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报复之路
如堇摩挲着手中那把精致的小匕首,触感冰凉,这是洵哥哥去西岐之时留给他的。
“你传信给父王,就说这次,让母妃和嫂嫂带着孩子们全都寻一处安全的地方避一避,莫要一道进京。”
月朗狐疑的看向郡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郡主变得如此有主见了。
如堇看出了他的迟疑,骤然笑了,这一次笑得真切,
“月朗,这一次,我想让你们都活着。只是,时光回不到小时候了,我们都长大了长大,就总会发生一些残忍的事情”
月朗看着郡主久违的笑,也恍了神。仿佛很久很久不曾再见到郡主这样笑过,小时候她总是叽叽喳喳的,笑得灿烂而明媚。
如今郡主的话让人听不明白,大家不都好好活着吗?但他也不敢置喙,只要郡主开心,让他做什么都行。
月朗领命退下,如堇唤来丹青,“你去顾国公府,请三少夫人半舒进宫一聚。”
“郡主,你如今为何对那顾国公府的三少夫人如此好?”
丹青一直很奇怪,郡主与那半舒从不相识,为何如今却对她好得紧。
前几日郡主为了那三少夫人半舒,竟然还得罪了刘尚书家的嫡小姐和秦国公府的大小姐。
自家郡主从来都是个温柔的性子,处处与人为善,不和人结仇。那日竟然为了维护那顾国公府的三少夫人,帮她出头。
如堇扯起一丝笑意,回答得云淡风轻,“不过是在宫中无趣,所以叫她来聊聊天,解解闷。”
丹青一想,也是。郡主这些年对寒王殿下的心意,她是全知道的。
自从寒王殿下活着回来,与寒王妃恩爱和谐,郡主就一直闷闷不乐。
现在寒王殿下连去西岐都带着寒王妃,总不能让自家郡主嫁入寒王府做个妾。如今要是那顾国公府的三少夫人,能让郡主高兴些,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丹青便开心的去传话。
如堇看着丹青开心离去的背影,上一世的记忆再次袭来时,心中微紧。
丹青这丫头打小跟着她,可是上一世,父王带兵杀进宫,与太子对峙。太子妃派人带杀她,是丹青拼死挡在她身前,被砍下双手双脚,挣扎着,流血过多而死。
后来是断机带着风云卫从太子妃手中,救下了她。
她哭着求断机,让风云卫去帮父王和兄长,但是断机并未答应,断机说,王爷去西岐之时,下给他们的命令是誓死护她性命和周全。
于是她眼睁睁看着,父王斩杀了太子,本来大事将成。
顾国公府的三公子,顾长冬却带兵进宫护驾。
这些记忆,一点一滴,悉数涌进如堇的胸腔,带来阵阵冷意和悲伤。
这一世,还有一个多月,她有时间,细细打算,精心谋划,她定能改变这结局。
顾长冬哦,不对,还有在月州蛰伏多年的,顾承宣。
太子府。
长风堰看着桌上的这张纸条,是何人,能这样无声无息的进入自己的书房?
还将这张纸条放在他的桌上,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纸条上写着,文王与户部尚书勾结,伙同越州太守,贪污军饷。说如今那些军饷就在芙蓉城的西岐山中。
这人为何会对此事如此一目了然?这么大的功劳,又为何要拱手送给他?
长风堰细细琢磨,户部尚书,本就是文王长风泽的势力,真要是此次人赃并获,在父皇面前是立了大功。
同时还能一并铲除长风泽以及长风泽在京都经营的所有势力。如此一来,他的太子之位就更加巩固。
户部尚书一旦获罪,他能也趁机安插自己的人到这个位置上,以后兵部也就听他的了。
思来想去,此事无论都看,都是他得了天大的好处。
长风堰只是不明白,是何人要将这天下的好处,拱手全让给他。
这纸条上居然还写了,户部尚书家的书房墙上,挂了四幅画,梅兰竹菊,在竹的后面有一个暗格。
暗格中有一个账本,里面有文王,刘尚书贪污军饷的证据和书信往来,可以作为扳倒文王的证据。
长风堰思来想去,虽然对这幕后之人的目的有担忧和怀疑,但是到底是受不住这天上掉馅饼的诱惑。
此人能在暗中如此助他,也许是支持他的,将来就算拿此事来要挟,无非就是想要些好处。
等他登基称帝,此人立下过如此功劳,能有这样的能力,许他官职留在身边,也是好事。
想到这里,长风堰沉声道:“来人”
门外的侍卫闻声而入,“太子殿下,有何吩咐。”
长风堰冷声道,“去叫太子妃准备一下,随本王一道去趟户部尚书府中。”
不多时,
一辆宫中的马车到了户部刘尚书府门前。
刘尚书见是太子亲临,赶紧出门迎接,“老臣拜见太子殿下,拜见太子妃。”
太子妃青剪秋笑得和善,“刘大人,请起吧。今日是我与太子来得唐突了。”
刘尚书赶紧回道:“太子与太子妃光临,是老臣的荣幸。”
太子妃拿着手帕捂住了嘴,轻轻咳嗽了几声,
“这次前来,是有点私事想与刘尚书聊聊。”
刘尚书毕恭毕敬的请长风堰和青剪秋进了府中,在前厅坐下。
刚刚落座,太子长风堰并未多说什么,只是坐在那处,面色冷淡。
刘尚书一时之间更摸不清太子突然到来是为何事。
青剪秋倒是先开了口,“刘尚书,我近日身子骨一直不好,与太子多年无所出。昨日去问天寺算了一卦,大师说需在京都娶一位刘姓女子,入太子府。
我思来想去,刘尚书家大小姐,刘云兰如今待字闺中,所以今日才来这一趟。”
刘尚书心中咯噔一下,他这些年一直是站队文王,与太子虽然谈不上水火不容,但是也并不亲近。如今却突然说要纳自己的女儿入太子府。
刘尚书在朝中多年,也是只老狐狸,当然不相信真有这样的好事。
“臣女粗鄙,怕是配不上太子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