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中秋佳节,母子分别
收徒结束,中年儒生带着宁道缺来到皇城最高的宫殿——勤政殿。
大殿之中,并没有奢华的金银装饰与乐师歌姬。
有的只是檀香袅袅,一方书案,以及那书案之上堆叠的奏折和一支水墨未干的笔。
这是宁天武生前最常待的地方。
中年儒生漫步至殿外的高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皇城。
极目远视,甚至能看见大宁子民的点点滴滴。
有叫卖的小贩,有嬉戏的孩童,也有带着一身疲惫却满脸笑容的丈夫与妻子
“人皇把他们放在心里,他们也用水滴之力,成就了人皇。”中年儒生不禁感慨道。
随后从素洁的大袖之中,拿出一支精巧的玉笛,轻轻贴在嘴边。
笛声悠扬婉转,灵动的音符轻跃,一直飘向天穹中的那轮圆月。
“魂归来兮!大宁帝师柳轼之,携大宁子民送天武人皇!”
冥冥之中,那金龙宝气环绕周身的神武男子,在天地之间放声大笑,步入幽冥。
而大宁百姓,也仿佛感受到了什么,无不抬头望向空中圆月。
尽皆一痕清泪,恭送人皇。
“师父,您刚刚吹的是什么曲子啊?我好像又见到了父皇。”宁道缺望着宁天武幽魂远去的方向,问道。
中年儒生将玉笛收起:
“那是招魂曲,能够帮助亡魂归入幽冥,也算是我们同你父皇最后的告别。”
“哦。”
宁道缺轻声回应,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本来中年儒生准备第二天早上便带宁道缺远游,但恰逢中秋佳节,他还是决定让宁道缺与皇后一起度过这团圆的节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此次一别,再次相见,已不知是何年月。
夜幕降临,整个大宁彻底沉浸在了温馨而喜庆的氛围中。
大街小巷都装饰得灯火辉煌,无数五彩斑斓的花灯点亮了夜空。
走在街头,百姓们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热闹和欢乐。
天神祭被取消后,人们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亲人被选中成为祭品。
共度中秋,才是真团圆。
广场上是中秋花灯节的焦点,巨大的灯组被摆放在各个角落,光怪陆离,夜空仿佛都有了七彩的颜色。
灯组的形状各异,喜鹊飞舞、仙鹤翔起、龙凤呈祥。
每一盏花灯都经过匠人的精心制作。
孩子们是花灯节的主角,他们手里拿着自己喜欢的花灯,穿梭在人群中,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有的孩子选择了红色的灯笼,上面写满了对家人的祝福。
有的孩子则选择了可爱的动物形状的花灯。
他们高举着花灯,一起欢快地跳舞、唱歌,尽情享受着节日的快乐时光。
宁道缺与大祭司摩月走在充满欢声笑语的人群里,一手拿着龙须糖,一手拿着精致的小灯笼。
平日里都在书阁内读浩然书,这还是他第一次参与中秋花灯节。
一切对于他来说,都是那么的新奇。
摩月看着身边像个好奇宝宝一样的小皇子,内心既欢喜又有一丝心疼。
是啊,小皇子生在帝王家,又天赋异禀,生来就承担着人族的希望。
但再怎么说,他也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应该和同龄人一样无忧无虑地释放天性。
常年接触浩然书,让宁道缺与同龄人相比,更像是一位少年夫子,有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
大人们有大人们的聚会,孩子也有自己娱乐。
一群五六岁的孩子,引起了宁道缺的注意。
领头的是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便是那日天神祭上,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
她的手里提着一盏还未点燃的孔明灯。
“快,把你们想对在上界父母说的话,都写在纸上,这盏天灯会帮我们把思念都传达过去的。”
小姑娘对围在她周身的孩子们说道。
这群孩子的亲人,都是在五年前那一场天神祭中被选中作为祭品送至上界。
有的孩子甚至都没有见过父亲或母亲,便两界相隔,终身难见。
“那个,我也可以和你们一起放孔明灯吗?”宁道缺礼貌地问道。
“小皇子!你当然可以加入我们,呐,这个是拿来点火的。”
看见宁道缺,小女孩激动地从石阶上跃下,递给他一盒火柴。
当年天灾大旱,农民几乎颗粒无收。
宁天武号令全国开仓赈灾,更是亲自给皇城中的百姓发放粮食。
身为太子的宁道缺也在现场,与小女孩有过一面之缘,所以小女孩能够认出宁道缺。
同龄人自然是最有话题的,在小女孩的热情下,宁道缺很快就与他们打成一片。
“这个是小鱼儿,他家里是做江边渡船生意的;这个是阿古,城东酒家的儿子”
羊角辫小姑娘拉着宁道缺,并给他介绍这群孩子。
“我叫扶桑,阿娘像我这么大的时候,最喜欢扶桑花了,所以阿爹给我取名扶桑。”
小女孩的眼睛笑起来像弯弯的月牙,十分灵动可爱。
宁道缺看着其他正在埋头写字的孩子,问道:
“你们为什么要写字放在孔明灯里呀?”
“学堂的夫子说,中秋节放孔明灯可以遥寄自己的思念。
我们的一些亲人被天神祭选中,去了上界,所以我们想用这种方式向他们传递思念。”
小姑娘仰头看着夜空,眼里充满了思念。
“我们有些人出生早,好歹见过阿爹阿娘。但像小鱼儿,他出生的那天,父亲就被选中带走了。”
小鱼儿是这群孩子中最年幼的,而他写的字却是孩子们中最多的,因为从未见过父亲,所以对父亲的想念与渴望也更加浓烈。
宁道缺静静地坐在孩子们身边,看着他们埋头书写思念,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街上的繁华接近落幕,最后一个孩子终于写完了对上界亲人的思念。
孩子们按照顺序,一个个将纸条放进孔明灯下的小盒中。
然后扶桑将孔明灯递给宁道缺:“小皇子,那就麻烦你帮我们点灯啦!”
“擦!”
火柴划过纸盒,一缕橙黄色的火焰从指尖冒出。
在孩子们的注视下,孔明灯缓缓升入天穹,带着他们对亲人的思念,渐渐地变成一个小黑点,消失不见。
宁道缺心里知道,一盏小小的孔明灯,是不可能突破凡尘界与天神界之间的界域壁垒的。
但这已经是这些孩子们表达思念的最好方式了。
相比他们,自己的父亲,至少陪伴了自己五年。
街上的灯火落幕,到了分别的时候。
扶桑从兜里掏出几块糖,递给宁道缺。
“小皇子,我们都知道,你是我们大宁未来的皇。
皇上曾告诉我们,人在面临挫折的时候,也不要放弃,吃一块兜里的糖,然后振作起来,继续前进。”
“今年我们再也等不到宁皇给我们发糖了,所以我们想把这份甜分享给你。”
从扶桑手中接过糖果,宁道缺仿佛下定了什么决心,对孩子们说到:
“将来有一天,我会前往上界,带着你们的亲人回家,过一个真正团圆的中秋!”
如果换做别的孩子说出这番话,也许只会被当成一句玩笑。
但眼前的人,是人族未来的皇,作为子民,没有道理不去信任自己的皇。
皎洁的月光之下,孩子们与宁道缺拉钩约定,天地为证。
这是新皇,对大宁子民,新的承诺!
团圆之后,即是分别。
第二天清晨,中年儒生带着宁道缺去与皇后告别。
与往日的锦衣绣袍不同,宁道缺与中年儒生一样,穿着素净的棉衣,手里拿着一卷浩然书,俨然一副幼年儒生模样。
皇后递给宁道缺一个亲手制作的精巧箱笼,里面放着换洗的衣裳,为了方便行路,皇后还特意准备了两双草鞋与布鞋,都是这些天连夜赶制的。
抚平宁道缺衣襟上的褶皱,看着满脸稚嫩的儿子,皇后突然发现自己心里酝酿的千言万语都堵在了嘴边。
最后拍了拍宁道缺的肩膀,才努力地吐出几个字
“照顾好自己。”
父母在,不远游。
只是皇城天阙,终究不能让人族火种生根发芽,不经风雨,又怎能树茂参天。
皇后与大祭司一直将宁道缺与中年儒生送出城门,看着他们消失在视野之中才返回宫中。
母子分别,小皇子为了尽快成长,从皇城中走出,行游万里。
而皇后则要担起社稷重任,从后宫中走出,治国安邦。
母仪天下的姜皇后,随着小皇子的离开,变成了那勤政殿之中,励精图治的女帝。
姜武元年,女帝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