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义务教育
有郭璞辅助,自己推行三年义务教育,更加有底气了!
回到徐城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布郭璞为丞相,统管一切政事。
而郭璞上任的第一天,就开始忙碌。
他先是在徐城招贤纳士,走访了徐城一带有名的学者文士,成立国学院。
郭璞的想法是先办学,然后从学院的教员中选拔人才进行组阁,完善徐城的官方机构。
国学院很快就发出了第一篇文告。
徐城一带,凡是满十岁的孩童,必须参加三年义务教育学习。
学习的科目,议定为四门。
一为政治,说白了就是给子民洗脑,教育他们忠君爱国。
二为文学,由识字开始,出对、作诗、著文。
三为农学,学习农耕知识,这也是农业大国的根本。
四为术理,包括测算推演、人文地理,可以算是一门杂学。
满三年学业之后,举行选拔考试。
品学兼优者,入大商各诸侯国的国学院深造,为诸侯国输送官员。
诸侯国的国学院,每年可以推荐人才报考大商国学院。
而大商国学院的学生,就是朝堂选拔官员的重要方向。
明年开春,徐城就可以率先推行三年义务教育!
徐城国学院,正在热火朝天的搭建房屋。
根据郭璞的计划,国学院秋季就会开始进行培训。
从徐城各地网罗到了二百多名学者文士。
这些人,只要是认识大部分的大商文字即可,郭璞是让他们充当教员。
“在下郭璞,微囯徐城丞相,今日召集诸位,旨在推行殿下之义务教育大计。”
“所谓义务教育,指的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官方的义务,为孩子提供教育条件,另一方面是家庭的义务,必须保障孩子接受教育。”
有的人不理解,开口询问:“假如某个家庭不让孩子上学怎么办?”
郭璞正色道:“我徐城共有十到十一周岁少儿三千余人,明年开春全部入学。如有不能入学的少儿,需追究其责任。”
郭璞定定神:“家庭阻拦入学,罚银十两,无依无靠的孤儿,直接入学,学堂补助伙食。”
有人提出质疑:“那我们的学堂在哪里,要三千余少儿入学,这可要花不少银子。”
还有人担心:“让我们做教员,薪俸谁来出,能给多少?”
郭璞胸有成竹:“我们要在徐城七城,每城建造一所学堂,每所学堂为三期建设,每期容纳五百少儿,配备三十名教员。”
“在本次国学院培训半年,合格的,将会分配到各学堂做教员,学堂管事薪俸与各城城主持平!普通教员最低三十两!”
郭璞这句话,让众人再次炸营。
徐城一共七座城,共有七个城主,帮助子受管理政事,他们的官职相当于后世的县令,每年的俸禄是五十两银子。
郭丞相怎么说?
与城主持平?
也就是每年五十两白银?
要知道,十两白银就够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粮。
五十两白银啊!这怎么感觉有点虚夸?这么难以置信啊?
待到众人的议论声渐渐平息,郭璞又说道:“殿下说了,再穷不能穷教育,因为孩子是未来的希望!”
众人再无异议,一致要求参加培训。
郭璞按需求将二百多人分成了四个组,也就是四个学科。
在众目睽睽之中,搬来了十几箱竹简。
这些都是从王城运来的,子受所开设的简坊里面制作的《殷商字典》。
郭璞第一次看到这些竹简的时候,也曾调侃:“世人都说我编纂的《尔雅》是中国第一部辞书,殿下你这《殷商字典》,唉,啥也不说了!”
《殷商字典》,郭璞也带着吹毛求疵的态度,想来一个斧正。
但是他从头到尾翻了好多遍,竟然无从下手。
可见子受已经借鉴了古今典籍,这部《殷商字典》,其成就远在《尔雅》之上。
郭璞服气了,无话可说。
众人看到《殷商字典》,也是大为震惊。
这些人可都是文化人,但是他们翻开字典,暗自冷汗直冒。
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见识太过浅薄,字典里面三分之一的字,他们都不认识。
就这,谁还敢自称博学多识?谁还敢自夸学富五车?
不得不说,这对他们打击挺大的。
还是老老实实的先认字吧!
郭璞也适时做出决定:“我们用一个月的时间,精通《殷商字典》!”
由于大家都有文化基础,一个月的时间,其实是绰绰有余的。
而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郭璞将组织人手,编纂四门学科的教材。
……
徐城一带,子受已经在这里待了将近三年。
子受打算,从明年开始征税,税额参照其他的诸侯国。
在子受的预想中,即便是比其他诸侯国的税额高出很多,恐怕人们还是更愿意来徐城。
这就是子受的自信!
有了税收,办学资金就不愁了。
同时,子受还打算举办“扫盲班”,或者叫“识字班”。
目标是,人人识文断字!
当然,这样做的最终目的是向世界各地移民。
否则,移民过去都是文盲,恐怕用不了多少年,就被当地土著给同化了。
子受的移民,是带着殷商文字去的,是带着殷商的各种先进理念去的,每一个人都是有着一技之长!
所有移民都首先要做同一件事情,就是把当地语言改成大商文字!
这叫文化侵略!
通晓五千年文明的子受,自然明白这其中的重大影响。
相信自己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做依托,这项任务也不难完成。
全球都说方块字,这目标子受无法做到。
但是,在子受心目中,有几个后世蹦蹦跶跶的国家,不妨让他们在这个时期就认华夏为祖先。
徐城现有三十万人口,要想让他们全部识字,这任务可不轻松。
子受只好先从娃娃抓起。
三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到自己成为商王,可以实施九年。
现在的适龄少儿到九年后,就是主力了!
十九、二十岁的年龄,正是建功立业之时!
而九年之后,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将达到接近三万。
同时,短期的扫盲班也会使大多数人可以识字。
假如继续推行义务教育十年呢?
那时候,所有十到三十岁的人,都是学识渊博之人。
想着想着,子受不禁嘿嘿的笑出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