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何黎明:你调离京海吧!
徐忠陡然感到一股无名的压力席卷,就连身躯都不由的弯曲些许。
这动作也太快了些。
刚刚查到点鸡脚,就遇到阻力。
他是督导组的副组长没错,有资格调查任何线索也没错,可同样的,他现在只是副组长,上面还有个组长,督导组最终拍板的是何黎明,而不是他。
连一意孤行的底气都没有。
他虽然知道调查王逸会遇到阻力,却没想到阻力这么大。
从何黎明话里话外的意思来看,若是他继续调查下去,整个督导组都会被裁撤,来京海教育整顿的事务会被叫停。
“领导,世界上没那么巧的事,陈泰没理由除掉赵立冬,从蛛丝马迹中可以看出,我猜测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小徐!人要知足,该你的功劳跑不掉,不该你的功劳容易烫手!”何黎明加重了语气。
“你有证据吗?法治社会,讲究证据,疑罪从无,你都是政法系统的老同志了,想必你也清楚!”
“猜测始终是猜测,不能当成证据!”
“既然你已经将建工集团整顿结束,该抓的犯罪份子就抓,该放的就放,不要牵连无辜!”
在犯罪面前,即使众所周知,即使都知道你犯罪。
但如果没有证据,也无可奈何。
这是规章制度。
如果仅凭一句猜测,仅凭怀疑就能定罪。
那这社会岂不是早就乱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徐忠额头冒出细汗,目光中闪烁着光芒。
仿佛人生来到分岔路。
一条路代表着平稳前行。
一条路代表着危险和机遇。
让他难以抉择。
最终,徐忠咬了咬牙,啪的一声站直身,庄重的敬礼,对着手机,铿锵有力,一字一顿。
“我是国家人民警察,我宣誓:坚决拥护……”
一段慷慨激昂的话语从徐忠口中说出,字字有声,宛如千斤重,双目充满坚定。
这是入警誓词。
任何警察,在踏入这一行的第一时间,都会庄重的宣誓。
是警醒,也是切身准则。
言罢,徐忠笔直站在原地。
而何黎明沉默了。
良久。
电话那头才传来声音。
“徐忠同志,根据你在京海的近期表现,对教育整顿、扫黑除恶有着卓越的功绩,好刀用在刀刃上,专项打击,刚正不阿。”
“时代发展,教育整顿刻不容缓,京海的教育整顿进入尾声,即日起,你将放下京海的教育整顿工作,前往田丰市扫黑除恶!”
“文件会在明天下达!”
话语刚落,电话啪嗒一声挂断。
徐忠犹如泄气的皮球,坐在位置上,叹息一声。
被摘桃子了!
在这节骨眼上,将他调离京海,代表着他被放弃。
徐忠苦笑一声。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坚持是否正确。
正值廉明是真,想进一步也是真。
何黎明不清楚其中的好处吗?
也清楚!
只是让他想不明白,就事论事,何黎明为何不支持他,反而坚定的站在王逸那边?
如果将事情闹大,找出确凿证据。
以此再加上赵立冬事件,京海教育整顿事件,这不妥妥的政绩?
干政法系统,立功的方式无外乎那么几种。
机会可没地方上多。
如此大好时机为何不抓住?
原本想用誓词来唤醒何黎明,可换来的只是他调离京海。
整个人仿佛失去力气般,瘫坐在位置上。
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
同时,他也真正感受到来自王逸的能量。
叮咚。
还没等徐忠缓过神来。
门口敲响。
旋即,方宁带着装有画卷和地址的证物袋走了进来。
似乎也发现徐忠的面色不对劲,看了一眼,动了动嘴,最后也没询问。
徐忠看见证物袋,立刻打起精神。
只要能抓住把柄,找到证据。
就算何黎明阻止又能如何?
摆在面前的事实,容不得人反驳。
时间不多了啊!
徐忠戴上手套,将证物袋打开。
“根据检测,纸条上没有字,也没有地址,同样没有指纹。”
“但画卷的画风根据专家比对,属于王逸所作,并且,画卷中存在陈泰和王逸的指纹。”
徐忠即诧异又觉得正常。
画卷中有王逸的指纹很正常,毕竟是他画的。
而让他诧异的是,纸条上居然没字没指纹。
旋即,将画卷摊开。
上面的画面栩栩如生。
“这是丑国自由女神像,这孩子……陈恂?”徐忠喃喃自语。
根据画面来看,并不能看出什么问题,但结合上下猜测,就能明白其中意图。
陈泰和王逸属于生死之仇。
在这节骨眼上,画了一幅陈恂的图画,意欲何为?
不外乎威胁陈泰。
可这有用吗?
没有!
王逸不光给陈泰画了,也给其他人画了。
难不成一幅画就变成了威胁?
因为上面没有任何威胁的话语,甚至,王逸连陈泰的面都没见到,谈不上威胁。
想到这种情况,徐忠的心更加觉得不妙。
同时也有点后悔。
如此谨慎周密,真能留下痕迹?
真的能找到证据将王逸钉死?
徐忠沉重的抬起手,将纸条小心翼翼的拿出。
如果纸条上写着赵立冬上任的地址和必经之路,同样也能视为证据的一种。
结合画卷上的内容,就能当成佐证,威胁陈泰的佐证。
将纸条摊开。
洁白如新。
连一条笔痕都不存在。
仿佛就该这样。
“没有指纹?”
“没有。”
“检测的时候,上面有没有划痕之内的?”
“没有。”
“纸条跟画卷放在一起的?”
此话一出。
方宁不由皱起眉头,看向有些魔怔的徐忠。
“你怀疑我?还是怀疑其他组员动了手脚?”
徐忠一怔,回过神来,连忙带着歉意之色,旋即又带着沉思。
难道这张纸条有问题?
既然组员没动手脚,陈泰也不会如此不明智,专门忽悠他们。
他能肯定,纸条在之前绝对有字。
但这字为何会消失?
“纸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