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历史军事 > 巍巍大唐:开国 > 第十一章 两军对阵(1)——郑夏结盟

第十一章 两军对阵(1)——郑夏结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武德四年(621年)的洛阳城,弥漫着刺鼻的战火硝烟味。血腥与繁杂交织的恶臭,笼罩着这座昔日繁华的大隋东都。洛阳城下,李世民亲冒矢石,身先士卒,率领十万唐军,猛攻洛阳,久攻不下;洛阳城内,王世充则在负隅顽抗,苦苦支撑。唐、郑双方,打起了一场胜负难料的拉锯战。

    就在李世民与王世充在洛阳相持不下,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却突然传来了一个令所有人无比震惊的消息,虎踞河北的夏王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大军,直奔洛阳而来,支援王世充。洛阳战局,立即发生巨变。

    窦建德的来援,对于正在攻城的李世民和唐军来说,无异于晴空霹雳。因为,唐军极有可能会陷入郑、夏两军合围,功亏一篑。但是,对王世充而言,窦建德的来援,简直就是自己最后的救命稻草,要紧紧抓住才行。

    那么,窦建德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前来救援王世充呢?在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内情?与此同时,面对突如其来的窦建德大军,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又将如何施展他的军事才能,以李唐一国军力,迎战郑、夏两国十余万联军,为唐王朝攻取洛阳,统一中原赢得最后的胜利?

    窦建德为什么要不远千里,前来救援洛阳王世充?关于这个问题,来龙去脉,非常复杂。既有王世充的无奈,又有窦建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总而言之,这就是唐、郑、夏三大国之间政治、军事角力的必然结果。

    前文说过,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王朝一举消灭了山西刘武周政权,巩固了关中之主的地位。至此,李唐王朝的势力范围,横跨中国北方,将关中、河东、陇右、河西、巴蜀等地连成一片,实力日益强盛。

    当时,普天之下,实力最强的军事武装集团,主要有三个:唐高祖李渊建立的唐朝、王世充建立的郑国、窦建德建立的夏国。这三大政权,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李唐囊括关中、河东,又统一西北、巴蜀,王世充占据河南,窦建德称雄河北,形成了唐、郑、夏三足鼎立之势。

    与此同时,唐、郑、夏三足鼎立,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一种国家实力的平衡。三国之间,各有优势,互相征伐,可谁也无法在短期内吃掉对方。这种平衡,既微妙又重要,起码能在一段时间内,操控中原形势的走向。

    但是,谁若要号令天下,扫平群雄,就必须率先打破这种平衡,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这样的做法,是需要一定魄力的,也许会一举统一中原,克成大业,也有可能会成为众矢之的,招致其余两国的群起攻之。

    很快,三国之中,便有一国,打破了这种平衡,谁呢?李唐。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率领十万唐军,东征洛阳,正式揭开了李唐王朝统一中原的序幕。而且,唐朝挥师东征,进攻洛阳,也间接敲打了一下王世充、窦建德二人。这次东征,让王世充和窦建德都各自感到了不安。

    首先,最为不安的,当然是王世充。此次大举东征,唐军兵锋直指洛阳,并迅速席卷整个河南。一旦洛阳被唐军攻破,王世充的郑国,也将烟消云散。所以,无论如何,王世充肯定会死守洛阳。

    其次,即使唐军真的攻下洛阳,尽收河南之地,就真能满足唐高祖李渊的狼吞虎噬吗?肯定不会。灭了郑国之后,李唐王朝的下一个目标,便是窦建德的夏政权,势必直取河北。因而,李唐东征洛阳,与王世充政权开战,难免会让窦建德产生不安,有一种唇亡齿寒的危机感。

    必须要提及的一点是,在唐、郑两国的洛阳争夺战中,河北窦建德政权的立场,显得尤为重要。甚至可以这样讲,窦建德最终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洛阳之战的胜负,影响着中原总体战局的发展。

    李唐与郑国的洛阳之战,打了将近大半年,陷入了长期的拉锯与相持之中。王世充虽然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但依旧还在困守洛阳。唐军尽管连战连捷,却无法迅速攻克洛阳。究其原因,那是因为,两国实力均衡,难分伯仲。在这种情况下,窦建德的夏国,成为了唐、郑竭力争取的对象。

    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此时的唐、郑二国,犹如天平的两端;而窦建德则是一个重要的砝码。只要窦建德支持哪一方,哪一方的胜算就会更大一些,胜利的天平,就会向哪一方倾斜。李渊、王世充,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当然清楚窦建德的重要性,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拉拢窦建德,争取第三方势力的支持。

    战争初期,最先拉拢窦建德的,正是李唐王朝。武德三年(620年)八月,李世民率领十万唐军,刚刚进入河南,开到洛阳前线,李唐朝廷方面,就主动向窦建德抛出了橄榄枝。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前往河北,提出要和窦建德结盟。如果窦建德答应和唐朝结盟,那么,唐军东征洛阳,将会顺利许多。

    李渊为什么要和窦建德结盟?他有两方面的考虑。其一,唐高祖当然希望,能与夏国结成同盟,共同讨伐郑国,尽快攻下洛阳。其二,退一步讲,即使窦建德不答应与唐结盟,也不要和郑结盟,至少应该保持中立。

    面对李唐主动要求结盟,窦建德会作何反应呢?这位夏王的态度,十分暧昧,模糊不清。窦建德既没有答应与唐朝结盟,也没有明确拒绝。同时,为了表示礼尚往来,窦建德还释放了唐高祖的妹妹同安长公主,先前攻打黎阳,同安公主被俘。这一次,窦建德让她与唐使一同返回长安。

    那么,窦建德为什么会有如此奇怪的态度?很简单,他在坐山观虎斗。因为此时,洛阳之战才刚刚开始,唐、郑势均力敌,谁胜谁负,尚未可知。窦建德不清楚,唐军究竟能否占据上风。

    另外,窦建德也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与唐朝联盟,共同对付王世充,他担心是与虎谋皮,为他人作嫁衣裳。一旦唐军攻下洛阳,战争结束,夏国也将元气大伤。到时候,唐军若要一举灭夏,岂非易如反掌?因此,经过一番心理斗争后,窦建德还是婉言谢绝了唐朝的结盟请求。

    唐朝没能和窦建德结盟成功,王世充却成功了。最终,窦建德亲率大军,前来支援王世充,涉足洛阳战事。到底是什么原因,致使窦建德舍弃李唐,反而选择了王世充呢?其实,刚开始的时候,窦建德并不想救援王世充,无缘无故,谁愿意管这种闲事。更何况,郑、夏两国,早已交恶,积怨甚深:

    初,王世充侵建德黎阳,建德袭破殷州以报之。自是二国交恶,信使不通。及唐兵逼洛阳,世充遣使求救于建德。 (《资治通鉴》)

    起初,为了对抗李唐,窦建德主动和洛阳联合。当时,还是皇泰主杨侗在位。所以,窦建德向皇泰主奉表称臣,皇泰主遂册封窦建德为夏王。但是,好景不长。不久,王世充篡位自立,废黜了皇泰主,建立郑国。由于王世充的称帝,使得窦建德与洛阳所谓的盟友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窦建德看来,自己是向皇泰主称臣,又不是向他王世充称臣。所以,既然现在王世充篡位称帝,这个名义上的盟友关系,也就成为了一纸空文。于是,窦建德决定自己分家单干,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下书称诏,正式和洛阳分道扬镳。这样一来,王世充、窦建德之间的火拼,在所难免。

    果然,王世充称帝后,郑、夏两国之间,冲突不断,经常发生边境摩擦。比如,窦建德之前大举进犯唐朝潼关以东,攻陷了军事重镇——黎阳。不过,王世充也盯上了黎阳这块“肥肉”,称帝不久,即派兵马入侵黎阳,打算夺取黎阳。

    窦建德也不是吃素的,既然王世充主动挑衅,自己也不能示弱。随即,窦建德点齐兵马,一举袭破了郑国治下的殷州,作为对王世充入侵黎阳的报复。从此,郑、夏两国正式交恶,甚至连信使都不往来了。

    直到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唐十万大军挥戈东征,兵逼洛阳,郑军节节败退,坐困孤城。此时,王世充无计可施,自己根本不是李世民的对手。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寻找外援,他想到了河北的窦建德。于是,王世充派出特使,连夜前往河北,向窦建德求援,希望窦建德可以出兵相助。

    接到王世充的求援信,窦建德还在犹豫,到底该不该救援王世充,毕竟两国积怨已深。就在窦建德拿不准主意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番话,却让窦建德热血沸腾,并下定决心,出兵援郑。这个如此神通广大的人物是谁呢?中书舍人刘斌。他向窦建德献上了一条足以一统天下的计策:

    今唐有关内,郑有河南,夏居河北,此鼎足相持之势也。闻唐兵悉众攻郑,首尾二年,郑势日蹙而唐兵不解。唐强郑弱,其势必破郑,郑破则夏有齿寒之忧。为大王计者,莫若救郑,郑救其内,夏攻其外,破之必矣。若却唐全郑,此常保三分之势也。若唐军破后而郑可图,则因而灭之,总二国之众,乘唐军之败,长驱西入,京师可得而有,此太平之基也。 (《旧唐书·窦建德传》)

    首先,刘斌在为窦建德分析形势。当今天下,李唐坐拥关中、河东等地,郑国占据河南,夏国虎视河北,三国呈鼎足而立之势。现下,李唐集中全国精锐兵力,东征洛阳,灭亡郑国,只是迟早的事情。如果郑国被灭,唇亡齿寒,李唐下一步的行动,绝对是出兵灭夏。到了那时,夏国就岌岌可危了。

    然后,刘斌又向窦建德提出自己的建议。为今之计,大王应该全力救郑,共同击退唐军。这样有两个好处,退则可裂土割据,进则可兼取天下。不要说保全领地,就算是一统天下,亦不在话下。

    与郑联合,击退唐军,起码能够继续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唐军败退之后,郑国必然元气大伤,筋疲力尽。到时候,夏军不费吹灰之力,拿下洛阳,灭了郑国。之后,夏王便能集两国兵力,一路西进,突破潼关,攻入长安。届时,唐、郑二国,皆是夏王囊中之物,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听了刘斌的分析,窦建德心花怒放,这不正是自己心心念念的一统大计吗!所以,窦建德非常高兴,连连称赞道:“此良策矣。”偏偏这个时候,王世充遣使来夏,乞求窦建德出兵。刚想打瞌睡的时候,就有人来送枕头了。于是,窦建德当即满口答应,并派出使者前去洛阳,通知王世充,自己不日将率军而来,解洛阳之围。

    在通知王世充的同时,窦建德又派遣使者,前去面见李世民,希望李世民可以从洛阳撤军。李世民当然不会同意,但又不能公开和窦建德撕破脸。故而,李世民便将窦建德的使者留在军中,不予答复。

    不过,以李世民的睿智,他也判断出了,窦建德已经和王世充串通一气,上了王世充的贼船,所以,必须趁窦建德大军到来之前,快速攻下洛阳。正因如此,李世民加紧了对洛阳城的进攻,亲冒矢石,昼夜不停,才将王世充逼入绝境。

    虽然窦建德同意出兵援郑,但是,出兵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正式出兵之前,窦建德也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收拢大军、筹集粮草、分派众将等诸多事宜。

    另一方面,在率军开赴洛阳之前,窦建德还要做一件更加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肃清后方隐患,为救援洛阳解除后顾之忧。于是,窦建德开始大规模用兵,扫平周边威胁夏国的割据势力。

    自从窦建德兴起以来,河北群雄几乎都被窦建德征服。只有一些小股势力,处在夏国肘腋之间,以两股势力最为典型:幽州罗艺、曹州孟海公。这两股势力,虽然远远比不上窦建德,但也算要枪有枪,要人有人,要地盘有地盘,对于雄踞河北的夏国,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威胁。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窦建德自然不能容忍,他决意讨平这两股势力。然而,令窦建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两股势力,却是自己称雄河北以来,所遇到的最强劲的两个对手,特别是幽州罗艺。

    罗艺占据幽州战略要地,招兵买马,军力强盛。窦建德曾经数次围攻幽州,甚至有一次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试图打下幽州,灭了罗艺。不料,事与愿违。幽州久攻不克不说,反而损兵折将,进展不顺。几番较量下来,窦建德也明白,幽州一时难以攻克,只能暂时放弃了攻打罗艺的计划。

    无法攻下幽州,灭了罗艺,于窦建德而言,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情。但是,对于曹州的孟海公,窦建德可就没那么客气了。孟海公不比罗艺,兵少地稀,打起他来,要比攻打罗艺容易许多。

    孟海公此人,曹州济阴人士,也是隋末唐初的地方军阀之一。他的势力范围,包括曹、戴二州,占据周桥城,攻掠河南之地,一度拥有三万精兵。孟海公的实力不算强,但是对窦建德的夏政权来说,依然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所以,这颗钉子,必须要拔掉,只有将其彻底平定。

    武德三年(620年)十一月,窦建德亲率大军,渡过黄河,进攻曹州,征讨孟海公。第二年,也就是武德四年(621年)二月,窦建德攻克周桥,占领曹州,俘虏了孟海公。就这样,窦建德扫平了曹、戴二州。孟海公被俘后,窦建德并没有杀他,还收降了他原来的旧部,准备带着他们,一起救援洛阳。

    平定孟海公后,夏国后方基本趋于稳定,且窦建德的军事实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扩充。而此时,兵马、粮草均已筹集完毕,一切准备就绪。于是,窦建德决定,要亲率大军,去解洛阳之围,夹击唐军。

    武德四年(621年)三月,窦建德命大将范愿留守曹州,自己则亲率夏国全部精锐主力,以及新收降的孟海公、徐圆朗部众,总计十余万兵马,号称三十万大军,从河北开拔,浩浩荡荡,向西救援洛阳。

    窦建德亲率十余万夏国大军,向洛阳进发,一路攻城略地,势如破竹。首先,夏军兵至滑州,驻守滑州的郑国行台仆射韩洪,一看是窦建德大军,立即打开城门,接应夏军。因此,夏军暂时驻扎于酸枣。

    不久,窦建德继续挥军西进,连克管州、荥阳、阳翟等地,水陆并进,以船运粮,溯黄河西上,声势尤为浩大。窦建德如此大张旗鼓,高调出兵,目的无非有两个,第一,告诉王世充,自己已经率军赶到;第二,也是为了震慑唐军。

    王世充得知窦建德来援的消息后,大喜过望,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窦建德给盼来了。因此,王世充的弟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派遣手下大将郭士衡,率领数千兵马,前去与窦建德的部队会合。会合之后,窦建德部在成皋东原驻营,并于板渚营建宫室。紧接着,窦建德又遣使与王世充互通消息,希望东西夹击唐军。

    唐朝东征中原的两大强敌,终于联合在了一起,齐聚洛阳。李唐王朝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唐、郑、夏三国大军,即将在洛阳城下,展开一场千古大战,这也是决定天下走向的一场大战。

    再来看看窦建德这边的情况。

    按道理,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大军,抵达洛阳,应该立即与王世充夹击唐军。不过,窦建德并没有把事情做绝,他还是给双方留了一丝余地,决定先礼后兵。一方面,窦建德出兵救援洛阳;另一方面,他则与唐军保持联系。

    刚刚驻军下来,窦建德便给李世民写了一封亲笔信。在信中,窦建德希望李世民可以引兵退回潼关,归还原先占领的郑国土地,双方罢兵言和,重修旧好。可以看出,窦建德这是在两头押宝,不管最后唐、郑双方谁赢了,窦建德都可以获得更多选择的余地,不至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可惜,窦建德的如意算盘打错了,他的对手是李世民。此次东征,李世民亲率十万唐军,兵临洛阳城下,就是要攻下洛阳,灭了王世充,统一中原。所以,李世民自然不会因为窦建德的三言两语,便引兵退去。窦建德有些异想天开了,他以为李世民会被吓住,但这招对李世民根本不起作用。

    话又说回来,窦建德救援洛阳,也给李世民出了个难题。战争发展到现在,旷日持久,李世民遇到了和当年李密一样的难题:两线作战。王世充、窦建德连成一片,对唐军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本来,李世民率领唐军,经过将近半年的浴血奋战,已经消灭了王世充大量的有生力量,迫使其龟缩洛阳城中。一切按部就班,本应胜券在握。可是,郑、夏联盟,使得情况发生巨变。所以,李世民必须趁夏军到来之前,攻下洛阳。然而,洛阳城始终未能攻克,就让事情变得复杂了。

    洛阳久攻不克,王世充据守孤城,唐军顿兵于坚城之下;窦建德大军又赶来增援,与王世充合兵一处。万一王世充、窦建德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十万唐军,随时面临着兵败的危险。

    在这个历史的重要关头,李世民再次面临选择。老实讲,李世民这次所要做出的选择,是他多年军事生涯中最艰难的一次,要比平定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难上百倍千倍。稍有不慎,不单单是打不下洛阳,反而会功败垂成,导致大唐失去统一中原的良机。李世民身为唐军统帅,必须要对十万将士的生命负责。

    因此,接到窦建德要求退兵的亲笔信后,李世民不敢擅专,立刻召集文武将佐,进行商议,集思广益,讨论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窦建德大军。没有想到,唐军内部,关于此事,居然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王世充、窦建德联盟,形势对唐军非常不利。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将佐之间的分歧,也随之出现。以文臣、武将为代表,一部分人主张暂避敌军兵锋,撤出洛阳,返回关中;还有一部分人,则坚决反对撤军,极力主张和王世充、窦建德一战到底。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各有各的道理。

    比如,唐军中的一位将领,率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谁呢?宋州刺史郭孝恪。郭孝恪此人,前文曾经提到过他。郭孝恪早年在瓦岗军中效力,一直是名将李世勣的得力助手,与李世勣一起镇守黎阳、共同反出窦建德大营、经营武牢以东。可以看出,郭孝恪是一位极富韬略的唐初名将。

    李世民召集将佐商议,郭孝恪第一个发表自己的意见。他是唐军中典型的主战派代表,坚决反对从洛阳撤军,主张和王世充、窦建德死磕到底。并且,郭孝恪专门向李世民献上一条计策:

    世充日踧月迫,力尽计穷,悬首面缚,翘足可待。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汜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旧唐书·郭孝恪传》)

    郭孝恪准确分析了洛阳的敌情,在他看来,王世充已经是山穷水尽,再也没有一战之力。只要继续围困洛阳,王世充便不足为惧。所以,唐军目前面临的唯一敌人,正是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军。

    别看夏军声势浩大,但是,郭孝恪认为,窦建德远道而来,士卒疲惫,粮草不济,正好有利于唐军避实击虚,出奇制胜。故而,郭孝恪提出了一个方略,应该派出精锐部队,坚守虎牢关天险之地,屯兵于汜水,截住窦建德大军,与其对峙;然后,逐渐消耗夏军军力,再寻找战机,一举击败夏军。

    实事求是地讲,郭孝恪不愧是一员名将,熟谙用兵之道,他“请固武牢,屯军汜水”的建议,不失为一条妙计。很快,继郭孝恪之后,又有一人,提出了与郭孝恪一样的观点,——记室薛收。

    薛收是李世民的重要幕僚,也是隋朝著名诗人、文学家薛道衡之子,后来更是著名的“秦府十八学士”之一。此人虽是文官,但他在军事方面,却有着独到的见解。洛阳战事胶着,窦建德大军来援,不少人建议从洛阳撤军。薛收却不赞成撤军,他也向李世民进言,只不过他的分析,比郭孝恪更加透彻:

    世充保据东都,府库充实,所将之兵,皆江、淮精锐,即日之患,但乏粮食耳。以是之故,为我所持,求战不得,守则难久。建德亲帅大众,远来赴援,亦当极其精锐,致死于我。若纵之至此,两寇合从,转河北之粟以馈洛阳,则战争方始,偃兵无日,混一之期,殊未有涯也。今宜分兵守洛阳,深沟高垒,世充出兵,慎勿与战,大王亲帅骁锐,先据成皋,厉兵训士,以待其至,以逸待劳,决可克也。建德既破,世充自下,不过二旬,两主就缚矣。 (《资治通鉴》)

    之前郭孝恪提出固守虎牢关,屯军汜水的方略,仅仅是从战术方面出发;而薛收的一番建议,则是站在全局考虑问题,高屋建瓴,见解独到。可以说,薛收是一步步通过分析敌情,进而提出具体方案。

    首先,薛收认为,绝不能让王世充、窦建德联合在一起。唐军围攻洛阳数月,王世充损兵折将,城中粮食几乎耗尽,破城指日可待。倘若郑、夏一旦联合,窦建德将会源源不断,从河北向洛阳转运粮食。只要有了粮食供应,王世充便会下定决心,死守洛阳。那样一来,唐军攻克洛阳,就会增加许多难度。

    如何才能摧毁王世充、窦建德之间的联盟?薛收提出了一个方案,分两步走。其一,留下主力部队,继续与王世充周旋,围困洛阳;其二,由秦王李世民亲自率领精锐,长途奔袭,进据成皋,阻击窦建德的大军。灭掉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军,就等于彻底灭掉了王世充最后的希望。届时,洛阳定能不攻自破,还可以将王世充、窦建德两股强敌,一网打尽,来个一锅端。

    总而言之,无论是郭孝恪,还是薛收,都是积极主战,建议兵分两路,一边继续围困洛阳,拖住王世充;另一边,突出奇兵,进占成皋、虎牢关一带,伏击窦建德的十余万精兵。显然,李世民是赞同这个方案的。不过,唐军内部,也传来了另外一种不同的声音:力主撤兵。

    建议撤军的一派,主要以萧瑀、屈突通、封德彝等老臣、老将为代表,他们一向主张稳扎稳打,反对冒进。所以,萧瑀、屈突通、封德彝三人,一致认为,洛阳久攻不下,窦建德又与王世充联合,情况对唐军极为不利。此时此刻,唐军应该退保新安,暂避敌锋,养精蓄锐之后,以利再战:

    吾兵疲老,世充凭守坚城,未易猝拔,建德席胜而来,锋锐气盛;吾腹背受敌,非完策也,不若退保新安,以承其弊。 (《资治通鉴》)

    两种意见,一边主张兵分二路,一边则主张撤出洛阳,摆在了李世民面前,供他选择。负责地讲,这两种意见,都不失为良策。主战的观点,是出奇制胜的险招;而退保新安的提议,也是步步为营的稳妥之策。接下来,就是要看,李世民如何选择了,是继续打下去,还是引兵撤出洛阳。

    要么说,李世民毕竟久经沙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他的思维不同于常人。思来想去,李世民最终决定,采纳郭孝恪、薛收等主战派的意见,拒绝从洛阳撤兵,将这个仗继续打下去。

    李世民认为,此时绝不能撤兵,一旦撤兵,势必前功尽弃,大唐统一中原,也将遥遥无期。分兵伏击窦建德,虽然看似非常冒险,但也是险中求胜的奇谋。只要能够打败敌军,攻下洛阳,这个险还是值得一冒的。于是,李世民决意分兵。并且,李世民又将自己的作战意图,详细地向众将佐解释道:

    世充兵摧食尽,上下离心,不烦力攻,可以坐克。建德新破海公,将骄卒惰,吾据武牢,扼其咽喉。彼若冒险争锋,吾取之甚易。若狐疑不战,旬月之间,世充自溃。城破兵强,气势自倍,一举两克,在此行矣。若不速进,贼入武牢,诸城新附,必不能守;两贼并力,其势必强,何弊之承?吾计决矣! (《资治通鉴》)

    这段话,充分展现了李世民的军事思想。作为一军主帅,李世民具有统筹全局,纵横捭阖的眼光,他一眼便看透了战局。多年的戎马生涯,让李世民时时刻刻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作出正确的判断。

    在李世民看来,王世充目前主力折损,粮食耗尽,坐困洛阳孤城,不足为虑。只要唐军继续对洛阳围而不攻,困也能把王世充困死。所以,王世充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

    至于窦建德,李世民分析得更为透彻。不要看窦建德此次带了十几万大军,一路攻城略地,声势浩大。实际上,窦建德也已是强弩之末。在此之前,窦建德刚刚率军,击破了孟海公所部,整个部队难免会产生轻敌的情绪。再者,窦建德救援洛阳,千里行军,士卒必定十分疲惫。

    十余万夏军,骄惰疲惫,正好为李世民营造出了歼敌的战机。更令李世民感到万幸的是,窦建德率领十余万大军,来援洛阳,驻兵于成皋,并没有发兵攻打虎牢关。先前,唐军已经从王世充手中,夺下了虎牢关。那是因为,李世民深知虎牢关的重要性。然而,窦建德初到洛阳,却没有攻打虎牢关,无疑帮了李世民一个大忙。

    正是因为窦建德的这个疏忽,才让李世民想出了一条对付窦建德的妙计。什么妙计呢?赶走窦建德前面,率领精锐部队,抢占虎牢关,扼其咽喉,伏击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倘若错过了这个机会,窦建德突破虎牢关,与王世充合兵一处,夹击十万唐军,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换言之,只要在虎牢关提前设伏,灭掉窦建德的这股援军,就等于断了王世充最后的念想。到时候,洛阳内无可战之兵,外无救援之军,王世充就只剩下投降一条出路。这样一来,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强敌,能被一举消灭。河南、河北也可尽成李唐囊中之物,统一中原,也将成为现实。

    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李世民最终决定,兵分两路,留下唐军大部分主力,继续围困洛阳,将王世充压制在城内;而后,李世民亲率一支精兵,以最快的速度,抢占虎牢关,迎击窦建德的十余万大军。

    然而,屈突通等军中老将,依旧觉得此举过于冒险,还是稳妥为上。因此,他们仍然向李世民进言,建议暂时将大军撤出洛阳,解围据险,静观其变。说白了,还是原来的老生常谈:撤军。李世民当然不能同意,想都没想,直接否决了屈突通等人的建议。他决定的事情,不会轻易改变。

    打定主意后,李世民立即开始调兵遣将,对唐军各部进行部署,下令“中分麾下”。为了更好地完成破郑灭夏的作战任务,李世民将唐军分成两部,一部由老将屈突通辅助齐王李元吉,率领唐军主力,继续围困洛阳城;另外一部,则由李世民亲率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东出虎牢关,截击窦建德大军。

    此前,武德二年(619年)的时候,齐王李元吉由于守城不力,不战而逃,致使太原失守,河东陷入一片战火兵燹。丢失了太原,使得齐王李元吉在唐朝国内,声名俱丧。所以,自从丢失太原后,唐高祖李渊便一直没有让李元吉再次领兵。所以,此次攻打洛阳,李元吉跟随二哥李世民,一道出征,实际上也就是跟在李世民身边打打杂。

    虽然,李元吉也参与洛阳之战,但李世民心如明镜,自己这个弟弟,有几斤几两。故而,尽管李世民命他围攻洛阳,却不可能让他独断专行,留下经验丰富的老将屈突通,作为副手,辅助齐王。实际上,如何用兵,如何围困洛阳,李元吉根本不懂,一切也只能仰仗屈突通了。

    留下李元吉、屈突通率领主力,围困洛阳,其主要目的,就是牵制住王世充,不让他从洛阳出兵,与窦建德会合。只要不让王世充率兵出城,唐军主力围城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与此同时,李世民的任务,亦是无比艰巨,他要亲率三千五百玄甲军,前往虎牢关设伏,截击窦建德十余万大军。

    如此看来,两路唐军,各有分工,且互相配合协作。李元吉、屈突通围困洛阳,李世民奔袭虎牢关,环环相扣,互为因果。唐军主力围击洛阳,阻止王世充发兵出城,才能为李世民在虎牢关一战,争取更大的胜算;同样,李世民在虎牢关截击夏军,却直接关系到能否拿下洛阳。

    此次,李世民将伏击夏军的地点,选在了洛阳天险之地——虎牢关。虎牢关,自古以来,便号称兵家必争之地。据《穆天子传》记载,相传,西周时期,周穆王曾经将进献上来的猛虎,圈养于此,故名为“虎牢关”:

    天子猎于郑,有虎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命蓄之东虢,因曰虎牢。

    虎牢关是所谓的“洛阳八关”之一,位于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是洛阳以东的重要门户、关隘。并且,虎牢关此地,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李世民将伏击夏军的地点,选在了天险虎牢关,希望凭借此处的天险优势,挡住窦建德大军。

    更何况,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此时正驻扎在成皋东原,与虎牢关近在咫尺。一旦窦建德反应过来,率军攻取虎牢关,那样一来,李世民所有的计划,就都泡汤了。所以,李世民必须要加快速度,赶在窦建德之前,迅速抢占虎牢关,打乱窦建德的部署,为虎牢关伏击战占得先机。

    当时,李世民率领三千五百玄甲军,正是在正午时分出兵,向虎牢关进发。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唐军的动静,闹得很大,“时正昼出兵,历北邙,抵河阳,趋巩而去”。李世民与他的三千五百玄甲军精锐,浩浩荡荡,经过北邙山,直抵河阳,一路之上,烟尘滚滚,千骑驰奔。

    恰巧,王世充正好站在洛阳城头,向城下瞭望,发现唐军似有异动。如果王世充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出兵袭击唐军,历史也许就会重写。然而,自青城宫之战后,王世充被李世民打怕了,他担心,这是李世民的诱敌之计,故意引诱自己出城,围而歼之。因此,狐疑之下,王世充选择了按兵不动,眼睁睁地看着唐军绝尘而去。

    如果王世充有先见之明,发觉唐军的意图,及早预料到李世民会前往虎牢关截击夏军,岂会放过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一失足成千古恨。最终,虎牢关之战,成为了决定洛阳战役的关键性一战,也成为了郑、夏两国的坟场,断送了各自的军队与政权,好戏才刚刚开始。

    在王世充、窦建德结成同盟,夏国十余万大军,抵近洛阳,陈兵成皋,对唐军形成夹击之势的情况下,李世民审时度势,冷静判断,制定出了一套瓦解郑、夏联盟的方略:一面围困洛阳,一面设伏虎牢关。

    不过,这种双管齐下,也是要冒很大风险的。首先,万一李元吉、屈突通围困洛阳失利,被王世充钻了空子,即使李世民在虎牢关打得再好,也是徒劳。另外,李世民此次前往虎牢关,所带的兵力,着实少了些,仅仅三千五百玄甲军,连一万人都不到。反观窦建德,坐拥十余万大军,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虽然,李世民的亲兵玄甲军,是唐军中最精锐的一支劲旅,所向无敌,就连王世充的江淮主力,被这支部队杀得所剩无几。但是,尽管玄甲军战力强劲,毕竟人数太少,要以三千五百人,对战窦建德的十余万夏军。兵力对比,那可不是一般的悬殊。因此,李世民面临的危险,依然是一个未知数,很有可能会全军覆没。

    所以,虎牢关之战,自然而然,成为了洛阳战役后期阶段,唐、郑、夏三国关注的焦点。那么,在即将到来的虎牢关之战中,面对数倍于己的窦建德大军,李世民又是如何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与十余万夏军周旋?虎牢关之战,又充满了怎样惊心动魄的沙场较量,以及金戈铁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