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巧言试探病尉迟,妙计议取独龙岗
却说解珍、解宝一行人路遇那阿里奇与李金吾,孙立打死李金吾,解珍、解宝打跑阿里奇,其余辽兵都被他们杀死,救了那伙客商,那伙客商千恩万谢,解珍、解宝等人便仍往李家道口朱贵处去投奔,暂且不表。
却说在梁山上,林冲与杨志已将鸳鸯阵与步兵教习精熟,又开始训练马军,如今梁山上已经有了千余战马,已经可以组建一支不小的骑兵队伍了。
而此刻的狄泉,正在教鲁智深写字。
原因就是,狄泉想要让鲁智深请少华山上的史进一伙来梁山一起干,于是就想让鲁智深写一封书信,让“金毛犬”段景住带到少华山史进处去。
结果,鲁智深不识字,更不会写。
狄泉突然想起来,鲁智深确实是不识字,他拳打镇关西逃难的时候看见捉捕他自己的告示,都看不明白那是抓他的,还往上去凑呢。
于是,狄泉就得先教会鲁智深写字,由于史进也不知道鲁智深的字迹,所以,再让鲁智深把他身上的那把戒刀一起让段景住带去,当个证明的信物,史进是认得鲁智深的戒刀的。
这边狄泉教着鲁智深写完了一封书信,简直比打仗还累,刚叫段景住带着信件与戒刀下山直奔少华山去招募史进几人,就又见到朱贵跑上山来了。
狄泉一看见朱贵,心说这不是辽国人又来闹事了,就是又有人来投奔梁山了。
朱贵把解珍、解宝、孙立等人来到山下相投的事情与狄泉说了,狄泉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什么叫困了马上就有人给递枕头?这就是!
自己刚琢磨想要攻打祝家庄去弄点钱粮兵马回来,顺便替被揍成猪头的朱富报个仇,孙立这个大内应就来了。
这么重要的人物,必须要亲自见一见,狄泉赶紧跟着朱贵下山去了,直奔水寨,叫阮氏三雄派船去把人给接过来。
“登州帮”一共八个好汉,“两头蛇”解珍,“双尾蝎”解宝,“病尉迟”孙立,“小尉迟”孙新,“母大虫”顾大嫂,“铁叫子”乐和,“出林龙”邹渊,“独角龙”邹润。
这八个人里面,含金量比较高的是二解和孙立,其他人能力并不突出。
孙新和顾大嫂就可以在其他地方开个酒馆打探消息,至于乐和,他的特长似乎就是唱歌厉害,还会点乐器,如果日后需要组建个锣鼓班子,军乐队什么的,倒是能用的上他。
至于邹渊、邹润,这两个人的本事一般,没什么大用处。
“久闻各位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在梁山相聚,实在是上天的意思,日后众兄弟就把梁山当做自己的家!”
狄泉的热情让登州帮很是感激,老规矩,又是杀牛宰羊给他们接风。
现在孙立他们也是上山了,攻打祝家庄就可以提上进程了。
《水浒传》原着里面,宋江是三打祝家庄,第一次和第二次打,都没有占什么便宜,第三次打,还是全靠孙立等人做内应,里应外合才拿下来的。
可以说,祝家庄确实是厉害,但是宋江打得依旧是不够漂亮。
狄泉作为熟读《水浒传》的穿越者,祝家庄在原着里面搞得宋江焦头烂额的那几个手段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无非就是各种陷阱和红灯为号,没什么技术含量。
现在,狄泉怕的就是祝家庄联合李家庄和扈家庄一起来对抗他们自己,到时候以一敌三,确实不容易取胜。
所以,除了孙立这个杀手锏,还得安排一下对付扈家庄和李家庄的办法啊!
宴席上,狄泉先和孙立谈了谈,说了一下想要去攻打祝家庄的事情。
孙立知道自己的师弟“铁棒”栾廷玉在祝家庄当教师,还说他们当初曾经发誓,要学成武艺之后保家卫国,做出一番事业来,结果后来栾廷玉嫌贫爱富,觉得当朝廷武官身份卑微,就应了祝家庄祝朝奉的重金礼聘,到了祝家庄做了看家护院的教头。
由此可见,孙立对于他这个师弟栾廷玉,还是多少有点看不惯的。
“孙提辖,我知道那祝家庄不好打下来,庄子大,那祝家三子与栾廷玉也不是等闲之辈,所以,我想叫孙提辖领人进庄去做内应,你看如何?”
狄泉这是试探孙立,看看孙立这个人的人品究竟如何。
因为,在原着里面,孙立是为了有一个上梁山的机会,主动表现自己,把自己的师弟栾廷玉给出卖了。
这也是狄泉之前一直不太喜欢孙立这个角色的原因,《水浒传》原着里面,他到了祝家庄假意去相助,他的师弟“铁棒”栾廷玉根本就没有怀疑他,反而是殷勤相待,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师兄会在自己的身后去捅刀子。
不管栾廷玉人品如何 他毕竟是没有半点对不起他师兄孙立的地方,但是孙立把他给卖了,那可是卖的干净利落,毫不犹豫啊!
“这……狄寨主,那祝家庄教师栾廷玉毕竟是我的同门师兄弟,同师学艺,纵然昔日有些隔阂,但终究有师兄弟情分在,如今我去骗他,害他庄破人亡……这……我实在是过意不去……寨主,赎孙立不能从命。”
孙立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抱拳致歉。
虽然说孙立拒绝了狄泉,但是狄泉还是很高兴的,毕竟他的回答是符合狄泉心意的。
要是他真的是一个连自己亲师兄弟都能随随便便出卖了换取自己功劳的人,狄泉还真的是不敢用他了!
孙立不同意使用这个计策,狄泉也不意外,他到也不是没有其他的办法打下祝家庄,只是他刚才想要试探孙立,故此一问。
狄泉的设想是,既然从外部很难攻破祝家庄,那为什么不直接从里面来个“中心开花”!
虽然孙立不同意进去当内应,但是狄泉可以通过挖地道的方式,挖通一条通往祝家庄内部的地道。
只要搞得稍微隐蔽一点,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毕竟,祝家庄的外部防御厉害,但是内部防御就一般了,要不然怎么孙立他们在祝家庄里面一闹,他们就很快乱了阵脚呢。
而使用这一招的前提还是先料理掉扈家庄和李家庄。
扈家庄狄泉倒是不怕,一个“一丈青”扈三娘,一个“飞天虎”扈成,那个扈成在原着里面连单挑的战绩都没有,想来本事不大。
至于“一丈青”扈三娘,她的武艺估计能不能打得过孙立都很难说,有林冲、孙安这样的高手在,扈三娘那点武艺还是不够看的。
狄泉真正担心的,是李家庄的“扑天雕”李应这个人。
扑天雕李应,是《水浒传》里面一个富有争议的角色。
有人说他在原着中没干什么事,却排名第十一位,高于鲁智深、武松等人,又有人说他就是个绣花枕头,武功都是唬人的,没什么拿的出手的战绩。
李应全书出手单挑有效战绩只有一次,虽然次数少,但还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就是在三打祝家庄之前,李应与祝彪应战十七八合,祝彪不敌败走,李应纵马追赶,却被祝彪暗箭射中臂膀,受伤坠马,被杨雄、石秀抢回。
就这样的一场战斗,虽然看似李应输了,其实李应一开始是赢了的。
就说李应十七八回合就把祝彪打败,这个战绩如何?
首先介绍祝家庄的时候,作者已经明说了祝氏三杰最了得的是祝彪。那么完全可以当成祝彪是三兄弟中最强的。
李应十七八回合就打跑了祝氏三杰中最强的,而且是让祝彪不敢正面对抗,直接放了暗箭。
李应的这个战绩确实有点吓人。
这还要考虑到两家还没有彻底闹翻,李应可能还存在留手的情况,要是李应来真的,估计十个回合左右就能干掉祝彪。
至于飞刀绝技,李应就展示了一次,在征讨方腊的时候乱军飞刀杀死一个叫伍应星。
这个伍应星名不见经传,又是在乱军之中,所以看不出什么,但是李应只用一飞刀就杀死他,也确实说明李应的飞刀百发百中。
除此之外,就是在宋江和吴用诱骗“玉麒麟”卢俊义上梁山的时候,他曾经与“赤发鬼”刘唐,“没遮拦”穆弘两个好汉一起酣战卢俊义。
这个就很说明水平了,毕竟宋江能派出去打卢俊义的一个个都不是废物。
证明李应的实力就是达不到五虎级别,综合实力也是能和八骠骑打一打的。
最后梁山抢了他的钱粮、毁了他的基业,把他家眷骗上山来,断了李应的归路,让李应不得已而落草。
那这样看,宋江这样对李应,李应真的心里没气?说没气那肯定是假的,谁有好日子不愿意过,去当贼?
所以,这也就好解释为什么李应明明有一身的好武艺,但是却战绩不多,不显山不露水的以至于很多人都把他当成了梁山最大的一个混子。
而原着里面祝彪的行为导致了李家庄与祝家庄的决裂。
而设想一下,如果有李应相助祝家庄,谁胜谁败,犹未可知啊!
狄泉现在想的就是,怎么能想个办法离间一下这李家庄和祝家庄的关系。
只要李应不参战,祝家庄就好打。
狄泉想了半天,想出来了一个办法。
他准备挑选一些金银珠宝去送给李应。
在此之前,先给李应去一封书信,告诉他一下,自己想要和他结交,并且不日就会送上礼物,言辞恳切点,在信里面把李应夸得好一点。
上次殴打朱富的事情是在祝家店上发生的,可以说和李应没什么关系,他和梁山也没有什么仇。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李应恐怕也不会拒人于千里之外,他也不是不结交英雄豪杰的人,当初他庄上的总管,“鬼脸儿”杜兴把犯了罪的杨雄和石秀领来的时候,他不还是为他们出头了吗?
所以,以李应的性格,他要么回信,要么回礼。
而狄泉则要派人带着这批财宝走祝家店的道路前往李家庄给李应把这些东西送去。
其中,还要大张旗鼓,要让祝家店的人知道这是梁山送给李应的东西。
而祝家庄要是知道这是梁山的东西,肯定会给劫了啊!
而且,当他们知道是梁山送给李应的东西时,他们会怎么想?
莫非李应暗通梁山贼寇?
他们肯定会这样想!
那么,这两个庄子之间的嫌隙就会开始了。
被祝家庄把东西劫取之后,还得派人去李家庄上去把这件事情告诉李应。
那么李应心说人家梁山泊送给我的东西,你祝家庄凭什么中间插一杠子给抢了啊?
这也太不给他面子了吧!
那么李应会不会去找祝家庄去讨要这些东西,就算是他家财万贯不缺这点钱财,那么他会不会因此而去讨要一个说法,难道他不要面子的吗?
而祝家庄实际上最大的掌权者,就是那祝家三子里面最为了得的祝彪。
从原着里他对于李应的态度来看,他肯定不会对李应有什么好脸色,别说是还东西了,不和李应打起来,那都算是他脾气好了。
只要李应和祝彪他们两个一打起来,那么祝家庄和李家庄之间的梁子那就算是结下来了,他们之间只要是一决裂,那就有了狄泉的可乘之机。
至于扈家庄,那就无关紧要了,扈家庄本来的实力就不强,就是去一块儿支援祝家庄,也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扈三娘看似在初次出场的时候给梁山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实际上只是因为她没有碰上高手,遇上林冲之后不是没几招就被林冲给生擒活捉了吗?
现在梁山上还缺高手吗?林冲、孙安、杨志、鲁智深、武松、朱仝、雷横、刘唐、解珍、解宝、孙立,哪个不能把扈三娘打个稀里哗啦?
而且,还可以趁着下山攻打祝家庄的机会,给喽啰们积累一点实战经验,顺便来检验一下,鸳鸯阵在这个时代的战场上究竟还能不能向在明中期抗倭的战场上发挥那么大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