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出发
举家迁往长安,路途遥远,肯定非常辛苦,穷家富路,东西准备的再多也总觉得不够。
家里虽是租住了几个月,可真的要搬走了,收拾起来东西可真不少。特别厨房里那坛坛罐罐的,都有用,每天喝粥都要配的酱菜菜脯,没办法整个坛子带走,都只能各装了一小罐。
在夏儿的强烈要求下,又将车底悬空的位置利用上,老叔用麻绳绑了个兜挂在车底,挂了一个大鼎几个小锅和锅碗盆瓢。
最神奇的是,在一堆人疑惑的眼光中,行李车顶安置了夏儿的几盆新物种。
林荣请了杨伟贤的师傅为夏儿专门量身订造的花架,上头放的却是一盆盆的土豆红薯,虽然折腾了两个月暂时还看不到成果,但是林荣却是支持女儿倒腾的。
至少夏儿用水培育过两个红薯,不用放进土里,随便丢在盆里放点水,一两天便发芽,十来天便长出许多藤,藤上挂满茂盛的叶子,叶子摘下来用当地的豆酱和蒜蓉炒了吃,竟是无比的美味。
夏儿瞄着春生的屋子,心里琢磨着还有什么,还有啥东西等会走的时候别忘了带上。
林荣看着女儿那双轱辘转的眼睛就没闲着的时候,头有些疼,女儿主意太多也是烦恼。
林敏瑜来接他们一家的队伍来时五辆车,目前已经是增加到八辆车,感觉还塞得满满当当。
虽然一直说,京里一切都料理好的,直接就可以住的,但他们总担心带少了什么。毕竟路上要走一个月,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沿途买到合适的。
最近外公外婆也在小院住了两日,越临近离别,越是舍不得女儿一家,而杨梅娘家所有人也一大早便来到小院准备送她们。
如此遥远的距离此去怕是再难以见面。
三舅舅杨泽和大舅舅的大儿子杨伟贤此次也要一起上京,总归读书人考到最高荣誉总要到京城走一趟的,趁着这次有公主府的护卫一起,肯定比明年如果考上了自己单独去省城考书院强。主要也是和春生有个伴,同行也有京城里公主府里的夫子,功课并不会落下。
而杨伟贤本也是个跳脱的性子,能有机会去京城,自然不肯错过机会。虽然他娘念念叨叨,他自己却狠了心要去京城,他在镇上学木工两年了,到了京城也可以继续学又不怕吃苦。
受到番外人和夏儿启发,他最近一直在自己倒腾一些物件,连夏儿这种现代人都不禁感叹,东东哥真是个发明家,动手能力太强了。
杨伟贤相信到了京城跟在大姑父身边,他会有更多见识,也更能激发出他的创造开发能力。
他昨日便收拾好自己的包袱过来跟春生哥睡了一晚了。
老叔一家这时也来了,确定林荣要去京城后,老叔第一时间就请村里的先生算过了时辰,8月26的日子宜出行,这一日也刚好跟林荣家里每个人都不相冲,于是便定了这一日出发。
这几日几家人商量了几次,也是为了决定,谁和林荣一家一起进京,老叔和外公最终达成了一致。
进了长安,林荣不可能再去做米店掌柜,很可能皇帝会赐个闲职,而赐回的店铺或者农庄田地,都需要有人经营和种植。到了京里可以再买些仆人,可刚买来的仆人怎么可能用的顺手。如果有亲近的族亲一起上京帮忙,用自己人那肯定是比临时买人强。
除了杨梅娘三弟弟和大外甥,一起上京的还有老叔的二儿子斯宏。
八辆马车一列排开在巷子口,引得不少镇上的人家过来围观。
几匹威风凛凛的大马,马上的护卫个个看上去都是练家子,镇上人平日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
“要听姑丈的话,可不能像在家里般调皮了。”大舅妈抓住杨伟贤又一次叮嘱。
“娘啊,你这两句话说的我会倒背了!知道了知道了,我一定跟紧了春生哥和姑丈哪。”
外公倒没有什么叮嘱杨泽的,毕竟他自己在镇上书院读书几年,本来就很独立,性子又稳定内敛,外公对自己的三儿子和女婿都很是放心。唯一担心的反倒是女儿和夏儿,到了京城里能不能跟大户人家的女眷们相处的来?
外婆还抱着小弟弟细细得叮嘱着女儿,尽管杨梅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外婆看来还是担心说漏什么。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别的话说不完也得出发了。
郭绍波和外公领着自己一大家子站在小院门口,静静地看着车队出发,外婆已经忍不住流下眼泪,不忍看向马车的方向。
唯一没有一点感伤的,恐怕只有大舅舅家两个小表弟,哥哥跟春生哥哥和夏儿姐姐去玩了,没带他们。
哼,生气了……