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旋风太极李二海 > 第74章:奎叔老了很多

第74章:奎叔老了很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二海回来了,而且安然无恙。  几天之后,风波便渐渐平息。  生活,又重回原样,该干嘛还干嘛。  李二海父母和王炳开也放下心来,便要求回丰南村。  让老张过来,李二海决定陪他们一起回家。  自己这次确实有点过,无缘无故地就跑了,让家人为自己担心,心里确实很愧疚。  很想多陪陪他们,又没有太多的时间。既然他们要回去,便借着送他们回家的机会,陪陪他们。  二海父母老实,言语不多。  王炳开相信李二海,但离家这么多天去干什么了,李二海守口如瓶,仍然有点不放心。  又不好刨根问底,只好侧面说说。他叮嘱李二海,马上就做父亲了,以后做事更要谨慎,因为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王炳开希望李二海好,实则是希望自己的女儿王妍好。  他说得有理,李二海也能接受。现在是一家人,长辈的话还是要听的。  到了丰南村,先把父母送到家,李二海说陪老丈人到家再回来。  车子到了王炳开家,远远地看到门口站着几个人。李二海眼尖,一眼便认出,有谢闯。  谢闯已经到任庆丰镇镇长。  不知他是怎么知道李二海今天回家的,正好要下村检查工作,顺便到了丰南村。  大家见面,热情地打招呼,开门进院,有说有笑,十分融洽。  王炳开让人上街买了几个菜,带了几瓶酒。  好多天没回家了,屋里有些难闻的气味。王炳开连忙打开窗户通风。  谢闯开玩笑地说:“今天王书记不在家,村里的工作还没有检查呢。”

    四人坐下,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李二海先是问起到了庆丰后的工作情况。  谢闯精神状态良好,边打牌边汇报,他说:“李常委,说实话,来庆丰是来对了。别看总是在县里垫底,其实工作容易入手。”

    李二海打断他,说:“现在不是工作时间,别称呼职务,就叫名字吧。”

    谢闯心想,这里还有别的人呀,但也觉得称呼职务有点疏远,但直呼其名,也不妥。便说:“老同学,来了庆丰以后,我做了一个全面的调查,发现这里资源丰富,可以开发的东西很多,只要肯动脑筋,发展不是问题啊。”

    听他一说,李二海内心甚感欣慰,让谢闯来庆丰,是选对人了。  李二海说:“你真是个有心人,你这个想法,跟我不谋而合。”

    谢闯心想,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王炳开是本地人,对各方面的情况了如指掌,他说:“还是你们年轻人好,思路活络。之前镇里的工作不算不好,也不能说大家不努力,谈到动脑筋,这方面还真差了点,也正是这个原因,才因循守旧,工作总是没有起色。”

    一个随谢闯过来的镇干部也是同感,他说:“我们之前的工作就是太保守,缺乏进取精神。多年来,工作虽然没错,但没成绩呀,总是挨批评,当初把我调来庆丰,我是有抵触情绪的。不为别的,就是在这里上班,觉得没面子。”

    谢闯的思路是对的,看来赢得了支持,李二海放心了,下面就等着出成绩吧。  忽然想起一个人,李二海跟王炳开说,要去请奎叔。  王炳开说,他去请。  一会儿,王大奎到了。  李二海说:“奎叔,我们也是刚到,本想去拜访您的,谢镇长他们到了,请您过来,一起吃个饭。”

    菜上桌,酒入杯,一众人便开怀畅饮。  谢闯敬了李二海四次酒,每次一个名堂,第一次敬的是老同学,第二次敬的是李厂长,第三次敬的是李部长,第四次敬的是李常委。  酒桌上,只要你讲出个理由,就是敬酒的借口。这就是酒桌上的一种文化。  席间,谢闯提起李二海十多天不在温定的事,桌上的人都很好奇,伸长耳朵来听。  谢闯说:“现在啊,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马上就能一夜远播,传得沸沸扬扬,说得天花乱坠,真像身临其境似的。以前不懂‘三人成虎’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现在终于明白其中道理了。”

    在座有一个镇干部叫周坤,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庆丰镇,虽然是个落后乡镇,但底子并不薄,以前只是管理不到位,基本属于散放式的,大家都乐于做好人,不敢批评谁,或者根本不想批评谁,整天一团和气,这样的工作环境,缺少压力,更没有动力。”

    另一个干部放下酒杯,说:“确实确实,这人啦,不是每个人都有积极主动性的,不少人,你不用鞭子在后边抽,他就停步不前,你抽一下,至少他能动一下。总体来说,缺少了调动工作积极性的措施,缺少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

    周坤又说:“不过,我们镇现在来了谢镇长,总算是有了正气,以前我们也不想干,因为干了也没用。现在谢镇长树立了榜样,不是当面说,谢镇长年轻有为,有思想,有行动,我们愿意跟他后面干。”

    李二海听了,觉得上次进行公选这条路是走对了,不靠关系,不走路子,只要有实力,你就有参选并被选上的可能,这就给了基层工作人员一种希望,不就是一种动力吗?  工作有动力,还怕出不了成绩吗?  对于王炳开来说,镇里来的任何一个人,都是他领导,每次他都会陪好他们,尤其在酒这方面,宁愿自己醉,也要陪好每一个人。  因此,王炳开醉酒,那是经常的事。  王大奎坚持不喝酒。一来他酒量太小,二来因为儿子王正玉的事,心里烦着呢,前一阶段打电话托李二海去寻,不知情况如何,今天他回来了,过会儿一定要问一问。  这顿饭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了。  看着老丈人王炳开烂醉如泥,李二海只好把父母叫过来照应,生怕出什么事。  这时才有空跟王大奎说话。  李二海很为难,这个王正玉现在是复杂了,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在广州,从白公子身上那个东西消失开始,李二海便知道,自己的发小王正玉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李二海心情沉重,但还不能让王大奎看出来。  他递过去一支烟,并且给王大奎点上,说:“奎叔,我见到正玉了。”

    王大奎的脸上露出了兴奋,说:“在哪看到的?咋不带他回来?”

    李二海好为难,什么都不能透露,这话咋说呀?  想了想,硬着头皮说:“奎叔,在哪看到他的,我还真不能跟您老说,不过,正玉现在很好,您不用担心。我是让他回来着的,可是他不肯,可能有他的原因吧。”

    王大奎知道李二海有难处,就不再追问。既然李二海见到了正玉,就是个好消息,至少正玉还活着。  看着王大奎满头的白发,李二海一阵心酸,王正玉的失踪,对他打击很大。  看着离去的王大奎背影,李二海回头深深地看了一眼父母,自己失踪的这十几天里,他们何尝不是撕心裂肺肝肠寸断?  走到父母跟前,李二海说:“爹,娘,这次事情让您二老担惊受怕了,是儿子不好。”

    他娘说:“我们担心倒没关系,只要你人好好的,没有做坏事,就行了。”

    他爹说:“担心是担心,谁家出了这事不担心?你看你奎叔,自从正玉没了消息,一下子老了不少。”

    李二海说:“爹,娘,你们放心,我能保护自己,还有,你们的儿子你们还不了解吗?一辈子不会做坏事的。”

    回到家,跟王妍一说奎叔的事,也是感慨万千。杜翠听了,竟然落了泪。  最近一段时间,李二海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李二海只是常规性地工作,每天先到组织部,再到老二厂,还有些时候去县大院。  组织部两位副部长年龄即将到位,李二海寻思,应该让有活力的年轻人上来。  没曾想,很快市里就下了一份文件,要求干部年轻化。  李二海拿着文件,去了赵恺的办公室。一路上,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初次向赵恺提出这样的建议,怕他有看法。  赵恺现在对李二海是信任加喜欢,也把他看成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得力干将。  关键一点,在李二海身上总是发生一些神奇的事情,遇到困难也能化解,总会给人带来惊喜,这点让赵恺很感兴趣。  听了李二海的意见,赵恺先是一愣,这两位副部长现在年龄大了点,工作有些拖沓,但以前工作还可以。只不过现在临近退二线了,可能有些松懈。  但这两位副部长确实年龄偏大,退下来也是早晚的事。与其到龄退,不如配合公选工作,让他们退下来,自己先去做做思想工作。  想到这里,赵恺便同意了这个方案。  李二海推荐了二科科长汪海春,另一人选请赵恺提议。  这件事很快就提上了这件事日程,经过组织谈话,二人也表示同意先退二线,这事很快就成了。  县委找谈话的时候,两位副部长心里有些不痛快,但年龄确实到了,退是早晚的事。  汪海春他们两位新晋副部长却是喜上眉梢,欢天喜地的。  这时候,汪海春更佩服自己有眼光,像李二海这样实干的干部,值得自己学习,以后一定要好好配合工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