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世嘉桃夭 > 第41 章 桃夭走向社会

第41 章 桃夭走向社会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虽然桃夭和明起都在学校上学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家的时候,李主任总会询问他们俩每次考试的情况。李主任与桃夭的关系很好,尤其是在家的日子里。

    记得一个假日里,正好处于桃夭成绩下滑的阶段。李主任问桃夭考了第几名,桃夭说第二名。李主任头一次显得严厉地问:“为什么没有考第一名?”桃夭泪水模糊了双眼,哽咽起来,直到哭到发抖时,明起一把把桃夭抱拉走,说:“妈妈,妹妹现在都哭成这样了,就别问了。”桃夭好感激明起温暖的话语,还有那双有力的手,仿佛把一切桃夭无法承担的压力都化解了。

    桃夭更喜欢明起有一双灵巧神奇的手:桃夭小时候玩的沙包,是明起一针一线一丝不苟亲手缝制的;石壮给家里送来的胡萝卜,明起就给桃夭雕刻出各种美味的食物,再加上妈妈烹制的美味,不断变换出新花样,再加上其他的水果和蔬菜一搭配,便又是新的食物了。

    因为桃夭从上学的时候,就跟在明起身旁,看他读书、写作业。不论什么时候,只要桃夭想听故事,他总是会放下手里的作业,用最好听的声音给桃夭讲的娓娓动听,把普通的故事变成精彩绝伦的传奇故事。

    有时候,桃夭很同情一些流浪的小孩。因为他们体会不到自己的快乐生活,还记得桃夭不知道什么叫择菜,明起就手把手教她,教她对不同的菜要怎么处理。就这样在他们家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一起玩耍,一起上学,又一起成为了学校的佼佼者。他们的感情,也日益加深。

    爱的感受,是需要时间的。桃夭小的那个时候,在学习生活上明起花了很多的时间教她。

    但是到了中学,桃夭跟同学学会了如何的做被子。学校盖的那床被子,她最喜欢的花色,那是李阿姨亲手做出来的,为了让被子一直保持洁净如新,桃夭就会学着每学期拆洗一次。

    宿舍里的老师都对桃夭的做法感觉非常惊讶,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没有做到像这个孩子一样。学校里也有一口水井,同学们一般都在井旁洗衣服,然后挂在宿舍前面的晾衣绳上。而桃夭拆完被子,却非得端着到离学校一公里外的河边去洗。洗完以后,她就铺在河岸边的鹅卵石上晒。而在这个河边不远处都是大片的野花盛开,花香四溢。河边和河水上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桃夭最喜欢做完被子盖被子的时候,被单上就有阳光和花香的味道。同宿舍的同学都很佩服桃夭的这种精神,一直到中学毕业,桃夭都没有改变这个做法。

    明起偶尔也会到桃夭的班级或宿舍来看她,无论同学和老师都知道他们为兄妹。很多同学也都是兄妹二人,但是经常会发生争执或吵闹,可是从没发现过明起和桃夭有过类似的情况,他们很难想象,这对兄妹是如何做到的。但其实,真正的兄妹打过吵过闹过,是彼此不记仇的,所以他们可以尽情的施展自己的脾气性情。明起和桃夭并不是亲兄妹,所以他们两个反而是相敬如宾的。桃夭成长的过程其实是相当幸福的,所有的人都在呵护着她,关爱着她。

    人间的爱,是一切美的起点。李主任从接纳石壮他们父女开始便无穷尽的施予了那份无私的爱。那是因为她这份无私的爱,使桃夭在爱的包裹中成长起来,也成了一个爱的源泉。她对周围的一切人都是像李主任一样,源源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爱心。

    桃夭走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在中学上学的时候是这样,等到了大学的时候,依然坚持。

    桃夭已经走进了成人队伍,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大学期间每年四月,漫山遍野的花朵肆意绽放连成一片。如锦似缎。上课的时候,都能闻到从窗外飘来的花香。正在恋爱的年轻人,根本就没有心思听课,他们便盼望着下课,一下课便三五成群的来到了花下,说出最动听的话语。如果这在鲁迅笔下,那么便是不学无术的表现。

    在桃夭看来,学习比谈恋爱重要,大学里也需要有飘着香味的课堂,而这香味便出自优秀的成绩。她理解那些同学,他们不是每天都要如此,而是偶尔出去看花,去听海浪的声音,自己也想自由自在脱掉鞋子去踩沙滩。教育不是功利的,是要让年轻人用知识武装头脑重新找回他们身体里或思想上的很多的渴望。

    生活的美,需要人们舍得付出真情和时间时间去创造。桃夭和明起都在向这方面努力着,但是不知为什么,随着长大彼此的思想渐渐拉开了距离。

    渐渐的,桃夭和明起各自有了自己的朋友。当然,他们回家以后,与李主任和石壮的话,也越来越少。爷爷奶奶的年龄已经接近了80岁,如果说没有石壮的精心照顾,他们也很难度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现在能够如此长寿的幸福的生活着,虽然石壮并没有答应入赘到这家,可是每天在这里形影不离,也算满足了两位老人的心愿。

    每次桃夭和明起回家都要用自己的零用钱给两位老人买些东西,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老人需要的不是吃的也不是穿的,在他心灵最荒凉的时刻,他需要的是孙儿孙女握握他们的手、搂搂他们的肩膀,跟他们撒娇。老小孩,小小孩,说的一点都不差。

    大学很快毕业了,桃夭做了一个公司的讲师。她很喜欢这个工作。因为她的学生多从名校毕业,他们进入这家公司以后就有股份。每天能看着股票涨跌,但如果八年内离职,股票就全部收归公司。所以不是迫不得已没有一个人敢离职,。

    桃夭认为这个公司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业绩是行内佼佼者,可是这些业绩都是桃夭和同事们用汗水换来的,桃夭除了正常休息日,都没有休过假。

    有一天桃夭讲完课,有人向她提问:“桃夭老师,我外甥女现在五岁了,您认为她应该去学跳舞还是弹琴?”

    “如果条件允许,孩子又喜欢就两个都学,这可是我从小梦寐以求的。就像咱们公司,如果能在增加销售领域,而这些员工们支持,乐于付出,有足够的干劲,那何乐而不为呢?”桃夭笑着答道,那员工点点头。桃夭接着说:“如果孩子学业繁重,再努力去学这么多东西,记住每次回家,一定要让妈妈抱抱她,因为一个温暖的拥抱会有无穷的力量。我不知道您的姐姐能否理解我的这个建议,但我真的希望一个五岁的孩子能够拥有这份爱的力量,将来她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拥有很大的安慰和鼓励,这是人最根本的渴望。”

    桃夭说完,默默整理讲义,她很感谢我李主任的陪伴,感谢他们一家为她和父亲一起做过的在别人眼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事。感谢李主任一家给了自己青春时的热情、爱与梦想,让她曾有过的生命之爱。

    桃夭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完美下去,不论是外在还是内在。《中庸》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其味也。”

    为了保持体型,桃夭一个人吃粗茶淡饭,也觉得比别人吃鸡鸭鱼肉滋味还好,偶尔在另一个城市工作的明起会寄过来一些当地的特产,桃夭便会转送到家里,让爷爷奶奶品尝,说是明起买的。

    每次回家,她都会有意无意地撮合李阿姨和自己的父亲,因为两鬓斑白的他们为孩子,为家人已经付出了大半生,也该享受人生了。

    曾经帮助桃夭走出低谷的那位同学,早已走出国门,去别的国家进行深造。从此,便也杳无消息,桃夭却念念不忘那份恩情。她认为精神的价值,远胜于身的价值。

    桃夭继承了父亲一生勤,不论学习和生活。也正因为勤,她收获着一个又一个成功。

    但是,桃夭知道任何行为都有度。做事她不会废寝忘食,正常的饮食作息,也才可以把事情做得完美无缺。和人交往,话不会说得太满,意犹未尽之处,都是留有余地。不论在平静如水的境地,还是剑拔弩张的时刻,她时刻保持冷静,因为粗暴与委婉,可能带来不同的结果。留一线,好相见,在这种时候很多出现意想不到的改变这事情的风向。

    桃夭一年多就坐到了公司领导层。因为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倾听,不论是对上还是对下。她在话不说满同时,还要照顾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的想法。这种双方面的沟通。话不论多少,时时带着关注对方的心思,给对方表达的机会,这才是两相宜的沟通方式。

    每每从公司回到自己租住的房子里,桃夭很少外出,更多的是独处,她喜欢记录生活。白日里忙忙碌碌,俗务缠身。夜晚便是恬静的享受。留给自己一点惬意的时光,一人,一书,一茶,静享闲暇。她觉得劳与逸,是相得益彰,这样人生的路才能走得更远。

    一进入公司,一些年轻的帅哥就将桃夭作为最佳人选,追求她的人不断。桃夭明白养儿育女,是自己人生中必经之路。能干的父亲,养出了自己这个优秀的女儿。父亲对她的教育,并不是像其他父母那样事无巨细,大包大揽,而是贴近自然养育她,也使她养成独立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成了她优秀的基础。

    虽然父亲对桃夭养育是放养,但也不是任由本性的放纵。一路成长奔跑之余,石壮将自己的勤劳质朴善良都潜移默化地传到女儿身上。总是给女儿留有空间,让她来释放自己的天性。这样的培养过程,如春日的暖阳,又似秋日的微风,对于桃夭的生长刚刚好。

    不读书的人,心胸和天地空间有限的,活一辈子只能自得其乐;读书的人,天和地是广阔的,他能将人生扩展三倍: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充实的。

    冬日的一个夜里,桃夭坐在街头露天吃热乎乎的面条。摆摊人的口音居然和桃夭的口音一样,他听到桃夭的声音,额外亲切,给桃夭多加了几片肉。桃夭还没有离开,摊主的儿子来了,刚二十出头,长得眉清目秀,引起了桃夭的关注。

    “姑娘,每个月能挣多少钱?”

    “不多,够租房生活了。”

    “那就好。多长时间回一次老家?”

    “只要放假,就会回去,我的原则不加班。刚刚进去的是您的儿子吗?”

    “是,上大学呢,不太努力。”

    “您怎么判断他不努力呢呢?读书是看自己的目标。”

    “上中学,他就不看正经书,看航海探险的入迷。上大学一回都没拿过奖学金,哪怕得个奖状也行啊。”

    “海开阔,我也喜欢。不过,学习是否您小时候是不爱读书吧,如果也读了书,就不再是街头卖面的了。”桃夭笑着吃完了最后一口面。

    “我最希望自己成为船长,将来扬帆破浪,周游世界。”老板的儿子出来了,笑着说了一句回去了。

    这段质朴的谈话对桃夭是个震动。其中的深意使她琢磨、咀嚼了许久,在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光的沉沉遥夜,在晓寒的时刻。

    桃夭临走的时候,老板留下了他的电话之后的日子里,老板的儿子会吃撑,联系到她,要向她请教一些学习或生活中的事情,因为他感觉和自己的父母无法正常的交流。

    当然桃夭也是毫无保留的,向他传授一些经验,一些在大学上学时的一些心得,正是因为这些那个小伙子拿到了奖学金,而且还获得了一些好学校交流学习的机会,他的父亲特意打来电话向桃夭表示感谢。

    桃夭只是一笑了之,因为毕竟是同乡,能够帮忙也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也算是缘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