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三胡堂故事会 > 第3章 第28集

第3章 第28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郭生白谈中医复兴的五个条件

    咱们今天谈几个问题,这不是个医学问题,这是个文化问题,我们屡次地说 中医复兴不是一句空话,中医复兴也并不是无緣无故的,它是要有条件的,历史的条件,社会的条件,我曾经多次说过,我不再说了。今天我说中医自身的问题。任何一件事情,外因只是它发生变化的条件。比如说一个好的社会,一个好的历史环境,它未必能复兴。它自身要有一个内在的条件,有了环境的条件,它才能发生变化。今天我们说中医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

    1 中医理论的多元性必须统一,形成中医的系统理论。

    2 中医必须有很强的复制性与复制机制,缩短复制周期。

    3 中医必须在哲学方法上认识统一。

    4 中医自身必须是高治疗,低成本。无药源性、医源性、终身性疾病,一方多治、多人一方等一高一低、二多、三无的医疗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向人类伸出救援之手。中医复兴必须走向世界,载出和谐文明。

    5 中医必须多流派共存,在历史长河中优胜劣汰。

    第一个,中医在理论上的多元性必须统一, 形成中医的系统理论。我记得去年乐潜山就跟我提过这个问题, 说国外,国外说中医,自己与自己都有矛盾。这是怎么回事儿?是这个意思不是?说中医自己在理论上都有矛盾,这个说法是个真实的,是了解中医的人。我们换一句话说,中医理论的多元性,许多个理论互相不通,其中并不是谁反对谁,但是互相不通,你说这么个理他说那么个理。这个问题我们也曾经多次地说过,这个问题要不解决,中医不能复兴。

    我们比方说中医有六个辩证法,就是六个辩证体系。《伤寒杂病论》是六经的一个辩证体系,还有一个八纲辩证体系,两个,脏腑辩证,三个,经络辩证,四个,三焦辩证,五个,卫气营血辩证,六个,还有个三因辩证,七个。复兴,复兴哪一个 都复兴 要都复兴,现在中医就落不下去了,衰落不下去了,照理就已经复兴了,走在兴旺的一个历史过程里头,就是因为中医的理论的多元性互不统一,人人看着都不顺眼。因为每一个医学呀,都是一个体系,唯有中医是个多流派多理论互不统一,这能复兴吗

    就如同西方人笑话我们说,你们五个医生看一个病,五个说法,开方子开五种方子,咱不说效果了,这是什么医呀 这么多年我们被外国人讥笑,我们没有人做出反应来,说你说这个不对,没有,这么一个医学它能复兴吗 大家不信任你,在西医进中国以前中国没有别的,就这几道菜,你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没有办法,但是它并不是都骗人的,哪个也没骗人,都是能治病的,你说这叫什么呀 我们不说这个了,我们就说这么样的一个医学体系,在今天这个社会环境。是复兴不了的,要复兴必须统一理论,一个统一的理论任何人你颠扑不破,你驳我不倒,我要看着你哪儿不对,我说出来你反倒无可辩驳,这么一个医,才能是复兴的那个医。

    再一个。中医的复制性很低。我们中国哪一代没有名医、代代有名医,有名家,就是一代就结束,第二代不行了,第三代怕是转业了,中国有50万个中医,比如说啊,这可不是确数,能以传承下来的,说有祖传的,第二代有多少 第三代有多少 第四代有多少 越数越小,据我知道第两代的很少了,说中医不可复制,就是复制能力很低,你说不可复制不行,蒲志孝在这几了。第四代,我也在这了,我也第四代,说不可复制不行,复制能力很低,很困难,这是真的,要如果像过去这种复制的方法,不行,得多少年才能复兴啊

    我们再等五十年啊 人民等不了啊!现在95以上的人是不健康的,能等五十年吗?三十年也不能等,我看二十年也不能等,最多等十年,最好别等十年几年。如果要是这个样子中医必须有一个很强的复制性,而且要有一个复制的机制。

    我在前年,中国第一次中医带徒弟这个会上,最多的收两个徒弟,给我了两个徒弟的名额,我说多两个不行?他说不行,就是两个,我在会上收了两个。在家里又收了一个我收了三个,这么着收徒弟不行。什么时候复兴啊我还能收几回徒弟呀 我八十多了,这个机制不行。要有一个什么机制呢,要有一个能多带徒弟的机制,一百行不行 我说不行再多点,三百我说三百也不够,越多越好,要有这么一个师带徒的机制,中医的复制性,复制周期要缩短。说我们现在一个中医药大学,上了七年,出来了毕业了。出来了会治不会治病,我不知道,你去了解了解。在座的有中医药大学毕业的,你会治多少病 这个机制,也就说这个中医,我看不是学校学科复制的,这么做没成功,再做还是不成功,怎么办 按照我们传统的中医师带徒,这是一个方式。再一个是祖传,祖传师传,这两个传承方式合一,把这两个传承方式的优点,合成一块合成一个。大家可能说,那不都是传承吗,合什么呀 你说为什么要合呢 谁知道为什么要合起来,有知道的没有 今天我为什么说师承祖承,师承祖承合一,合二为一个传承体制,谁知道 这两个为什么要合,有知道的没有,你知道不知道

    学生:我看祖传的话,基本上传的是术,但师传的话,把“道”的层面上也传承下来了,这样道术合一就传承的更好。您说是不是继承发展呀 祖传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辩证,把祖传统了,师传是把没有学过的,让他普及到。

    郭老:这个师传和祖传合一在哪儿 其实这和传道啊,是一样的,都是把大规律,传给子弟。这个师父呢,说师徒如父子。如父子是什么意思 像,差不多。差不多是什么 是差,差一点儿。过去呀生活比较困难,形成了一个关系,说徒弟学会了,饿死师父,有这么一个,世俗的说法,这不是完全对的。但是有一点,亲儿子和亲徒弟是不大一样,往往啊,师父啊,对他的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不一样看待。我们不说这个不一样看待,有什么错误,我们反过来说,徒弟,有十个徒弟看待师父一样吗 也不一样。孙膑和庞涓是一个师父,那两个人一样吗 我们看历史,好多徒弟呀,对待师父态度不是一样的,所以师父带徒弟和父子相传,有一点区别。

    如果把祖承的优势移到这边来,把这个师传的扩大性合起来,祖传传个儿子,他有两个儿子传两个,他能有多少儿子啊,他就传多少人,要是师父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见过在解放以前一个老先生带了十八个徒弟,他在这儿看病十八个徒弟在后头,站着这么看着,他到底还是十八个吧,要如果把那个祖承的优势,拿到这儿来,跟这个师承的优势合起来扩大化,这问题就解决了,这是一个。

    我说要有一个传承机制。这个传承机制就是祖承和师承合二为一扩大。而且利用今天的传播手段,就是视频技术,一个人在这儿讲全国多少地方可以收听收看,无保留的,形成这么一个机制,这问题解决了,但是没有前一条统一的理论,这一条,说句实心话吧,瞎掰,没有。必须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统一的理论;再有一个复制,缩短复制周期、学徒三年五年,不要,一年,缩短了复制周期;再有一个师承祖承合二而一的传承方式,这是一条,中医复兴的一条。

    同时中医不仅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方法上是统一的,才可以。在什么方法上 我不是说用桂枝汤,全国都用桂枝汤,不是,在哲学方法上统一的。比如排异法,自主调节法,你任何一个方子,你出不去这两个大法。谁也不用膨胀,你可以试试,给你三年的时间,你看看你跳出去这两个法了不?你要跳出去了,这就不是一个哲学体系。所以要有哲学方法的统一认识。别本来是一个东西,你呀另起个名字,另起个名字你也没出去呀,你另起个炉灶,你另起个炉灶你也没出去呀,这是在哲学方法上的统一。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缺了这个是没有希望,中医必须是高疗效低成本。你治一个感冒千儿八百地花,我治个感冒啊,十块钱可以,二十块钱,三十块钱以内,我就治好一个感冒,我治好了,就是好了,不留后遗症。为什么一个感冒,就上千地花呀,有的上千两个三千都不够,为什么呀 本来感冒了一出汗就好了,一退烧就肺炎,肺炎就折腾,折腾就肺感染,你说折腾到什么时候 一个多月出不了院怎么办呢 还在医院住着,最后出去抱着一个孩子,亚健康,这是个什么局面 如果有个高疗效低成本,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还有啊,别治一个病啊,这个病好了,出来了一群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不能要有这个,得没有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而且还没有终身性疾病。

    再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一个方子治多个病,多个人用一个方子。概括一下就是一高一低,一个高疗效一个低成本,三个无,无药源、无医源、无终身性疾病,三个无两个多,一个一方多治,一个多人一方,中医必须具备,这个内在的能力。

    上边我说的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就是一个问题,就是中医复兴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一个问题。到这个时候这个中医,可以向世界展示出,中医中华文化的优越,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它负载着中华和谐文明走向世界,这才是中医复兴。二十一世纪中医的复兴,不是在这960万平方公里以内的复兴,而是向整个地球的复兴,这是必然的结果,至少现在有一群人毫不怀疑。再一个问题,即便中医复兴了,中医必须多流派共存。为什么要多流派共存 因为中国是个和谐文化,谁也不消灭谁,我们对于细菌都不消灭,何况对于我们自己呢 多流派,就是一群中医的亲兄弟,没有矛盾只有差异,只有不同。所以在国外,说我们有矛盾是错的,他还没认识,我们是不同。哪一家子有七八个兄弟,是相同的 没有,多流派共存,在历史的长河里头不管我们愿意不愿意呀,总是优胜劣汰,让历史去选择。

    编者按:二十一世纪中医复兴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

    中医理论的多元性必须统一,形成中医的系统理论。

    中医必须有很强的复制性与复制机制,缩短复制周期。

    中医必须在哲学方法上认识统一。

    中医自身必须是高治疗,低成本。无药源性、医源性、终身性疾病,一方多治、多人一方等一高一低、二多、三无的医疗体系,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向人类伸出救援之手。中医复兴必须走向世界,载出和谐文明。

    中医必须多流派共存,在历史长河中优胜劣汰。

    有诗赞曰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