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衡阳雁去无留意-4
第九章 衡阳雁去无留意-4
今天坐着高铁回单位,也习惯了,没有签票,过了曲阜就没有座位了,查票的姐姐心眼好,告诉我哪个座位没有人,我活去一看已经有人坐了,就只能回去了,结果那个姐姐又给我找了一个座位,真是感谢,虽然她没有可能看见这个感谢。现在的速度还真是快啊。我小时候根本没有这么快的交通工具,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坐自行车,自行车不够的时候就坐马车,我记得表弟出生的时候,就坐着姥爷赶的马车去的,在马车上睡了一大觉还没有到,逛逛悠悠的,得小半天,现在要是开车的话,估计半个小时就能到了。后来自行车是每家必备的交通工具,基本上一家一辆,出门不够用的,就去街坊家借。那时候还小,只有坐车的资格,喜欢坐梁庄儿老表舅的车,为啥呢,他个子大,是个柔道运动员,骑车特别稳当,多数时候坐他车的时候,我都会趴在车把上睡着了,还睡得很踏实。因为那时候几乎没有坤车,都是加重的28车,限于身高,女的骑车的水平稍微差点,我妈骑车带我就摔过一次,还好是冬天,就是吓一跳。那时候颜色出奇的就是邮递员的车,连包袱什么的全都是绿色的。
到了小学的时候,学骑车,都是偷偷的把家里车弄出来,练,先撑着脚蹬子滑行,等到滑行稳定了之后,就练“掏腿儿”,这是那时候的一个特色,因为28车有大梁,就把右脚从大梁下面伸过去,踩着另一个脚蹬子,开始的时候打半圈儿,后来熟练了才能打整轮。有时候大人不让骑,总打半圈的时候车链子会松,就容易掉链子,大人第二天要上班,练车的时候要是弄坏了,不跟家里说,说不准耽误事。
还有一种“铁驴”,不是自行车厂出的,是手工作坊里面焊的,没有瓦圈,车的骨架都是铁管,负重比28车大很多,车架子大,有的家里做买卖的很多有这样的车,比一般的车多驮很多东西。不过这个车有个缺点,就是闸不好,有的干脆就没有闸,想刹车的时候,就把脚伸到前车轮子上,前叉子把脚挡住了,就是通过摩擦鞋底子来刹车,跟相声里差不多。
五六年级的时候偶尔会骑车,多数是走路,有个自行车后衣架坏了,是个秃尾巴自行车。
初中以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一般的毛病像补胎什么的也是自己修,有时候半路坏了也去徐刚家的修理厂修。
初中的时候有的人练倒着骑车,坐在车把上,面向后面,我胆小没练过,付海轶是这样骑车比较好的。
高中的时候张国祥有辆好自行车,是山地车,经常在院里秀车技。
大学生活借了余艳的一辆自行车,小小的,红色的,没人的时候,我试着把车把提起来,就像杂技一样一个车轮着地走,不过没练成,最多走几米,后来这车丢了。
工作之后骑丢了好几辆自行车。之后就是汽车时代了。
铁路大发展近二十年那才叫飞快呢,绿皮慢车、直快、特快、动车、和谐号、复兴号,天翻地覆,改变出行习惯,也改变了生活,上学时候30多个小时到学校,现在八个多小时就能到成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