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棋逢对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
不多时,十三高手说笑着回来。
除儒修王荃,另外十二人身上皆沾着血迹。
部分还受了伤,或披头散发,或一脸疲惫。
朱雄英可心疼了,连忙喊来医官处理伤势。
直到确认他们只是受了轻伤,休养休养就好了,朱雄英这才松了口气。
转而让秋雅张罗开席。
当一盘盘用精品食材制作的美食被端上桌,鏖战良久的十三高手肚子全都‘咕咕’叫了起来。
朱雄英哈哈一笑:“诸位不必客气,直接开动吧。秋雅。”
“在。”
“再把我从父王酒窖里偷出来的美酒开上几坛,让我的这些勇士喝个饱。”
“是。”
十三高手齐齐抱拳:“谢殿下。”
……
转过天,朱雄英先派了五千兵马登陆沿岸,探明倭奴虚实。
得知三十里内已无敌人,朱雄英才下令大军上岸接掌码头。
不过朱雄英还是留了两成兵马在海上,防备敌人海上突袭。
之后,朱雄英率兵马突袭了最近的三处城关,皆一战而下。
仗虽打得漂亮,朱雄英并未得意,反断定敌人是故意示弱。
谨慎起见,朱雄英没再选择强攻,命手下人分别驻扎各地。
士兵们安定下来后,朱雄英一边命他们探明地形,搜捕可能残存的倭奴士兵、百姓,打探情报,一边让他们修筑城防工事,防备倭奴可能的反击。
几日过去,倭奴方面毫无动作。
而其它十路军的军报陆续送达。
颇为雷同的是,十路军也没受到有效抵抗,都攻下了一些地盘。
在偌大沙盘上将代表敌我双方地盘的区域标出来,朱雄英乐了。
“看起来倭奴已经快被我们整个包围了。”
花炜道:“我军劳师远征,后续粮草兵力都需要远渡重洋送来。
对倭奴来说,派多批兵马骚扰航路是最佳办法,殿下不得不防。
反过来说,外围几乎被我们占光后,那些还掌握在他们手中的出海口很重要,只要拿下,他们就是瓮中之鳖。
若我们发兵去抢,能抢下来自然是好,抢不下来也能逼他们出动大军交战,打乱他们以空间换时间的谋划。”
诸葛明问:“不久后,大军将分作三十三路。
其中好几路的进攻路线正好涵盖这些出海口。
殿下莫非早猜到倭奴不会与我们正面交锋?”
朱雄英摇头:“我又不是神,怎可能猜得到他们的心思。
要想真的料事于先,算无遗策,得对倭奴上下足够了解。
不过是无论他们作何应对,这些出海口都极为重要,所以我想收为己用罢了。”
花炜问:“殿下,接下来我们怎么做?”
朱雄英平静一笑:“打仗好像下棋,急不得。既然我方已落子,接下来看对手的吧。”
……
数日后,京都方面接到了前线战报。
足利义满思索片刻:“朱雄英已然落子,接下来该我们了。”
长庆问:“大将军打算如何应对?”
“总战略自是不变,但倭奴国土虽小,却地形狭长,战报往来需要太多时间。
随着明军蚕食,地方与地方失联,战报传不过来是必然之势。故战略须调整。
我欲任命十一位主将,令其各盯一路明军,准其临机应变,不至贻误战机。”
长庆沉默不语。
足利义满又道:“几个主要出海口是此战关键,不容有失,须得屯以重兵。
此外,针对明军航路上的抢掠骚扰可以开始了。”
长庆担忧道:“就怕兵分十一路后,时间一长,各地拥兵自重,听调不听宣,甚至……造反。”
足利义满道:“这就要考量看人眼光和制衡手段了。”
“吾弟后龟山和妹夫崖底无忧可分别坐镇一方主城。”
“可。”
“斯波义将、二条良基、山名氏清和土岐赖康也得派出去。”
“嗯。”
“山名氏独占倭奴六分之一疆域,若不让他们的人再主管一方,他们是不会同意的,纵然同意,怕也包藏祸心。”
足利义满这次没有马上答应。
沉思了片刻,足利义满才点头。
“还剩四路,臣打算从足利氏挑良才负责。”
长庆心中不爽,却无可奈何,只能笑道:“理所应当,大将军放手施为即可。”
“谢陛下信任。”
……
随着倭奴十一路主将被任命,围绕着大明十一路大军、以京都为中心、倭奴国被分成十一块区域。
局势一时胶着。
却算不上惨烈。
只因双方还处于试探阶段,谁都没急着全力出手。
虽然每天都有激战,但参与人数不多。
无论是倭奴国土以内的攻城。还是海域上的劫掠。
且一旦明军强势些,倭兵便开始撤退。
日积月累之下,明军占下的地盘多了。
离那几个重兵布防的出海口也越发近。
而在海上,明军后勤船队则损伤不小。
不过军需没怎么被抢走。
但凡危机之刻,明兵便放火烧船,情愿将东西沉入海底也不留给倭奴。
鉴于后勤不稳,朱雄英从当地尽量收缴军需,同时严禁军中浪费物资。
这一晃,距离朱雄英离开京城已过去半年。
洪武十八年七月十六日,一个平常的日子。
然而,当朱雄英分兵三十三路的命令下达。
这一天便注定了不再平常!!!
一直玩玩打打的明军,忽好似变成三十三只下山猛虎,直攻三十三处要塞。
其中十一处要地就罢了,本就是倭奴重点防范区域。
而另外二十二处虽有兵马防守,并无优秀将领率领。
一交兵,猝不及防的倭兵立时吃了大亏,死伤者众。
只这一战,三十三路军加起来直接占了倭奴十分之一疆域,消灭倭兵达十万之多。
让倭奴高层更气愤的是,分兵后明军又恢复了玩玩打打的状态,不急着进兵,也不放松警惕,一副要打持久战的样子。
因得力属下、亲眷都被派出,足利义满收到情报后,竟一时找不到商量对策之人,虽不情愿,也不得不去与长庆磋商。
“不妙啊天皇陛下,明军内部铁板一块,而且显然蓄谋已久。
而我方分兵十一处后,相当于把版图分给了十一处主将掌控。
又经过明军放水,十一处主将得以有充足时间接掌各自防区。
对于他们中一些人来说,这就跟喂进狗嘴里的肉,再想让他们吐出可就难了。
就算强迫其各自分出两小部分领土给手下驻防,其手下也难免不会生出二心。
如此一来,面对明军众志成城,我们如何能打赢?
况且朱雄英既然打中了我们七寸,想出分化计策,难保他不会把三十三路军分作六十六路,六百六十六路。
若一直被他牵着鼻子走,早晚各地会乱作一团,甚至有人会不惜直接投靠明军,调转枪头对付自己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