,只有一条很窄的小道。
走过去就是大块大块的条石,一块地方被扣出人高的洞,可以钻进去。
其实这时候的野长城真没啥好看的,就是废弃的石块,散乱的树叶,杂草丛生,根本看不出来城墙的巍峨。
贺宣不死心往里走了一段,靠近城墙的地方,还是铺过路的,草无法生长,城墙上有一个个凹垛口。
三哥说这样设计,方便士兵们射箭,观察敌情,下面还有很小的洞口,这种具有掩护功能,还能往下浇火油,阻止敌人爬上来。
站在较高处,贺宣往山下看去,绵延的长城展露出来,刚才在山下,只能偶尔窥探到一面。
山下树木黄黄绿绿,像个调色盘,把山涂的非常有层次感。
这会儿的天色不算很好,是个阴天,早上出门的时候出现过阳光,现在已经被云层遮住。
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倒是不会下雨,大家也就不着急下山,而是在野长城上用了一顿午饭。
搭配着历史痕迹的长城,贺宣吃的不少。
主要是饿了,谁爬山爬了一个多时辰,能不饿。
佐上小兰熬好的肉酱,比什么都好吃,夹在烧饼或者馒头里,一口下去,被噎住了。
还得喝口水缓缓。
吃过午饭,贺宣决定还是要在山上留下点证明,不好破坏这些城墙。
随便找了块大小合适的石头,用尖尖的石子在上面写下到此一游,落款,贺宣。
谢端看到后,找了个石子,刻上自己的名字。
这普普通通的石块,写上两人的名字后,怎么就变得顺眼起来。
贺宣想了想,把年份也刻上,找个不会被丢弃的位置放好。
“三哥,你看,要是几十年,几百年过去,后人来到这里,发现这块石头,就知道我们俩来过。”
“嗯。”谢端点头,认可贺宣的想法。
心里打着算盘,小四喜欢这种纪念方式,下次多刻几个碑,做成各种大小,去哪里玩,就在不易发现的地方放上一块。
所以呢,别人都是留下诗作,书画,纪念到某地一游,你们到处放小牌牌,难道是寻宝游戏嘛?
算着回程的时间,贺宣四处看了看,就原路回去。
总觉得有些失望,这样的长城不像自己想象中的恢弘,但这就是没有人维护的长城,最真实的野长城。
逛完长城回到客栈,贺宣瘫在床上,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废人了,下半辈子跟床一起过吧。
就像一坨泥巴一样摊平,不管是谁,都不能把自己和床分开。
连动都不想动一下,下山这段路完全是靠着毅力撑过去的,下了马车之后,脚重新接触地面,充分体会到了步履艰难这个词的意义。
平时最爱干净了,这会儿连沐浴都要再等等。
以前念诗句,很向往名士大儒寄情于山水之间,爬山后,这情谁爱寄寄去,我还是适合圈养在家,做点好吃的,闲来无事钓钓鱼,烧烧烤。
虽然以前也去后山挖笋,可后山的高度,跟今日这座山的高度完全没有可比性,再为自己鞠一把辛酸泪。
贺宣哀怨的不起。
这厢,谢端已经沐浴结束,得知小四还在床上躺着,不愿起来,怀疑是不是脚伤了。
让谢华拿了药,自己进屋,坐在床边上。
贺宣半睁开眼皮子,见到是三哥,也就不管了,闭上眼睛继续休息。
“叮”的一下,好像有瓶子放到床边。
悉悉索索,三哥在干什么,贺宣听着声音有点好奇。
谢端这会儿正把自己的袖子系好,准备看看小四的脚哪里伤着了。
贺宣本来就好奇,脚被人抓住,立马睁开眼睛。
“三哥,你做什么?”说着,就把脚抽回来,爬了一天山,还没洗澡,汗味是难免的,自己的脚虽说不臭,但也不好让三哥碰吧。
“你脚是不是伤着了,我带着药,擦点会好。”
“没有,没有,就是走累了,没力气,躺会儿就好了。”
“那我帮你揉揉,舒缓疲劳。”
“呃,我自己来,自己来就好。”贺宣忙推辞。
这么金贵的小郡王,给自己捏脚,有种亵渎的感觉。
“你自己捏不肯下力气,明天还是会酸疼。”谢端看着贺宣,一副认真的表情。
“那个,我还是先去沐浴。”
这会儿,也不管累不累了,贺宣起来去隔壁清洗,洗之前还特意抬起脚闻闻,不算臭,三哥不会嫌弃吧。
贺宣泡过澡后,轻松多了。
跟三哥一起吃晚饭,这桌酒席是城里最有名的酒楼送来的,因为不想出门,特意让人做好了送到客栈。
贺宣看着桌上的菜色,胃口苏醒,这两日都没正经吃上饭菜。
炸虾和烤鱼看起来就令人垂涎欲滴,闻着味,肚子都开始唱空城计。
两人也不用瞎客气,拿起筷子直奔鱼肉,这鱼据说是当地的特产,刺特别少,不管是烤着吃,炸着吃都很香。
名副其实,味道确实不错,又香又嫩,鱼肉都是蒜瓣形状的,贺宣吃过鱼,虾也尝了几只。
对旁边的主食贴饼子来了兴趣,这饼子焦黄的,应该是玉米面的,这个时节正是玉米成熟,新下来的玉米,还带着一丝脆嫩,就被磨成面,做成饼子,外皮焦酥,里面软嫩,一口气吃了两个。
吃多了主食,其他几个菜贺宣就只尝了个味道。
说是大厨拿手的红烧肉炖板栗,还没小兰做的好,主要是没加白糖,炖的也不够烂糊。
吃过饭,没多久,贺宣就开始打哈欠,今日实在太累了,饭后也不打算走。
早点休息,漱个口就准备睡觉。
贺宣回到屋里,脱掉鞋子。
“三哥,我困了,先睡。”说完就倒在床上,完全忘记洗澡前谢端要做什么。
贺宣忘了,谢端可没忘。
把蜡烛放到高处,重新拿出那瓶药油。
“小四,你的腿要捏一捏,明天才不会难受。”
“不捏了,我困。”贺宣肚子上搭着被褥,迷迷糊糊地拒绝。
“你睡你的,我帮你捏。”
贺宣脑袋小幅度摇了下表示拒绝,可三哥已经把腿从被子里拉出来。
好吧,要捏就捏吧,反正我洗过脚了,脑子闪过这样的念头,准备睡过去。
可三哥的手放在自己腿上有点麻,动了动了,还有点痒。
谢端想着上次小四被自己捏得乌青,特意放轻了力道,用大拇指按压。
从脚踝到小腿,再往上,按到大腿了。
贺宣睁开眼睛,实在睡不下去了,动了动脚。
“怎么了,太用力了?”谢端疑惑的问,应该还好吧。
“痒~”
贺宣皮肤本来就比较敏感,按着小腿就觉得痒,但还能忍忍,按到大腿了,就忍不下去。
谢端本来是很认真在按摩,可小四这反应,还怎么继续下去。
尤其是被按到痒处,腿不由自主的躲,眼睛本来因为打哈欠带着水珠,这会儿雾蒙蒙的。
喉结滑动,咽了口口水,真想让小四把昨天输的游戏兑现了。
可这会儿在客栈,虽说被褥这些都是自带的,可这地方不隔音,要是传出去点动静,算了算了。
脑子想了七八个理由说服自己,身体却蠢蠢欲动。
最后谢端还是静下心,专心按了好一会儿腿,哪怕小四说疼和痒也不管用,必须的把经脉疏通开,不然明天也别下地了。
闹腾了好一会儿,贺宣的瞌睡虫都消散了。
谢端去外边洗了手,吹熄蜡烛,上床休息。
“三哥,你是不是喜欢摸我的腿。”贺宣睡不着了,拉着三哥聊天,聊得还是这么劲爆的话题。
谢端在黑暗中挑了挑眉,没有答话。
“我每次睡觉,把脚压在你腿上,你都偷摸。”贺宣说出某人暗搓搓的小动作。
一次两次贺宣没感觉,但总有次没睡实诚,感觉到了。
“不止摸来摸去,还”
“睡吧,明天还要出去,你要起不来了。”谢端忍不住打断,倒不是害羞,而是再说下去,两人就不一定能睡了。
“我们明天去哪里?我有点走不动了。”贺宣困意不见,这会儿精神着,问东问西。
“去湖边,这里有个雁栖湖,湖边景色很美,旁边还有银杏林,这个时节叶子变黄了,应该很漂亮,带你去看看”
“里面马车能进去吗?”
“可以吧,不行我们骑马去。”
两人闲话了半个时辰,贺宣才觉得困,在三哥的说话声里睡着了。
这一日的行程安排的宽松,早上不用起的很早,贺宣睡到自然醒,还能舒舒服服在街边吃了早饭,才出发去湖边。
现代乱刻乱画“到此一游”被视为不文明行为。其实,“到此一游”在古代曾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旅游景点涂鸦曾被视为一种雅趣,并美其名曰“题壁”。
不少文化人都喜欢留下自己的墨宝,以供后世浏览,不过能流传下来的都是大家,字写的差还喜欢各处留下印鉴的,请参考乾隆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