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上交
“此外,我们有一个好消息告诉大家。从明天开始,国家将启动异地居民转移计划,把所有因事离家的居民遣返回户籍地。
请大家注意,这个转移并不是免费的,每位成年人需要支付二十斤粮食,青少年和老年人十斤,孕病残者五斤,婴幼儿免费。
当然,国家还是很人性化的,他们可以选择多种支付方式,如物品典当,家属代付,以工代付等等。
也就是这一两个星期的事,希望大家提前做好接收准备。”
凡事不能只看一面,桃溪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对现在的村民来说,是天然的避难屏障,但对从前的村民来说,却是阻碍发展的拦路虎。
按理说,桃溪村自然环境优越,种植的瓜果蔬菜和粮食质量都很不错,拿到市场上卖,是可以卖出个好价钱。
然而事实相反,因为交通不便,村民们根本没办法把农产品运出去销售,只能与收购商讨价还价,赚些辛苦钱。
要是遇到年景不好,赔钱是常有的事儿。
正因如此,村里新一代的年轻人,成年后或是选择外出读书,或是选择去大城市打工,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
譬如云落的哥哥沈云起,读完硕士后,去了江城人民医院当心外科医生,每个月能赚一万多。
譬如云落的表哥周棋渊,高中毕业后,去了大城市宁城送外卖,每个月能赚一万多。
受这些成功事例影响,村里不少中年人也跟着去大城市打工,村里的常住人口越来越少,今年甚至只有一百来人。
要说雪灾降临,村里的村民最关心什么,那自然是出门在外的亲人的安全。
现在有这么一个好机会摆在面前,他们自然不会错过,直接把张纶晖团团围住,询问各种细节。
饶是张纶晖再能言善道,也招架不住这样的场面,应付完后已是满头大汗,身心疲惫。
正准备离开时,一对漂亮的情侣找了过来,说有要事与他商量,怀着半信半疑的态度,他跟着两人往安静的山坡走去。
既然是要谈正事,张纶晖便收起伪装的面具,冷着脸道:“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云落沉着道:“张队长你好,我叫沈云落,这是我男朋友傅晚舟,我们来是想向你上报两种新出现的物种。”
说着,她从包里掏出手机和相机,调成开机状态,递给张纶晖。
“你瞧,这是我家黑背在桃源山上意外发现的不知名农作物,觉得新奇便带回家种了。
据我们这段时间观察,这种植物极度耐寒,生命力十分顽强,而且,很有可能是某种可食用的农作物。
你再看这个相机,里面是我前些天在幽篁岭某个天坑拍到的画面,有洞底森林,地下暗河和溶洞。
说来也是巧,我们在探秘地下暗河的时候,意外发现一种新型蘑菇,因其长在苔藓上,便取名为苔藓蘑菇。
出于好奇,我们在家里仿照它的生长环境建了个菇房,前几天撒了些菌种下去,现在已经有拇指盖大小。
你看,这些都是不知名农作物和苔藓蘑菇这段时间生长发育的照片。
张队长,这些新物种都是我们在雪灾后发现的,我们猜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什么联系,便想通过你上交给国家,研究研究。”
张纶晖越是听下去,脸上越是凝重,如果他们说的是真的,那,这两个新物种的出现可谓是意义深远。
只是,这其中会不会太巧了些,谨慎起见,他严肃说道:“沈云落,现在是特殊时期,谎报军情可是重罪。”
云落没有被吓到,反而淡然一笑:“张队长,眼见为实,你要是不相信,可以跟我们回家亲自看看。”
张纶晖略微思考了一会,便同意了。
他把物资车暂时托付给颜正明,让他帮忙分配车上的物资,然后带着两个下属跟随云落两人回去。
到达沈家后,两人领着他们进屋,参观家里的菇房和后院。
张纶晖边走边看,不时停下来,询问下云落,偶然听说她家有两座蔬菜屋,还厚着脸皮进去看了看。
一番看下来,张纶晖对两个新物种都有了全方位的基本了解,慎重说道:
“两位同志,兹事体大,我一人做不了主,需要先去上报领导,征求意见,麻烦你们在这里稍等我一会。”
说完,张纶晖快步走出沈家,往山坡上的竹林走去,确认安全后,他掏出国家分发的军用通讯器,按下特有的通讯号码。
“滋滋滋~”通讯接通,张纶晖言简意赅地汇报了一下这边的情况。
衡城军司令涂振民听到后惊喜交加,可惜他位卑言轻,不敢擅作主张,立即上报给g省总司令上官渡。
斟酌了一会,上官渡派出手底下两支精锐部队,护送基地的农学教授们和重要器材,前往衡城桃溪村一探究竟。
收到上级的命令后,张纶晖如实传达给沈家众人,然后带着两位下属分别看守菇房和后院的新物种。
这几天,沈家众人特别忙,几乎是从早忙到晚,都没有时间坐下来好休息休息。
正好所有活计告一段落,他们早上吃早饭的时候,就商量着中午做一顿大餐,犒劳一下自己的五脏六腑。
谁知,聊的正开心时,就被颜正明喊去村口集合,现在还要原地待命,不由得哀叹一句世事无常。
想着等着也是等着,他们便在前院生了个烧烤炉,又从地窖里拿了好些冻肉和蔬菜,耐心处理好,放到烧烤架上慢慢烤制。
烧烤的香味是霸道的,沈云起和傅晚舟刚把肉烤熟,撒上椒盐孜然,一股浓浓的香味就在院子里飘散开来。
张纶晖三人下意识吞了口唾沫。
云落不是那种厚此薄彼的人,特地装了一大盆烤好的串串,端到三人面前,邀请他们品尝。
双方推拒了一番,最后,张纶晖三人因为拗不过云落,还是收下了。
吃完烧烤,傅晚舟提议做些竹排,方便一行人在地下暗河上通行。
有张纶晖三人在家里,到底还是有些不方便,至少云落不能光明正大地拿出空间里砍好的的竹子,只能冒着风雪,去后山的竹林砍伐竹子。
竹排并不难做,只需挑一些粗直的竹子,锯成长短一致的尺寸,拼凑在一起,用铁丝和麻绳捆好就成。
经过一下午的努力,沈家众人一共做了八张竹排,足够他们一行人使用了。
次日晚上十点,两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队护送三位年轻的农学教授,穿过村子东边的村道,来到沈家。
一进门,教授们便急匆匆走进菇房,拿出专门的设备和器材开始观察,不时询问云落各种相关问题。
见她回答得专业又细致,饶教授下意识地问了一句她的院校和专业。
巧合的是,两人竟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算起来,也算是师姐妹,双方态度都亲近了几分。
沈家的房子不多,一家五口刚好住下,实在没办法招待这群人,只能带他们去村委大楼暂住一晚。
好在,村委大楼有水有电,加上沈家匀出来的被子、柴火和火炉子等物资,凑合一晚不是什么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