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章 比谁不要脸
卯时朝拜,文武百官按官职高低,井然有序入朝等候。
静默片刻。
一位身着明黄色龙袍的年轻男子赫然出现,在他身后跟着十数名颔首迈步的太监。
皇帝正襟危坐,喜怒不形于色。
文武百官齐齐跪地参拜,高呼万岁。
“免。”
跪地参拜的文武百官齐声谢恩,随之起身静候。
皇帝身边的一名太监扯着嗓子高喊:“有事宣奏,无事退朝。”
众官员左顾右盼,迟迟无人上前。
忽然苏牧走出人群,毅然禀报:“臣有事要奏。”
“丞相尽管奏来。”皇帝泰然自若。
苏牧毕恭毕敬说了声遵旨,随之娓娓道来:“今北方大旱,多数饥民直奔京城而来,臣悉知殿试在即,饥民入京恐引学子恐慌。然听雨阁阁主侠骨柔肠,愿为朝廷暂时赈灾饥民,待殿试结束方将要任归还朝廷。”
语出惊人,文武百官无不震惊。
据传言,这听雨阁前任阁主佛手羽化升仙,其关门弟子林泽遵从遗志继任阁主之位。从佛手离世到新阁主上任草草算来不过两月时间,林泽居然就敢代替朝廷率先赈灾。
胆大包天啊!
“这听雨阁狂妄自大,臣请奏陛下……”一文官装潢的中年男子忽然站出来,义正言辞想控诉听雨阁僭越之罪,不料却听见皇帝的赞赏:“听雨阁屡屡心系黎民苍生,该奖!”
哦豁——
满朝皆惊。
不少朝臣左顾右盼,窃窃私语。
区区一个江湖门派就妄言代替朝廷赈灾,抢了你皇帝的风头。你倒好,非但不生气,反而夸奖人家心系苍生?
“陛下,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怎能任由听雨阁说了算?”
“臣以为礼部尚书所言极是,皇家威仪不容侵犯,请陛下三思而行。”
“微臣附议。”
“臣等附议。”
站出来为礼部尚书张端,加油呐喊的大臣全是楚王一派的支持者。
“你们…”皇帝怒目圆睁,气的不轻。
楚王党是越来越,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了。
“放肆!”苏牧一声怒喝,让所有大放厥词的朝臣垂下头去。
现在的朝廷,只有苏牧有能力与楚王分庭抗礼。
谁能欺负,谁不能惹。
他们心知肚明,狡猾得很。
“陛下悉知当下国库空虚,无法赈灾济民,故令尔等筹款赈灾,你等却是如何推诿扯皮?”苏牧冷眼相待,怒道:“现在既然有人愿意收拾烂摊子,你们不领情也就算了,还要诋毁人家,难道我们祁朝的官心胸就这么狭隘吗?”
那些大臣脸一红,不言不语。
谁愿意拿自家的钱,去救济命如蝼蚁的贱民!
可,他们却忘了自己家的财库偏偏是压榨百姓,贪污受贿得来的。
有苏牧为皇帝说话,皇帝心头一暖,说道:“苏相有心了,朕心甚慰。”
皇帝因北方大旱焦头烂额,他本想从国库拨银赈灾,可是户部尚书非说国库空虚,没钱赈灾济民。而且三军军饷已经拖欠数月,再不例行发放只怕军心大乱。
说的义正言辞,其实皇帝心知肚明。
国库恐怕早就被这帮蛀虫蚕食干净。
给将士们发银子?
哪里来的钱?
难道要加重赋税,从百姓们身上榨取吗?
左右为难之际,丞相苏牧给皇帝提了个主意。
那便是提议大臣们集体捐款赈灾,但那些饕餮大臣却个个哭穷,谁也不愿意出赈灾银两。
朝臣奸滑,林穆便跟苏牧敬献了杀鸡儆猴之法,连苏牧都觉得此计可行。偏偏皇帝不肯去做,说难听点就是不敢跟楚王一派的官员争斗。
如今难民将至,一旦入城,殿试必将推迟。
局势迫在眉睫,皇帝没得选择。
“若不同意听雨阁赈灾济民,那尔等就看着难民入京作乱,可能到时,诸位的府邸店铺都会遭到洗劫,届时……”苏牧绝不是危言耸听。
那可是连草皮树根都吃的难民啊!
饥饿状态一入富庶的京城,结果可想而知。
坚决反对的官员挤眉弄眼,显然动摇了。
丞相一党的官员见时机成熟,义无反顾站出来同意听雨阁赈灾济民,立场不坚定的官员也同意了。
看着多数人接受计策,楚王党的官员没有理由再反抗,于是不甘不愿同意了援助。
皇帝大喜过望,连忙说道:“听雨阁仗义疏财以济苍生,此心此举功德无量。为嘉奖听雨阁侠肝义胆之举,赐其阁主豪宅一处,五爪金剑一柄,望其不忘初心,另由羽林卫护佑赈灾秩序。”
没想到,皇帝居然一口气把要说的话全部说出来,这是生怕大臣们又闹出幺蛾子,阻拦施行。
如此富庶的赏赐,谁也没想到。
满朝文武,皆大吃一惊。
豪宅?
京城多的是。
他们在意的是五爪金剑!
那可是开国名剑,素来就有见剑如见皇帝的特权。
持剑在手,林泽可以见官不拜。
哪怕拿剑对着他们的脑袋,他们也不能说个不字。
苏牧神色凝重,没有说话。
林泽献计是该重赏,但如此赏赐确是太丰厚了些,抬头别有深意凝视皇帝。
或许,皇帝想以此拉拢听雨阁为他效力!
礼部尚书立即箴言:“陛下,五爪金剑代表至高皇权,仅仅因听雨阁施粥赈灾便御赐五爪金剑,是否太过儿戏了?”
“礼部尚书若能效仿听雨阁散尽千金赈灾救民,朕也愿将五爪金剑赐下。”话说到一半,皇帝右手撑着膝盖,直勾勾盯着礼部尚书,冷声道:“然而,礼部尚书肯出钱吗?”
礼部尚书背脊一凉。
哪怕他的身后站着楚王,但面前的男人还是皇帝,光明正大跟皇帝作对只怕没有好处。
此时此刻,礼部尚书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紧张得就像拉满了弓的弦一样,生怕皇帝拿自己杀鸡儆猴了。
“臣有罪。”
皇帝冷哼一声,没有再说话。
丞相苏牧乃皇帝的启蒙老师,对皇帝的决定只要不损国体,基本上都会鼎力支持。
只听苏牧带头高呼:“陛下圣明。”其他臣子不敢不从,纷纷效仿,高呼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