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发布会落幕
“众所周知,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电池,无论采用哪种技术方向,能量密度都在300到350wh/kg左右。”
“而我们这款石墨烯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10000wh/kg!”
“是的,你没听错,是市面上最好电池的三十倍左右!”
“想象一下,原本一周充一次电的新能源汽车,现在只需要半年充上一次,你还会觉得充电麻烦吗?”
“原本实际上最高只能跑几百公里的里程,现在却能跑几万公里,你还会有里程焦虑吗?”
众人寂静无声,就连直播间的弹幕都停滞了许久,所有人都震惊到无法言说。
“所……所以……这是商用的石墨烯固态电池?不是忽悠人的ppt?”
“应……应该不会吧,财神都说要实际应用了。”
“这可能吗?半年充一次电?一次跑几万公里???”
“我……卧槽了……”
前排的众多资本,一时间也都有些难以置信。
“这……这可能吗?电池技术迎来划时代突破了?”
“没突破的话,不太可能在发布会上拿出来。”
“看来国内又要有大变动了啊。”
“或许不止是国内……”
众多资本大佬互相看了看,都看见了对方眼中的精光,但都默契的没有声张。
一块巨大无比的蛋糕出现,所带动的衍生行业将难以估量,能吃下多少好处,就要看各自的本事了。
余大嘴看了看身旁的雷君,明显发现他呼吸都有些不顺畅。
“看来雷总和我想一块去了。”
雷君深吸一口气:“没错,咱们手机行业或许也将迎来史诗级的变革。”
余大嘴点头,身有所感。
或许普通人不清楚,但他们都有涉猎手机行业,很多东西大家都心知肚明。
为什么国内手机普遍越做越大?为什么对公认的58到61英寸的最佳尺寸置之不理?
硬件的集成化问题只是其中之,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塞下更大的电池,否则日益提高的芯片性能,将无法彻底解放。
如果彻底解放芯片性能,能耗太大,电池不经用将会成为手机最致命的弊端。
这也是各家手机厂商,对一些游戏性能会进行锁针的原因,否则能耗会高的夸张!
有些人以为锁针是为了降低发热,但其实发热只是小问题,有太多解决方案了,况且退一步说,哪怕发热做的不好,普遍来说用户都是可以接受的。
而到了现在,手机尺寸几乎已经无法再提升,再提升的话就太大了。
让用户带着接近七英寸,甚至更大的手机出门?那为什么还要选择手机呢?平板不香吗?笔记本电脑不香吗?
如果只是一味追求大屏幕的话,将平板与笔记本电脑结合,主推现在冷门的二合一平板不行吗?
手机功能有了,还取代了笔记本电脑,解决了办公和游戏的需求。
何必还要买手机呢?
无疑,手机日益增长的性能与能耗,和毫无突破的电池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它的便携性。
不是各大厂商不想做小屏手机,一是为了解放性能,压别的厂商一头来凸显自己手机性能的优越,这样在硬件集成化和电池等各个方面就需要妥协。
二是即使做了,也没多少人愿意买单。
虽然也有些人是真的喜欢小屏手机,但一考虑到一天要充好几次电的麻烦,最终还是无法接受。
综合多个方面,小屏手机这才逐渐在国内市场上销声匿迹。
“但现在不一样了,如果石墨烯固态电池真的问世的话……”余大嘴压下了心中激动,看向了台上的陈谦。
“除此之外,我们这款石墨烯电池由于是固态电池,在安全上也有了质的飞跃。”
“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话,几乎彻底杜绝了大家对于电池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的顾虑。”
“充放电速度,由于石墨烯这种神奇材料的特性,也是传统充放电速度的三倍。”
“当然,我知道这种速度或许无法满足大家对于充电的需求,不过新一代超充技术我们银河科技也正处于研发中,大家敬请期待便可。”
“最后……”
陈谦面对着镜头微微展开双臂:“在这里我诚邀所有相关行业的厂商,前来银河科技洽谈合作。”
“以上,就是本次发布会的全部内容,再次谢谢大家的到来。”
刹那间,掌声雷鸣!
接连不断的闪光灯此起彼伏,每个光源都仿佛天上的星星,此刻的场景也在众多媒体的记录下得以保存。
回到后场,陈谦受到了员工们的热烈欢迎,大家庆祝着本次发布会的圆满结束,脸上的笑容也都在憧憬着未来。
其中不少新入职的员工,直到现在都还没完全回过神来。
“哇,我现在都不敢相信,自己竟然能进入银河科技工作。”
“没错没错,我也是,而且咱们一进来公司就有这么重大的产品发布,简直和做梦一样。”
“可不是嘛,我爸妈知道我进入银河科技后,走路都带风,天天去跳广场舞都要拿我出来说道说道。”
“哈哈哈哈哈哈……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爸妈。”
“我悄悄问一嘴哈,你们说陈总为啥能把我招进来?我只有大专学历啊!”
“嗨,别说了,我是自考本科……”
“我成本……”
陈谦看着“偷摸”讨论的众人,笑而不语。
他招人的标准首先看中的就是爱国与否,其次才是个人能力。
而能力这个东西,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也没人是傻子,只要愿意给机会,其实人人都能锻炼出来。
所以准确来说,除了爱国这个标准,他招收员工还真没有什么标准。
“好了……”尤静这时走过来拍了拍手,众人顿时安静下来:“陈总一会儿还有记者要采访,大家也别聚在这了,让陈总出去吧。”
陈谦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跟着尤静来到了休息室。
刚坐下没多久,一众记者便争先恐后地冲了进来。
好在休息室足够大,只需要忍一下。
在尤静的组织下,有的坐着有的站着,井然有序,俨然变成了一场小型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