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身处华山之巅
——人生如能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就会把一切荣辱沉浮看得很淡
华德公司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资质升下来后,挂靠队伍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发展。试想,仅天海市就有建筑企业一千余家,而这一千余家企业中,一级企业仅占百分之五左右,二级企业占不到百分之十五,剩下的则均是三级企业。这么多的三级企业基本上是不能参与市场投标自接工程,而他们又要生存,怎么办,只有挂靠在一二级企业门下。天海如此,全国的三级企业、个体老板亦是如此。
这几年,正是国家建筑业总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好时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持续增长,新一轮经济建设方兴未艾,新农村建设、中西部发展、社会事业、科技发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要领域的投资都将建筑业推向难得的发展机遇期和大有作为期。同时,也是个体小老板、三级企业与一二级企业建立挂靠合作的联姻期。有的挂靠队伍在这样的机遇期已经发展具备了升一级或二级的条件,但他们又不想花钱养活那么多的建造师、技经人员,也不想费心劳神地应付于企业庞大的成本开支或与工商税务部门打交道,索性花点挂靠费省事省心。
华德公司又是一家专门以吸纳挂靠队伍为主业的挂靠经营公司,苏德俊美其名曰管理型公司,由此,对于挂靠和被挂靠双方来说,一方需要吸纳挂靠队伍,另一方则寻求挂靠公司,正是吕洞宾戏牡丹,两厢情愿。华德公司的挂靠队伍一下子增加了三倍。东到山东、南到广东、西到宁夏、北到内蒙,市场网络覆盖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还有燎原之势。
苏德俊清楚,目前的这种趋势已是锐不可挡。这样的趋势已使华德一下子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身为这个独立王国的最高统帅,苏德俊感到自己已经身处华山之巅,但他在感到一种登上顶峰、高高在上的荣耀感的同时,又会经常涌起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凛冽。他必须时刻让自己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在发展挂靠队伍上,不能再盲目求量。除了阎君浩、郭正栋等最初挂靠过来组建的几家分公司仍按原有条件和方式加盟以外,之后挂靠过来的则必须设置一定的门槛。
由陆飞和陈昊二人共同讨论研究了多次,才拿出的华德公司内部挂靠队伍准入机制。这个准入机制分为三个部分,即基本条件、实力条件和相关流程。
制定了准入机制,设置了一定的门槛,再加上公司已有的一套比较成熟的管理链条,苏德俊认为虽不能说是万无一失,至少有了一层防护网、保护墙,不用每天牵肠挂肚、寝食难安了。
虽然挂靠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但苏德俊一刻也没有放松企业资质升级。他一贯认为,作为管理型企业,如果没有硬邦邦、响当当的资质作为企业发展的大舞台,就引不来更多更好的演员登台表演。换句话说,就不可能孵化出更多的鸡,为他下更多的蛋。所以,苏德俊不停地给冯建山施压,督促他不停地准备相关资质申报资料。冯建山已被搞得晕头转向,仿佛公司的资质升级资料永远做不完。
苏德俊一边给冯建山施压的同时,另一边继续在任嘉琪身上砸银子。任嘉琪心照不宣,有了银子,对苏德俊的事情乐此不疲。短短的四年之间不仅成功地为华德升了建筑工程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一级、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一级等资质,而且下辖的劳务公司也升了砌筑作业劳务分包一级企业。此外,还有其它的公路、水利等二三级不同的增项资质。
按照三大市场布局,华德本地市场、外埠市场均已布局成功,接下来,苏德俊很想布局国外市场。可是,他的华德目前尚不具备“对外承包工程业务”资格。于是,通过大舅爷董玉江结识了市商务局程昌平局长。程局长是六河人,自然好说话。苏德俊与其一来二去,便熟悉了。在程局长的关心支持下,华德公司很快便被省商务厅批准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如愿拿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承包工程资格证书》,也就是说,从这一刻起,华德公司便有资格在国外承包工程项目,实现苏德俊涉足国外市场的愿望。
苏德俊的另一大手笔便是继华德旗下的欣荣劳务公司砌筑作业劳务分包一级企业升下来后,终于把劳务工程专业大户黄祖云吸纳了过来。
这个黄祖云很是不简单,每年在全国各地的劳务工程结算产值超十亿元。
上次,陆飞和陈昊在一起私下交流时,曾无意间透露道:“目前,黄祖云可是公司最大的贡献者。”
陈昊不以为然地一笑,说:“有什么贡献?不就是每年上交公司区区10万元管理费吗?”
“嘿嘿。”陆飞神秘地一笑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也不想想,老板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将黄祖云弄过来,难道就为了区区10万管理费?”
陈昊觉得陆飞的分析颇有道理,却不明就里,疑惑地看着陆飞,等待着他揭开谜底。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老板口袋里挣的银子仅三分之一是管理费的收入。”陆飞终于说道。
“那还有三分之二是哪来的?”陈昊来了兴趣,好奇地问。
“外经证收入啊。看来你是真的不知道。”陆飞说。
“外经证?”陈昊睁着困惑的眼神,盯着陆飞,“我真不懂。”
“外经证就是外出经营税务管理证明。我们公司由于有分管财税的副区长关照,企业所得税为查账征收,规定03个点,而公司以所得税的名义,开具的外经证收取分公司的税收却是1个点。除了向税务部门缴纳的那03个点,剩下的07个点都进了老板的口袋。黄祖云去年完成十多亿的结算收入,你算算看,对苏总个人来说,又是多大的收入。”陆飞看着陈昊,微笑道,“他一年的收入,你我兄弟的这点工资怕是十辈子也挣不来。”
“难道分公司就不知道这其中的玄机?”陈昊问。
“他们也不是傻子,怎么会不知道。”陆飞说。
“那为什么还充这样的冤大头?”陈昊问。
“如果分公司独立交税的话,恐怕就不止1个点了。这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陆飞说。
天哪!陈昊在心里默默地叹息着。
“不仅如此,他的收入现在又多出一块。”陆飞继续透露道。
“还有其它收入?”陈昊张着嘴,惊愕地看着陆飞那张生动的脸。
“最近,他打算成立华德内部银行,让我协助于兵制定方案。如果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话,不,不是如果,事实上,他设立内部银行已经势在必行,如此,他每年至少又多出近千万的收入。”陆飞不愧为建筑界元老,来华德时间不长,便对华德的内部运营情况甚至内部机密了然于心。
“这个我相信。苏总也曾经跟我扯过这事。”陈昊说,“其实这个内部银行成立与否,都这么回事,因为华德的‘内部银行’形式上早已存在,并一直在运作,现在将要成立的所谓内部银行只不过进一步规范运作程序,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放贷范围而已。”
“是啊,现在,随着市场网络的不断扩大,许多垫资工程让分公司的资金处于捉襟见肘的窘境,都纷纷前来向苏总借贷,因此,苏总也在积极融资,一来可解分公司的燃眉之急,二来,也是创收的另一路径,这天下哪有免费的午餐。”陆飞接过话茬说。
“他如此大手笔放贷,我真的有些担心。”陈昊道。
“担心放出去的款收不回来?”陆飞笑着问。
“人心叵测,世事难料。你知道那些前来借钱的到底安的什么心?他的工程又是个什么状况,毕竟隔着千山万水,哪能事事清楚,到时鞭长莫及。”
“你真是杞人忧天。老板没你那么傻,不在可控范围的,他能把钱借出去。再说,分公司放贷这一块是老板亲自把关,退一步说,万一出现你所说的状况,也追究不到你我身上。”陆飞说。
“你说得对。正如苏总自己也常说,做企业搞经营,哪能没有风险呢?换言之,赚钱如果一点风险没有,除非是买彩票中了大奖。”陈昊自嘲地一笑。
“你陈主任还年轻,未来的路还长着呢,我可是定型了,这辈子就这样了,既不想做老板,也不想发横财,顺利的话,再替苏德俊干个三年五载的,然后回家颐养天年。”陆飞的目光突然变得深邃起来。
“怎么,想归隐山林,做梅妻鹤子?这可不是你的风格。”陈昊看着陆飞,觉得陆飞突然间变得深沉起来。
“岁数大了,有点力不从心了。俗话说急流勇退,谓之知机。人生如能经常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就会把一切荣辱沉浮看得很淡。”陆飞感慨地说。
“对,保持平常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陈昊赞同陆飞的观点,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