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都市小说 > 我从七五年走来 > 第10章 挥手自兹去-3

第10章 挥手自兹去-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篇外篇 八月十二日之殇

    这个话题比较沉重,题目摆在这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主要是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来写,那一天,天津,神经病老头,67岁,当街,光天化日,持刀,素不相识,一死一伤。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详细的可以去网上查,死伤的都是年轻的女孩,前些日子我写过一篇叫《最好的防身术》,不过还是没有作用,在防范侵害方面,女孩子还真是处于弱势,所以再次建议女孩子学一点东西,关键时候能够减少风险,希望一辈子遇不到这样的事情,但是遇到了,能够有摆脱危险或者是降低伤害的手段还是有必要的。现在这类的培训机构很多,跆拳道、散打、柔道、空手道、女子防身术、拳击、太极拳等等,每个城市应该都有,虽然主要受众是儿童,我知道大部分还是不拒绝成人学习的,学一些一方面的东西,一方面能够强身,另一方面给自己自信。起码在一般普通侵害发生时,有一定的抗争能力。我听到最可笑的不学这些的理由不是懒惰,是怕腿变粗,其实不会的,小孩子学了,如果不坚持,和学了广播体操没什么区别。大人学了,坚持练上几个月,说不准身体素质就能提高一大块。有的家长怕年轻人学了这些会好勇斗狠,这个担心完全没必要,打架斗殴和练什么关系不大,和性格关系密切,什么都不练的人,爱打架的依旧爱打架。所以,希望看了这段文字的人,能练点什么。谁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先到。

    第十章 挥手自兹去-3

    前两天看网上说郭德纲教育秦霄贤茶壶嘴不能对着人,我觉得这样的节目挺好的,在娱乐的同时穿插一些传统的礼仪,怎么就有一些人质疑呢。中国传统很多的礼仪规矩其实挺好的,不过很多都被遗忘了。

    我记得农村有好多习俗,现在有的人可能都不知道了,回忆着写,看看能记住几个。其实规矩多的是婚丧嫁娶时候的规矩,前面说了一些,今天说一下葬礼的一些规矩。

    在农村老人的寿衣都是提前准备好的,有的提前准备好几年,那没有什么不吉利,听我妈说,她的奶奶每到大年三十的时候,都穿着她自己的寿衣守岁。还听说过有个老头每年都把自己用的棺材油一遍。生老病死是自然循环,老人们都很看得明白。不像现在有的人那么乱忌讳。正常来说老人过世是有征兆的,去世前应该要给擦洗一下,让老人干干净净的走,就是难过,眼泪也不能掉到老人身上,据说眼泪如果掉在老人身上,到那边会受苦的。寿衣一般来说是在咽气之前穿好(那时候给穿衣服好穿,如果咽气后身体都是僵硬的,不好穿,穿着也皱巴不太好看),咽气之后可以直接抬到门板上,也有的是先抬到门板上等着咽最后一口气,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开始是腹式呼吸,后来是胸呼吸,最后是喉呼吸。

    等到咽气之后,晚辈们才能跪倒大哭一场。儿子还要拿着饭勺在外屋门框上敲三下,说句什么我实在记不得了,好像是西天大路慢点走。丧事一般来说是三天五天七天的单数,一般都是三天,看老人是什么时候走的,如果是夜里,前半夜要是算一天,叫小三天,前半夜不算,叫大三天。

    白天的时候请知客,给料理丧事,专业的事要专业的人干,和主家商量给哪里的亲戚送信儿,计算人数,请人做饭什么的。丧礼上孝子是比较累的,穿着孝服,遇到人就要给磕头,孝子头满街流嘛。

    孝服是很有讲究的,一般从孝服上能看出来和死者的关系,这里简单说一下孝服吧,长辈同辈不用带孝,同辈岁数小的可以系根白色带子;儿子辈分的都是孝帽子,儿子帽子上有连冠盏,连冠盏上长子是三个棉花绒球在耳朵和眉心,其他儿子是一个绒球在眉心,儿媳和已婚的女儿是一根长的白布,搭在头上,后面十字交叉搭在后背,尾部如果是对齐的,说明老两口都走了,如果是一长一短,就是还有一口在呢,没结婚的女儿是一个圈带在头上,这些都是一般的白布,女婿的帽子是四角的漂白的。下一辈的基本也是这样,不过要有绒球,孙辈一个绒球,小一辈就再加一个绒球。孙子孙女的绒球是红色的,外孙外孙女的是蓝色的。

    白天村里知道的人会来给吊孝,在吊孝前,要把供桌摆好,五谷杂粮上面插着棉花骨朵,从棉花骨朵上可以看出来下葬的坟地里是否有先入土的人,一个先走的就一个棉花骨朵,两个走了,就两个。如果再婚的,可能有三个、四个,但是最多不能超过五个。灵前蜡烛和香是不能断的。怎么又写这么多了,一个都没写完明天继续。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