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盒饭小说 > 其他小说 > 大唐:求我出兵救长安?想的美 > 第31章 帝国病了

第31章 帝国病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来,干一个!”

    杜青把酒杯在桌面上一敲,就算是碰杯了。

    李隆基有样学样,跟着杜青敲了敲桌子。

    仰头一饮而尽。

    陈希烈老神在在,酒已经喝到位了,赔不起了。

    “小郎君,继续说,你说的这些事,真有趣,我老头子喜欢听着呢。”

    陈希烈张了张口,干瘪的喉咙里,没发出一丝声音,只好作罢。

    杜青放下酒杯,道:“那您知道太子为何要豢养死士吗?”

    “是想跟他爹一样,要谋朝篡位?”

    “并不是!”

    陈希烈松了一口气。

    这小子胡说八道,这句话还算中肯。

    否则,太子休矣。

    李隆基知道太子见死不救,还落井下石,将他沉进了灞河自生自灭。

    原本想着他会构陷太子的。

    没想到还为太子说话,正说明他是站在全局考虑的,并未一意的发泄心中的不满。

    “哦,那是因为什么?”

    杜青伸出两个手指头,道:“两个方面,一是,预防索斗鸡突然发难,他要依仗这些人逃出长安。

    二是,这些人依附太子,是为了讨一个公道。”

    “哦?”李隆基有些迷糊,问道:“讨公道可以写折子递给节度使,然后上报中书省,不照样可以……”

    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并未说下去。

    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陈希烈,问道:“什么公道?”

    “关于租庸调的。”

    “这有什么问题?”

    杜青朝窗外看了两眼,没见着有人之后,才说:“是因为皇室靡费太大,已经入不敷出。

    户部财政压力很大,索斗鸡命令户部对前线战死的士兵不予销户,每年仍然收取赋税。

    这些边军们知道此事之后,差点哗变,递上去的折子到了索斗鸡手里,自然石沉大海。

    天宝五载初,皇甫将军回京述职,将他们带了回来,在城内与太子私会,说的就是这件事,请求太子出面为他们做主。

    哪里知道被索斗鸡盯上,构陷太子与边军勾结,皇甫将军与户部侍郎韦坚一同被贬。

    他们在长安蛰伏已经一年有余了,为的就是这件事。

    如果想要造反,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啪!

    李隆基闻听,将酒杯甩在了地上。

    “一派胡言!”

    “老爷,当心身子,皇家的事我们管不着。”

    陈希烈立即劝谏。

    李隆基知道自己失态,道歉道:“小郎君,老夫失态了。”

    “无妨,任是谁听了,都觉得是胡言乱语,我只是为那些浴血奋战的边军感到不值。

    索斗鸡得罪人太多,担心被取代后,秋后算账,所以,这些年来,屡次打击回京述职的节度使。

    就是担心会被取而代之。”

    李隆基彻底懵了。

    他一天靡费确实很大。

    但府库内总是有花不完钱,不仅不见减少,屡屡还会增加。

    所以。

    他想当然的认为他治理之下的大唐依然承平。

    没想到背后竟然是这样。

    这是喝人血啊。

    “而且……”

    杜青还想说,被陈希烈阻止,“够了……”

    “你这老伯,你叫我来作陪的,又不是我舔着脸来的,你以为我一天那么闲吗?你不想听可以出去,我跟你家主子说两句不行吗?”

    李隆基心情很坏,扬了扬手,道:“让他说下去。”

    杜青道:“租庸调制度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唐了,其实我有一个主意,可以解决目前的困难。”

    “说!”李隆基不经意间露出了王霸之气。

    “改革租庸调为两税法。”

    “哦?”

    “有何不同?”

    “让有地者多交赋税,地寡者少交不就行了?”

    李隆基已经听不下去了,立即起身,气呼呼的道:“回。”

    “好的,老爷!”

    陈希烈喜不自胜,立即搀扶起李隆基向外走去。

    “再聊会啊!

    杜青还在身后追着说。

    “改天再说。”

    李隆基一刻都不想停留。

    急匆匆出了长安食府,回宫去了。

    他俩刚走,张小敬跟他的同伴们闪身进来,端起酒杯就喝。

    “这样能行吗?”

    杜青道:“意见给他了,至于成不成,就看他的决心了,如果不改革,我也不会辅佐他。

    任战火烧光东都、长安,不会出手半分。”

    “刚才真想跳出来,结果了那厮!”说话的是拓跋珪,是跟张小敬逃出来的那位。

    杜青提醒道:“幸亏你忍住了,否则你现在已经是一摊烂肉。”

    一边假装乞丐的田神功,探出头看了看一楼大厅,依然空空如也。

    他倒吸了一口凉气。

    方才在大厅用餐的全部都是大内高手假扮的食客。

    ……

    李隆基回到兴庆宫。

    是夜。

    着高力士遣北衙禁军彻查杜青。

    还有他身后的那个师傅“苏轼”。

    北衙禁军是李隆基最为信任的护卫,原先掌控的这支禁军的首领叫王毛仲,是李隆基的发小。

    后来太狂妄,为宦官集团所不喜。

    最终被清除。

    李隆基权衡再三,将北衙禁军交给了高力士。

    可见李隆基对高力士的信任。

    跟着。

    李隆基立即来到御书房。

    坐在桌前,翻看奏折,每一本都看的非常仔细。

    而在另一旁的宣纸上,写下了“内阁”二字。

    高力士唤宫娥送来茶水、点心。

    小心的在一旁伺候着。

    心里感叹,三郎已有好些日子不曾批阅奏章了,今日勤奋,又暗中调查长安食府那位小郎君,却是不知为何。

    少顷。

    李隆基感叹道:“力士啊,朕今日偶得一宝,仿佛打通了朕的任督二脉。

    此举倘若奏效,可除旧布新,一绝专权之患。”

    高力士细声细语的问道:“可是杜家六郎?”

    李隆基点点头,道:“是他提出了内阁制度取代目前的三省制度,还说了一些关于民生的,朕得好好想想,之后,让他呈一片税法改革的折子上来。”

    高力士皱着眉头,担忧道:“改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动的利益太多,阻力恐怕会很大。”

    李隆基叹息道:“荣朕想想。”

    突然。

    花鸟使求见。

    “陛下,今日有新人进宫,可否侍寝?”

    “滚!”

    “喏!”

    高力士见此情形,立刻明白了李隆基的心思。

    赶忙伏地道:“陛下,贵妃已经等待多时,是否……”

    李隆基摆摆手,揉着眉心,道:“今日心情不畅,不必劳烦贵妃。”

    “喏!老奴这就回了贵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