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考试那天
短暂的军训生活结束了,我们也要开始真正的学习时光啦。经历了两个学期的巩固学习终于迎来了大一的最后一次大考-期末考试。而也是这次考试的机会,让我与他有了再一次对话的时刻……
“哎呀,怎么办呀,根本背不完啊,这也太难了呀。什么概念关系类的内容,这能背得完么,加起来一道题足足有十几二十个备选项了,有被难道啊”,聂爽几乎抓狂道道,看着越来越多的重点知识愈加头大起来。
“可不是嘛,说好的画重点,这哪里是一部分啊,这妥妥的一整本书啊。尤其是民法,老师说了不让复制她得u盘,涉及到知识产权,而且里面的知识点全在上课的时候讲过了,如果没有记住的可以找其他同学问一下。但是吧,这重点章节,重点内容就算是u盘复制到了也不行啊,内容还是不少啊”,伴随着李新的哀嚎,聂爽继续说道,“没办法了,只能挑灯夜干了,背起来吧”,说着聂爽拉起床罩,开着小夜灯,默默背了起来,不晓得她背了多久,我只知道,当我中间起来上厕所的时候,她还在继续,那个时候已经差不多夜间两点了,也太努力了。
关于这次考试,除了选修课以外,其他科目都有老师画的重点,其重点内容之多,是得下狠功夫了。我凭借着自己上课记下来的内容再加上与其他同班同学的补充,将整理好的课堂笔记,以及具体要背的重点条目列出来,分享给了我可爱的舍友们,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表示这样至少可以少操点心,只背重点的,不至于再继续顶着重重的黑眼圈应考。
到了考试那天,因为是按照学号排好的座位,我跟室友的座位差的有点多,距离挨着简直是十万八千里了。但是有意思的是,我的后方便是周凯,听着他跟同伴嬉笑打闹的声音我还觉得是在很远之前(大概是,就算平时上课我跟我的室友也选择坐在第一二排的样子,而他应该在后边吧,很少有互动,也很少去关注。)。大概,从上次军训以来,我们两个就已经好久没有说过话了,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执着于这个,只是心中总觉得他很不同,时关注时不关注的,我感觉自己都快成了一个矛盾体了。大一一年我看到他频繁出入于各个社团之间,尤其是书法社。我本来也参加了,后来因为文学社的事情太多便没再去过。有幸见过他得书法笔迹,不似女子般隽永清秀,倒是有一股磅礴之气在其中,观其字,识其人,此话,诚不欺我。
“南希,听说你获得了上次征文比赛的特等奖,我看了你那篇文章,实为佳作,真的写的很好。”,周凯总让我觉得有一种自来熟,但又不会让人觉得过于唐突的男生。
“啊,谢谢呀,主要是那次征文说的是观后感,我正好读到了《我在雨中等你》这本书,里面的爱与救赎让我为之动容……”,说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我的言语总是那么丰富,不再像从前那般寡言。
“真好,有时间我也看看,最近有点想看这种类型的书籍了,前几天想看康德得《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但是在图书馆找了好久也没看到”,周凯不无遗憾的说道。
“我前几天看了这本,确实挺好看的,你可以过几天再去图书馆看看”,其实,我还没有还,只是出于不好意思,不知道怎么说,想着这两天抽空还了他就可以看见了。(想来当时的心思,还停留在高中时期,尚且无法做到对任何事都畅所欲言的程度)
考试结束后,我们都在思考着回家的事宜。
“小希呀,你过年回家的车票订了没,我看我们好像没办法从网上直接订票,只能去汽车站现场买呢”,在考试完回到宿舍的路上,简芳问道。
“没有呀芳芳,我还不知道几号走呢。我得看看家里人都在不在,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到时候到家了都在,岂不是更好呀”,我看了看日历和放假通知,略加思考着。
“反正咱俩个是一个大地方的,虽然有一点不同,但总得坐车的线路都一样的。所以,咱俩个一块走吧,路上还能做个伴,多好呀。”,简芳开心道。
“成啊,那我一会看看,打个电话再问一问,之后咱俩个一块定好了出发的时间,到时候买点零食在路上吃,聊聊天,看看电视,就到家了”。难掩兴奋,我跟简芳说着。
“嗯呐,那就这么说定了,正好咱也趁这两天买点特产回去吧,带家里面都尝一尝。”简芳说道。(关于这个特产,我后来买了带回家了,因为是去特产超市里面由着店家介绍着买的,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至于最后好吃不好吃就不多做评价了,只能说,吃的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情怀。)
仔细想想,我跟简芳的关系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在一个陌生城市里有一个来自同一片地域得老乡,而且她性格活泼开朗,总能在不经意间触碰到你心底里的温暖。大一一年,我参加了好几场比赛,无论是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还是运动类的四百米接力跑,简芳总是能站在第一线为我加油。不管我的结果怎么样,总是用特别阳光的心态照耀着我,让我的心态也跟着改变起来。
我其实算不上能说会道的人,也不会找话题与他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喜欢自己蜷居在一个角落里面,写写文章,看看诗集,希望在这样的氛围里,认识真正的自己。但好像我真正的自己是在来到大学,认识了新同学,感受了新环境才开始认识到的。简芳就像是一道光,像冬日的暖阳温暖和照耀着我,而言谈不多的周凯则是我为数不多的,所认识的人中最让我觉得舒心的人,这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我也是到了后来才真的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