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实业巨头 > 243 汇丰的阳谋

243 汇丰的阳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你们尽快决定下来吧,如果你们放手,就放手,然后平息这件事,如果不放手,那我这边的资金还会给你准备,利息方面还是跟之前一样的低息,但抵押物方面,得重新记定一下。”沈弼顿了顿,还是说道。

    “好,我明白了。”纽壁坚也明白了沈弼的意思,显然,他对自己这边也不是绝对的支持了。

    到了这个地步,纽壁坚其实也知道独木难支了,之前是将中环大厦作为希望,却想不到根本谈不拢,目前自己一方处于绝对的劣势了。

    纽壁坚与鲍富达离开后,沈弼看着迪斯说道:“这件事,你现在怎么看?”

    “怡和已经没有任何希望了,他们在前几年大量稀释自己手中的股份,就已经失去了九龙仓的绝对控制权了,以现在华资资本的发展速度来看,就算没有陈志文,他们这些人,迟早也会对九龙仓下手。”迪斯分析道。

    “也就是说,现在香港的很多英资公司,只要没有控股权的,都会有危险了?”沈弼淡笑着说道。

    “也得看有没有价值了,没有大量优质地皮的,估计可能还没看得上的。”迪斯说道。

    沈弼点点头说道:“那就是说,未来几年,香港的金融市场,会很热闹了?”

    “可以这么说,特别是陈志文,先是和记,后面又是九龙仓,谁也不知道他下一个目标是谁?”迪斯说道:“以陈志文旗下那几大产业的发展情况,这香港,以后是没人有办法限制他了。”

    迪斯对于陈志文的发展过程花费了不少时间来研究,美的、红牛以及美国的好市多,都是非常优质的资产,在这些自己的领域都获得了非常大的成功,任何人获得其一,便可成为香港呼风唤雨的商界风云人物,而陈志文旗下有三个,同时,围绕这三大产业,陈志文还在努力像周边产业链或者供应链扩张,不但稳固了三大巨头产业的同时,也增强了自己的实力。

    比如由好市多衍生出来的星河贸易,已经成为整个香港最大的贸易出口公司,每个月都有上亿港元的订单从这里发出,养活了成千上万的相关产业工人,只凭这一家贸易公司,就足以让汇丰也给三分面子了。

    “你觉得他为什么能够发展的这么快?这才几年时间便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沈弼又问道。

    迪斯思考片刻后说道:“因为国际市场,陈志文的产业很多,但除了地产公司,其他的都是靠着海外市场。”

    “对,就是海外市场,我们香港人口不到500万,欧美有着七八亿人口,每个人买一瓶矿泉水,都能早就一个亿万富豪,这就是陈志文与众不同的地方,从始至终,他抓住的是海外市场。”沈弼叹气说道:“香港这么多百年企业、也有那么多白手起家的创业者,但都是绕着香港市场,即使有少数人去海外投资,也都是选择的比较稳的矿产、农牧场之类,所以辛苦奋斗了几十年,却被人家以十分之一的时间给超过了。”

    “但是想国际化也没那么容易的,饮料、电子产品,不说香港,就是全球能够在这两个领域成功的,也都是屈指可数了。”迪斯说道。

    “也对,香港出现这样一个怪胎,对我们来说可真不是好事啊。”沈弼摇摇头说道,他虽然不在乎华资或英资谁为大,但这个前提是汇丰能够控制的情况下,这两边形成平衡之后,汇丰作为提供资金的银行,可以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陈志文的地产公司规模虽然也大,但非地产公司的规模更大,外加与海外花旗、摩根银行的关系很近,完全不需要绝对依赖汇丰,这种情况下,不管陈志文是英资还是华资,对汇丰都是不好的。

    迪斯又说道:“沈弼先生,以现在陈志文的情况,我们已经没办法压制他了,与他对抗对我们也没有任何好处,所以与其想办法压制他,还不如快速提高我们。”

    “你的意思是,尽快让汇丰国际化?”沈弼立刻明白了这位最能干手下的意思。

    汇丰银行自70年代初,就有了国际化的想法,在上一任大班桑德士的时代,就意图收购英国本土的一家银行,但因为石油危机的爆发暂停,后沈弼接手后,也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对,既然我们选择了海洋密兰银行,就需要尽快下手,进入了北美的市场,我们才算真正的走出国际化,而且北美市场的规模百倍大于香港,在那边只要取得一点成就,汇丰的规模就可以扩大几倍了。”迪斯说道。

    “你说的有道理,只是想收购美国的银行,流程很繁琐,我就是再急,也只能等待美联储的通知。”沈弼点点头说道。

    海洋密兰银行,是美国目前第27大银行,虽然排名靠后了一点,但这是在美国,放在香港的话,足以排到前三了,而银行也涉及国家的金融安全,外资想收购,自然需要央行或者有关机构的审核才行。

    “我们的资料都已经提供了,只是美国那边流程太慢了,如果我们打点关系的话,说不定可以更快一点。”迪斯说道。

    “你是想hl?”沈弼皱眉说道,其实这种事情在欧美也很常见,但这是汇丰第一次去美国投资,不太敢激进。

    “并不是对美联储的人,而是部分议员,虽说议员不能接受国外的资本,但绕过这一条规定的方法很多,完全合法。”迪斯说道。

    “行,那这件事你去操作,尽快获得美联储的批准吧。”沈弼点点头说道。

    “好,我这就去办。”迪斯说道:“另外,我也想到了一个方法,也许能够拖延一下陈志文。”

    回到星河集团的总部后,陈志文立刻安排许金宏以九龙仓大股东的名义,公开发出将与十天后召开股东大会,反正不论怡和卖不卖手中股票,股东大会也都是要召开的。

    后续几天,星河集团在港交所的收购桌上,收购九龙仓股票的价格已经由40港元跌至30,而怡和那边,则也过一段时间,就出资在股市收购回购部分股票,将股票一直维持在30港元左右。

    而股民们,则又炸毛了,从40港元跌到30港元,可不仅仅是收购价格的降低,而是表明星河集团已经胜券在握,但偏偏怡和那边的反应也很奇怪,即没放弃,也没趁着股价低一点的时候动手。

    这也让不少股民开始觉得,后续还有点希望,于是选择继续持有手中股票,甚至还有人也下重资抄底,什么时代,都不缺敢赌命的人。

    “这段时间,与九龙仓的一些股东接触的怎么样了?”站在和记大厦的最高层,陈志文俯视着下方无数人从港交所中进进出出,不由得有点失了神。

    他不希望以强硬的手段与怡和硬碰硬,一是担心逼的太急,怡和集团狗急跳墙真的调集大量资金来跟自己对着干,那可就亏大了,怡和现在虽然负债严重,但真的拼命卖掉两栋中环大厦,也够烧一段时间了,同样也会让陈志文这边损失惨重。

    另外一方面,就是担心一旦自己强行加码收购,怡和那边会不会与历史上一样,反而会将他们手中股票高价卖给自己,历史上的包玉冈就被坑了,虽然他表面上说不在乎,但心里谁知道?从战略上来说,船王登陆的确是完成了,但战术上肯定能少亏一点就是一点。

    现在这样温水煮青蛙,将价格压下去,再慢慢收购股票,才是最合适,不过操盘团队也在随时盯着股价,一旦有上升趋势,就极有可能是怡和准备拼一把了,那自己也就顾不得其他,只能硬上。

    同时,周家杨也在派人与九龙仓的其他股东接触,意图获得他们的支持,或者直接从他们手中收购股票,不在股票市场上的收购,并不会直接影响股价。

    “我已经接触了不少人,但他们似乎都是想让我们高价收购他们手中的股票,不少人还开到了60港元一股,估计还在后悔之前股价最高的时候没有卖出去。”周家杨说道。

    “那种时机可没多久,怎么可能让他们占到这个便宜。”陈志文淡笑说道,之前股价冲到最高的时候,他这边连忙反手就开始出手手中股票,一是可以迅速套现大量资金,第二就是压住股价,一举两得,而大股东的抛售,自然导致60港元的股价昙花一现。

    “这些人很聪明,都不太愿意在股东大会上站在我们这边,除非我们高价收购他们的股票。”周家杨接着说道:“后来我说服了一人,他告诉我,是获多利的人找到他们,让他们不要在股东大会上支持我们,因为一旦我们获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那股价必然大跌,以之前九龙仓的最高股价,我们也不可能对九龙仓进行私有化,所以支持我们,就是和钱过不去。”

    “这还真的有点道理,迪斯与沈弼,果然会在背后捣鬼,不会让我们这么容易收购九龙仓。”陈志文想了想说道。

    获多利的人,说的基本上也是正确的,如果他是小股东,恐怕也会动心,毕竟,支持了你我手上的股价就会暴跌,亏的是我。

    “这一点上汇丰与这些小股东的利益都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一直与怡和对抗下去,那么必然会一直对耗,汇丰必然可以从中受利。”周家杨说道。

    “这可真是给我下了一个阳谋啊。”陈志文皱眉说道,除非到了最后紧急时刻,要不然他是不可能以60港元一股的价格收购的,代价太高,想收购10,那得花费6亿港元,甚至可能还不只,因为这个消息一旦放出去,股价可能还会涨。

    在置地饮牛奶的过程中,置地与牛奶的股价可是也涨了将近五六倍,如果不是靠着以股换股,那当年的置地根本就不可能收购的了股价大涨的牛奶国际。

    “我已经趁着这段时间,九龙仓股价在30港元左右波动的时候,利用其它户头慢慢收购,但不能太过激进,估计短时间内也收购不了太多。”周家杨又说道。

    “能收购多少就收购多少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除了公开30港元一股收购,周家杨还专门在股市上进行收购,但不能投入太多资金,现在的市场太敏感了。

    “好,那我还继续联系那些小股东,汇丰的人,应该也不太可能联系上所有人,也许还有些机会。”周家杨说道。

    “可以,再放个消息到市场上去。”陈志文说道:“就说如果我们获得了九龙仓的控股权,那么就会立刻开发九龙仓旗下的诸多地皮,以及会联系海外银行进行低息贷款,来完结海港城的业务,加上我这边在海外有着深厚的关系,可以吸引国际品牌来入驻海港城,总之,怎么吹怎么好就行了。”

    “陈生的目的,是为了吸引那些份额非常小的小股东?”周家杨问道。

    “对,九龙仓这种几十年历史的上市企业,大一点的股东其实也没多少了,主要还是无数小股东及股民,只要将牛皮吹大,让他们相信我们接手后九龙仓会更好,那就足够了。”陈志文说道。

    “明白了。”周家杨点点头,随后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各方势力仍然在暗流涌动,小道消息传闻,上一任怡和大班亨利凯瑟克来到了香港,也有消息说,花旗银行驻新加坡的副总裁也来到了香港,与陈志文会面了一小时,双方满意而归。

    各类小道消息,让九龙仓的股价一会低至30一下,一会又冲到高位,接近60,不过低水位的情况较多,因为,股东大会的召开,其实就是收购方放弃了在股市中强行收购,而是准备借助股东大会来获得管理权,这种情况下,市场普遍还是不看好股价的。

    (本章完)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