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工业基础的重要性
“酒?白酒?”陈志文想了想说道:“这玩意,欧美人一般不喜欢喝吧?”
“我觉得倒是可以试试,万一有鬼佬喜欢呢,再说,欧美也有很多华人,光是这个也是不小的市场了吧?就是不知道陈生你的欧美超市客户,愿不愿意接受来自内地的酒?”曾梓倖问道。
“进超市倒不是问题,但放在什么位置,能不能卖的好就难说了。”陈志文想了想回答道,好市多是自家的倒好说,但沃尔玛就有点难度了,卖的不好肯定被扔在角落甚至下架,他虽然是沃尔玛的股东,但总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就出面找沃尔顿吧?更不要说欧洲的几个超市了,完全就是正常的贸易合作关系,客户是上帝,自己的酒能不能进超市都难说。
“那也可以试一试。”曾梓倖说道。
“其实很难,白酒太烈了,大毛人可能喜欢,欧美一般人还是喜欢比较温和的酒,如果国内能够造出类似的酒,我倒是有渠道把这些酒送进美国的酒吧。”陈志文说完后,才想到在美国也有很多酒鬼的,如果自己能够提供廉价的酒,倒也是一个不错的路子。
同样,酒吧也是一个不错的渠道,但前提是口味得合适,如果这条路行得通,那对自己也有好处,可以进一步拉近自己公司与美国酒吧渠道的联系,无论是自己的红牛,还是未来的街机,与酒吧的关系都比较密切。
在红牛扩张到一定程度后,就开始了与美国部分酒吧渠道的货物供应商进行了联系,由他们做中间人,来负责酒吧市场的红牛以及街机,要不然,成千上万的酒吧,红牛不可能做的到与每一家都进行联系,可口可乐都做不到。
酒吧的主要供应商自然是酒类供应商,如果自己能提供性价比高的酒,这可能也会是个不小的市场,在原先的历史上,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可没有什么人从国内大量廉价酒去美国酒吧的。
当然,这也只是兴趣使然,安排一个人去负责就行了,主要还是为了帮国内一点,要不然,这种非自己主业的业务,他根本不会过问。
“好,那我回去打个电话。”曾梓倖笑说道。
“对面有电话?”陈志文问道。
“有,这是一个负责广交会的领导干部,当然有电话,不过只能接,不能打向海外。”曾梓倖说道。
“那也比没有强多了,不然你真得写信了。”陈志文笑了笑说道。
“其实,也可以电报,就是字数太少了,说不清楚。”曾梓倖哈哈笑道。
“那这么看来,能做的生意其实不多啊。”陈志文说道。
“是不多,我还去看了五金工具,国内的钳子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太容易生锈了,。”曾梓倖说道:“我带了样品回来做测试,放在盐雾箱里测试,不到半天就全绣了,嗯,盐雾箱是一种测试金属防锈能力的设备。
我看过星河贸易订单中对防锈方面的要求,国内的五金达不到。”
“是因为钢材料不行吗?”陈志文问道。
在很多贫困地区,五金是包括水桶脸盆等日常用品的,因为没有石化工业的情况下,塑料制品的价格昂贵,采用金属冲压会更划算,但欧美自然不会这样,欧美超市的五金主要是工具,如榔头、钳子、扳手等等。
因为人工贵,所以每个家庭都会购买一些,因此需求量非常大,虽然在使用频率上远比不上工业需求,但民用商品也非常重视防锈能力,要不然卖给客户半年后就生锈了,哪怕只是表面一点锈迹也不行,只会砸了自己的牌子,沃尔玛、好市多对这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
“这倒不是,普通五金工具对钢材料要求不高,内地缺的是表面处理能力,这也是金属防锈的一种工艺。”曾梓倖说道。
“你倒是懂的挺多的吗?”陈志文笑道。
“我虽然做纺织服装的,但以前也接触过五金,而且我服装设备上的一些夹具、磨具也都是金属,这方面也是必须要求,金属都做不好,其实就什么都做不好,香港其实也一样,香港的五金工具很多也是送到湾湾做表面处理的。”曾梓倖解释道。
“是啊,最基本的金属都搞不好,其他工业是难。”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在后世,很多21世纪的国内人,对身边工业品的数量价格都很不在意,认为这是正常现象,但其实,对于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很多工业品是非常奢侈的,有时候,一个简单小产品,比如指甲剪,需要不少设备及工艺为基础才能做的出来,要不然,就是只能进口,价格必然非常的贵。
在没有工业化的国家,各类工业品很多都是非常的贵,直到后来内地成为世界工厂,各类廉价工业品才开始遍布全球,但没有外汇的南美、非洲、东欧、南亚等国家,价格仍然昂贵。
最基本的工业,是一切制造业的开始,哪怕是最简单的纺织业,如果没有钢铁、化纤等工业,那就只能跟香港这样做个组装,甚至没有化工、化肥工业,连农业都会是个大问题,比如21世界的南亚超级大国,看起来很强大,人口众多,但化肥还需要大量进口。
“这也是没办法的,我也跟内地那边说了这个事,但这个事情可不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能改变的。”曾梓倖说道。
“那就算了,等国内有这个能力的时候,再合作吧。”陈志文点点头说道。
五金这种小玩意能不能合作,其实倒无所谓,关键就是改开之后自己必然要去国内大投资,如果没有配套的辅助行业,会很麻烦,如果什么都从香港这边转口进口,算上成本可能就没什么成本优势了,除非自己也去投资最需要人力的行业,比如纺织、玩具等等,这可能也是改开初期这类工厂特别多的原因了,只有当配套设施完善了,更有技术含量的工厂才可能去投资。
工业的基础配套,就是这么重要,到了后世的21世纪,很多东南亚国家想承接内地已经快被淘汰的低端制造业,但都折腾了很多年才能慢慢起步。
“陈生,还有一件事,之前你也委托我去查找内地的卫生纸情况,我也去问了一下,内地虽然也有,但质量方面太差了,纸的表面太粗糙了。”曾梓倖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塑封袋,里面有几页卫生纸,递给了陈志文。
“是很粗糙,美国客户是不会用这种纸的。”陈志文摇头说道,不要说餐巾纸,就是当卫生纸,手上的这一款也不行,手摸着都不舒服。
“我拿到这个的时候,就知道不行了。”曾梓倖无奈说道:“我也给了他们一些餐巾纸,就看以后他们能不能也造出来了,造纸业这方面我也不懂。”
“没事,星河贸易已经在印尼找到了替代品,质量还不错,暂时就先这样吧。”陈志文说道,他是想给国内一些订单,现如今的国内,已经开始在准备改开了,对外汇与经济开始看重,也是真实的需要,自己这种超市日常生活用品的订单是很适合国内的,但订单量大的超市用品,要求方面也很高,国内实在没办法满足,那也就只能罢休。
再说,曾梓倖认识的人可能级别还不够,等改开之后,自己的订单量也会提高几倍乃至几十倍,足以让国内一些大领导重视了,到时候再具体合作。
实在不行,就自己投资,反正后世的大超市,一些常用商品自己生产也很常见。
ps:说两个事情。
第一,之前在前面开了一个单张,讲了以后会写汽车,不少书友都觉得不行,还说在香港建厂不可能……
关键是,我什么时候说过在香港搞汽车?想想也不可能啊,至于怎么在汽车领域发展,我大纲也早就写好了,逻辑方面我自认还是没问题的,大家不要急。
其实正文内容中我多次说到未来香港肯定不能发展大型制造业,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但说多了很多人就会觉得我重复水字数……
第二就是更新问题,作为上班的兼职,加上家里还有孩子,一天6000字基本上就是极限了,所以我会尽量三更,但扛不住也只能两更,而且我后面的存稿章节都开始往3000字+的篇幅写,以后应该会统一成一天两更,一更平均3000字,这样内容也丰富一些,2000字章节实在是写不出什么内容!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了,谢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